业内信息

如何打造一本“完成度”较高的图书

2016-02-15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王 苏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图书编辑部副主任、《儿童文学》杂志副主编

  近13年来,我一直都在童书编辑这个工作岗位上,从没离开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饱含热情,不忘初心。

  关于编辑,我想先谈两个概念:一是作为名词的编辑,二是作为动词的编辑。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编辑有完全不同的解读,而我想由这两个概念引出的是编辑的工作立场与工作能力。

  如果编辑只是把图书的编辑过程当成量体裁衣,那么虽有奉献精神,却可能缺乏主人翁意识。编辑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更是图书的规划师和实施者。编辑的策划沟通及实践能力是决定一本书成败的关键。如果说作者决定了图书的内容,那么编辑就决定了图书的形象,而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则决定了图书的发展方向。

  相较于期刊编辑工作的协调性,图书编辑则更多带有个性特质,一部书稿遇到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编辑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以中少社的“我的爱”系列图书为例,谈一谈如何打造一本“完成度”较高的图书。

  确立选题:眼光、眼界、眼缘

  确定选题的过程我想总结三个词:眼光、眼界和眼缘。好的作家作品与好的编辑之间,其实就是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不管是自然来稿,还是策划选题,都需要编辑有一双慧眼,甄别出优秀的作品。

  编辑必须充分了解出版业态,尤其是同类出版社、出版物的情况,了解读者的阅读、购买心理,才能精准定位自己的图书选题。

  图书出版是一种合作,单打独斗难以成大器,因此,编辑和作者必须互相信任,也就是我所说的“眼缘”。

  “我的爱”系列图书最早的一部是2012年出版的《我会好好爱你》,作者徐玲之前出过书,具备较好的创作功底,并且其他出版社也出版过她的书,因此这本书容易获得社会的普遍接受。此外,我们最终确定出版这本书还源于,同类型的图书在当时的原创市场相对较少。

  沟通选题:编辑能力的重要性

  沟通选题这点我想着重谈三种能力,即策划能力、交流能力和编辑能力。好的图书编辑在做任何一个选题时,要有全局观念,考虑该选题是否有延展性,是否有系列开发的潜力,甚至包括封面文字和宣传语都要有初步的构想。

  对于新的原创作品来说,要“从无到有”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肯定,策划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有系列开发潜力的图书而言,第一本图书的策划基本上就决定了整个系列的走向;而第一本图书的走向,也基本上决定了这个系列的成败。

  编辑工作除了技术性环节外,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中,编辑应遵循尊重与平等的原则,求同存异,坚定立场,围绕既定的编辑思想来沟通选题;也要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对需要修改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以理服人。

  总之,对于童书编辑来说,既要具备文学素养,又要了解读者的心理和市场需求,还要有较高的编辑能力,它们缺一不可。

  “我的爱”系列图书最初的选题策划思路是:首先,根据作品的内容特点将其定位为家庭成长类小说;第二,在与作者沟通选题的过程中,了解到她有进一步创作的计划,进而确立了围绕亲情主题出版系列图书的规划;第三,书名受亲情主题的启发,确定“我的爱”为系列名称,但每一本都是故事独立的图书;第四,稳扎稳打,不急功近利。

  实施选题:封面与文字的和谐统一

  内容是图书的核心,封面则是图书的门面。但封面并不是越华丽、越精美越好,它应该和文字和谐统一,好的封面可以让图书在书海中脱颖而出。而责任编辑一般又都是文字编辑出身,所以在这个环节,编辑与美术编辑的沟通非常重要。

  在设计《我会好好爱你》的封面时,我们对市面上的小说封面进行研究发现,不管是画面还是字体都偏华丽风,因此我们力求避免同质化。

  首先,在画面上力求简洁,进而增强创意感。我们只选取了两个主人公作为画面内容,并确定了人物服饰的简约路线,使封面更有层次感。其次,一般设计书名时会采用让人感到温馨柔软的圆润字体,但我们的美编却直接选择了宋体变形,再加上缩减笔画,最后呈现了一个别致的书面效果。再次,为了体现温暖,我们采用低纯度、高浓度的色调为主,还考虑到其适合搭配不同色调的宣传,以及后续图书封面的搭配。在选材工艺方面,我们采用进口的珠光纸来拉低年龄感。最后,封面较好地完成了当初的设计构想,也正是由于当初设计理念的专业性和前瞻性,使得这套书虽然已经进入市场四年,仍然显得个性十足,辨识度极高。

  延续选题:发力外宣及改进策划方案

  延续选题是编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一本书进入市场后,并不代表编辑工作完成了,而恰巧是编辑的另外一个起点。

  延续选题环节的编辑工作,主要体现在宣传推广和改进策划方案这两方面。编辑要积极了解销售数据,重视读者反馈意见,坚持可收可放的系统思维,及时调整或改进原有的图书策划方案。

  即使一开始确定了系列思路,并不是等于一定要走完这条路。当市场反馈不好时,或当尽最大努力后效果还是不太好时,要有一种断腕精神,对于表现欠佳的选题一定要勇于舍弃。

  (余若歆 整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