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让改革的红利多起来——论推动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迈进2016-02-1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者按 当前,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正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提出的“推动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迈进”目标,吹响了行业新征程的“集结号”。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进一步凝聚全行业改革创新的力量,倡导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风尚,推动这一目标顺利实现。 □本报评论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作为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发展不仅关乎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着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唯有不断深化改革。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今日的繁荣靠的就是改革。如今,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图书出版量、日报发行量、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规模、电视剧动画片年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电影产业、数字出版、印刷业整体规模均居世界第二,可以说,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国。而这些大步伐的发展正是在转企改制、走向市场、走出国门的改革进程中完成的:一方面,简政放权,为行业发展减压松绑;另一方面,频出新政策新举措,推动行业立足市场快速发展。跨地域、跨行业合作,业外资本进入,上市、海外并购,全媒体融合发展正呈风云之势,汹涌澎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自身积累了动能、开拓了空间,更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拉动了内需和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我们从数量上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大繁荣,但数量的增长并不能代表竞争力的强大,做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还有些不合时宜的发展思路要转变,还有很多瓶颈要打破,很多硬骨头要啃:我们的书报刊出版物和影视产品在世界的影响力还不强,缺少叫得响的大品牌;我们缺少能够在世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中强有力的竞争企业;我们还缺少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有效管理手段……这种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的发展状况,是迈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进程中亟须着力突破的瓶颈。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建设需要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要真改革、真深化,激发文化生产力,开展供给侧改革,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在规模效益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效益,在坚持社会效益首位的前提下,继续增强市场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 当下,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积极主动有效地深化自身机制改革,探索适合市场规律、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和赢利模式;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到市场上去打拼,放眼国内外,学习借鉴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的发展经验,学会开展资源资本运作,增强自身内生竞争力,真正打造国际一流企业。再者,在管理上,我们要进一步学会“放管结合”,规范审批流程,进一步营造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巩固扩大改革成果,再创佳绩。 “十三五”的大幕正在拉开,迈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改革是必经之途。唯有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也唯有改革才能带来更多红利,推动行业走向更加强大的未来。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