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联合“出招”消灭期刊界“李鬼”

2016-0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广禄

  当正规学术期刊遭遇“假网站”和非法期刊等假冒者,不仅投稿者的利益受损,也损坏了正规期刊的声誉,更扰乱了学术界和期刊界的正常工作。如何消灭期刊界的“李鬼”?受访学者认为,需要期刊界、学术界、政府和社会层面多责任主体联合“出招”。

  假冒期刊形式五花八门

  “假期刊冒充真期刊实行诈骗的事例,可以说举不胜举。”《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王雅林向记者描述了多种期刊界的“李鬼”现象。

  代发论文。“神通广大”的假冒者以网络、电话等形式联系作者,声称可以在各种期刊代发文章。

  期刊“定制”造假。一些人为了牟利,为特定对象、特定文章“定制”期刊:将一篇特定文章穿插在一本正规期刊的某一期当中,印刷成纸质书本寄给这篇文章的作者,杂志上其他文章都是期刊编辑部经正常程序审核编排的,这一篇文章例外。

  会议发文。经常有一些相关的会议信息,往往挂着“国家级会议”的名头,征集论文并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从中谋取利益。

  “定向”发文。国外某些机构针对性地办了一些纯粹商业性的期刊,专门用于发表中文论文,收取费用、谋取利益。

  “估计现在大多数学术期刊都遇到过类似的事例。”不愿透露姓名的江苏某期刊主编表示,假冒者或通过电子邮件,以期刊编辑部名义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或以每次收取一定审稿费的方式进行敛财,更有甚者通过制作虚假网站进行诈骗。

  期刊供需关系失衡

  学者表示,期刊界“李鬼”泛滥,原因来自多个方面,而根源则在于现有考核机制导致期刊供需关系失衡。

  上述江苏某期刊主编表示,宏观上有整个学术出版体制方面的原因,微观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年轻学者出成果困难,但考核压力大;部分学者心存侥幸,想花钱买版面应付各种考核;网络给行骗者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有关期刊没有权威发布平台的情况下,不法分子极易钻空子。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术期刊在用稿方面普遍存在不透明的情况,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王雅林表示,假冒期刊泛滥的重要原因是供需关系失衡。在论文产出端,当前众多领域和行业进行职称评定时都要求公开发表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论文,许多学校在研究生毕业方面也有类似的明文规定。而在论文发表端,虽然我国目前社科类的期刊多达2400多种,但是能刊登的文章数量仍然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众多作者发表文章的需求。

  学者表示,供需失衡的深层次根源在于考核机制不够科学、“一刀切”。“是不是所有职称评定、所有研究生毕业都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这值得反思。”北京某科研单位一位研究人员表示,定量化考核机制的背后,是相关部门的“懒政”与对科研规律的不尊重,导致“论文至上”的错误观念盛行。

  此外,规范性法律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假冒行为有空子可钻。目前的法律和管理体制中,对于科研人员失范行为、假冒人员的诈骗行为均缺乏明文界定。一些大规模的假冒期刊诈骗行为往往涉及全国不同区域乃至国外的相关责任主体,在监督执行方面责任主体不明确、难以协同。

  呼唤责任主体联合“出招”

  治理假冒期刊乱象,需要学术界、期刊界、政府和社会层面多责任主体共同参与。

  学者们认为,作为论文产出和投稿的源头,科研人员是防止假冒现象出现的第一道关,必须严守法律底线,提升科研道德水平,主动拒绝与假冒期刊接触。

  “网络的便利性固然有利于假冒者实施诈骗,但也为人们识别假冒期刊提供了巨大便利,作者投稿之前稍做一些工作辨别期刊真假、避免上当受骗并不难。”王雅林表示。

  “正规期刊必须主动发声、发挥传播力和影响力。”受访学者表示,正规期刊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打假:在纸质期刊上发表声明提醒作者,建立官方网络平台并加强传播推广,并可与网络技术开发商合作建立在线稿件查询系统,让作者实时了解稿件处理进度。亦有学者表示,正规学术期刊要整顿刊风,严格禁止收版面费或者变相收版面费的行为。

  一位湖北学者在受访时强调了立法和执法的重要性。她表示,立法部门应当以更为明确的法律条文界定假冒期刊和参与假冒活动的违法性以及相关制裁措施,监管部门应当主动出击查处假冒期刊,为学术界和正规期刊的正当活动保驾护航。

  “从源头上说,科研管理考核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迫切。”王雅林认为,要从考核机制改革入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考核制度。

  “形形色色的假冒现象是时代背景下泛起的浪花,希望学界早日回归理性的学术生态和优良学术传统。”上述江苏某期刊主编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