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抓精品生产促文化繁荣

2016-02-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朱家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做好宣传导向和行业监管工作的同时,以精品生产为突破口,引领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关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我国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大国,日报发行量、图书出版量、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规模、电视剧动画片年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电影产业、数字出版、印刷业整体规模均居世界第二。由于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力低,有数量缺质量,有产品缺精品,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相当突出。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传播格局重大变化,给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传统媒体运营发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提高传播力,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举好精神之旗,立好精神支柱,建好精神家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迈进,显得十分迫切。

  所谓“精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高度概括的:“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精品不但决定一个栏目,一个单位的命运,而且可以改写一个影视演员的人生轨迹,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

  要树立抓文化精品就是抓宣传导向的认识。文化精品最能深入人的精神世界,最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文化精品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力作。文化精品是传播向上向善向心之精华,为人民群众提供正能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起到温润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的作用;最能传得开,留得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显著特征。抓文化精品是做好宣传导向的重要载体,二者高度统一,一脉相承。

  要严把选题入口关。我国是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漫长的发展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有民族伟大的复兴梦等题材,为精品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资源。要从沃土中挖掘精华,提炼出精品力作,就好比淘金。只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硬内核,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为实践,坚持文化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塑人、以文育人为导向,就一定会深受人们的喜爱。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集高人高手,高起点推出一批有价值的选题,为精品生产提供重要资源支撑。

  要扑下身子抓创作。创作者既是文化创造者,也是文化生产者。创作是很艰苦的,一个好的选题,只是为创作提供了优秀的题材,能否成为精品力作,关键在人在创作者,这是一项漫长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周期长,人力物力耗资大,而且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就好比黄河、长江源头的水,直接影响到下游水资源和水质好坏。对重大选题创作者,要有超常的举措,为他们积极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必要时可“筑巢引凤”跟踪服务,借人借智借力,激发出更多创作灵感,生产出更多有价值的精品力作。

  要有专项资金扶持。这是推动文化精品生产的物质保障,不搞平均分配,撒胡椒面,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创作者智慧,孵出数量、孵出质量、孵出精品;要加大对精品和节目栏目生产的奖励力度。创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展示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是推动精品生产,引领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把创意出效益贯穿于始终。所谓“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工程。一部优秀作品、一个好的栏目、一部质量上乘的影视剧,与好创意有着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把精品文化与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为人们广为接纳和传播,起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引领示范作用。要及时对精品力作实施全面布局转化,占领精品市场。绝不能把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学术层面,没有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概念。要广泛运用信息时代和高科技应用传播方式,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精心打造,全面挖掘和开发,由文字向画面、平面向立体、静态向动态、境内向境外转化,向电视剧、电影、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文学等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转化,广泛彰显精品力作强大的生命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单位: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