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SSCI JCR(2014)为统计源,对SSCI收录的76种传播学期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刊
物级别、刊物地域分布以及使用语言等情况进行详细地统计分析,展示传播学国际期刊的特征,为我
国传播学刊物进入SSCI以及我国传播学者选择国际期刊投稿提供参考。
关键词 SSCI;传播学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杨露,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四川成都 610074
一、前言
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的就是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何为世界一流大学?有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最重要的标准是大学教员的素质,即大学教员是否具有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特别是论文,几乎是国内外所有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指标。因此,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必须大量并且高质量地产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论文。而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论文,基本上都出于SCI、SSCI以及A&HCI这三大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
目前,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几乎都在欧美国家出版,欧美国家完全占据了国际学术界的主导权。我国国内学术期刊虽然一直试图“走出去”,但迄今为止,国际影响力还非常有限,与我国学术研究的规模很不相称。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始于1978年,发展过程并不平坦。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开始进入快车道。不过,我国还没有一种传播学期刊入选SSCI,大陆新闻传播学者在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研究影响力方面整体上与国际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的传播学要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还任重道远。
二、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是评价个人、机构甚至一个国家社会科学方面科研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常被用于评价某种期刊的质量。SSCI收录期刊的标准非常严格,包括:期刊是否遵守出版时限,是否遵循国际编辑规范,是否有严格的审稿过程,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是否采用同行评议结果等,因此,被它收录的期刊基本都是各个学科领域内最为核心的专业期刊。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即期刊引证报告)是在SSCI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对期刊文献引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系统地归类、整理和分析而得出的结果,是国际通用的一种权威的用于期刊评价的工具。
本文以2014年的JCR 社会科学版为依据,对SSCI收录的76种传播学期刊的被引频次、载文量、影响因子、刊物级别、地域分布以及使用的语言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我国传播学刊物进入SSCI以及我国传播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提供参考。数据均来源于SSCI的JCR(2014年),检索时间为2015年11月8日。
三、研究发现
( 一)总被引用频次(Total Cites)
总被引频次反映期刊总体产生的影响力的大小,与声誉、品牌、水平、历史、规模有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期刊历史声誉的指标。
2014年,76种传播学刊物总被引频次为59123次,平均值为777.9次,最大值为《舆论学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的3957次,最小值为《传播科学杂志》(TIJDSCHRIFT VOORCOMMUNICATIEWETENSCHAP)的21次。
总被引频次在2000次以上的期刊有7种,分别是《舆论学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计算机媒介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健康传播学刊》(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社会与人际关系学刊》(JOURNAL OF SOCIAL ANDPERSONAL RELATIONSHIPS) 和《广告学刊》(JOURNAL OF ADVERTISING)。这7种期刊,出版地都在美国或者英国。
传播学SSCI期刊2014年被引用频次在1000次以下的刊物有55种,比例高达72.3%,其中40种的被引用频次不足500,比例达52.6%。
表1 传播学SSCI期刊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区间分布

(二)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主要反映刊物近期产生的影响能力及其潜力大小,可作为反映期刊近期办刊效果的能力指标。影响因子与期刊的声誉、办刊方向、质量、编辑发行期刊选题方向密切相关。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
影响因子在2以上的刊物有《传播学刊》、《计算机媒介传播学刊》、《语言与社会互动研究》(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INTERACTION)、《广告研究学刊》(JOURNAL OFADVERTISING RESEARCH)、《传播研究》、《管理传播季刊》(MANAGEMENT COMMUNICATIONQUARTERLY)和《新媒体&社会》(NEW MEDIA& SOCIETY)。这些刊物可谓国际传播学领域的顶级刊物。
表2 传播学SSCI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区间分布

(三)载文数(Articles)
载文数量是反映期刊吸纳学术文献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14年,SSCI收录的76种传播学期刊共刊载论文2918篇,平均每本期刊发文38.4篇。载文数量在50篇以下的刊物占总量的近八成。
表3 传播学SSCI期刊载文数量(Articles)区间分布

其中,载文数量最大的刊物为《国际传播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载文数量为125篇;载文数量最少的期刊为《媒介经济学学刊》(JOURNAL OF MEDIAECONOMICS ),载文数量仅11篇。
包括《国际传播学刊》在内,载文数排在前6位的期刊还有《公共关系评论》(PUBLIC RELATIONSREVIEW,112篇)、《健康传播学刊》(100篇)、《健康传播》(HEALTH COMMUNICATION ,99篇)、《电讯政策》(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86篇)、《澳大利亚国际媒体研究》(MEDIA INTERNATIONALAUSTRALIA,77篇)。这六种期刊载文总数599篇,占2014年76种刊物文章总量的五分之一。
(四)顶级期刊都出自美国和英国
影响因子是目前文献计量学中衡量期刊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11] 影响因子直接决定着刊物的等级。JCR(2014)将76种传播学期刊根据影响因子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即Q1、Q2、Q3和Q4,分别有18种、19种、19种和20种。通常,在等级越高的刊物上发文的难度就越大。作者可以根据期刊级别,有选择性地投稿。
Q1级别的刊物完全为美国和英国所把持,其中,美国12种,英国6种。在Q2级别的刊物中,美国和英国同样占据绝对优势,荷兰、德国和西班牙各有一种刊物入选。
(五)欧美国家是SSCI(2014)收录的传播学期刊最主要的出版地
欧美国家是这76种期刊最主要的出版地。美国、英国、荷兰、德国、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出版的期刊有74种,占到了传播学SSCI期刊总量的97.4%。其中,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共出版了65种期刊,占总量的85.5%。
表4 传播学SSCI期刊中级别为Q1的期刊

表5 传播学SSCI期刊出版地分布

(六)英语是最常用的语言
在76种期刊中,使用英语的期刊数量为73种,占总量的96.1%,英语是最为常用的语言。此外,有2种刊物采用了多语言出版,1种刊物采用荷兰语。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德国、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几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并非英语,但其境内出版被SSCI收录的传播学期刊采用了英语。
表6 传播学SSCI期刊出版语言分布

四、讨论与结论
SSCI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评价我国传播学研究发展水平的唯一工具。期刊进入SSCI阵营以及在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本身也并非我们的终极目的,但是,通过SSCI这个平台,有利于我国传播学研究走向世界并产生国际影响,最终有助于中国传播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
不管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刊物级别以及出版地、使用的语言来看,在美国和英国出版的传播学刊物都处于最显要的位置,换句话说,美国和英国完全占据了国际传播学界的主导权。
我国的传播学刊物如何才能进入SSCI阵营?首先,刊物在语言上要与国际接轨,即采用学术界的通用语言——英语。正如上文所见,SSCI(2014)收录的传播学刊物中,96.1%的刊物都采用的是英语。即便官方语言并非英语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其被SSCI收录的传播学期刊也是采用英语。其次,在编委会成员、作者群体的组成上要国际化,即有意识地在编委会成员中吸纳外籍专家,发表外籍学者的论文。第三,严格规范论文审稿程序,高度重视和强调学术规范。第四,适当控制载文数量。由于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为:将某一期刊前两年内发表的所有论文的被引频次之和再除以该刊前两年总的论文数,[12]因此,载文数量过多,一是难以保证文章的质量,二来也不利于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或许这也正是SSCI(2014年)收录的76种传播学期刊中,接近八成的期刊年载文数量不足50篇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我国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而言,要想在国际传播学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进一步加深对SSCI收录的传播学期刊的了解,比如刊物的载文数量、影响因子、刊物级别以及刊物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等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我国传播学在国际传播学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