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出版人:你有没有一天真正爱过你的读者?2016-03-15 来源:出版商务网
以用户为中心,这在整个中国商业社会里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但是至今绝大多数生意人误以为把客户当上帝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这是非常滑稽的误读。如今,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绝大部分的流通环节,都已经衰败到远离用户。如果我们要真正体会用户的真实需求趋势,就必须要长期浸淫在用户需求场景背后的数据逻辑之中,才能勉强体会到大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今天线上平台电商销售部分勉强能跟得上用户的步伐。然而,流量逻辑崩溃的今天,他们各自为了最后一点可以控制的权力疆界,大玩价格战和独家品的游戏自High。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线下书店已经完全在读者消费的主流之外,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书会忽然大卖,供应链的前瞻性和敏捷性几乎为负。一个快速滑向边缘的渠道体系,还能不能值得托付?最迟钝领域的市场份额还重要吗?还有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迟钝的数据池努力?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离主流用户距离的远近和对用户需求的感知能力决定了企业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在移动端的知识服务电商能够引爆场景。因为他们在主流用户的时间流和体验流里,切身感受到了用户的沟通场景与语境,感受到了用户的诉求与痛点,并且在此基础上精准而巧妙地表达了产品和服务价值,这是大数据能简单得出的结论吗?如果可以,平台电商为什么那么臃肿迟钝而饱受失控之痛? 理解用户不能依靠愚蠢的大数据。大数据只能作为你获取用户认知的基础判断,最重要的是你在数据基础上设计了哪些函数与分析模型,研究和观察用户本身行为,是获得用户认同以及隐秘商业机会的绝佳办法。在出版界,以用户为中心被执行得更为拧巴。精英癌和迎合癌各行其道,形成了一番精英自说自话和民间社会厚黑潜规则纵横交错又光怪陆离的话语世界。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移动互联社群化的背景下,形成了阶层同质化和异质化更加鲜明的发展趋势。 这个行业有太多自以为是的所谓知识精英,他们做文化生意的目的不是服务读者,而是把他们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非要推送给他人。他们倡导自由,却没有用自由而开放的心态服务用户,他们反对产品与商业,以高冷自居,这样的出版人还得到了广大从业者的追捧,这真是怪事。 然而另一端,很大一拨文化商人,无底线地迎合用户的八卦、养生、潜规则、运程之类地摊货的需求,他们认为这叫用户至上,他们所崇尚的就是第一类文化精英反对的,可是这两派都完全不能理解什么叫商业与用户价值。 我非常怀疑,绝大多数出版人,有没有一天在内心爱过他们的读者。他们过于自恋,毫无敬畏之心。以用户为中心,不是要强加给用户你的价值,也不是消费用户内心的恶,而是你的产品和服务能让用户舒适而长久地美好,这便是那些经典爆款诞生背后的底层逻辑。 未来给内容创意产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方面需要在社会各阶层的需求最大公约数方面有着灵敏的嗅觉,又需要在垂直阶层中有绝对的纵深影响力。 我们要立刻放弃推送产品和服务的逻辑,就连把社会化作为推送手段的念想也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用户的时间和社交河流里,用我们后台复杂系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而美好。我们要时刻为用户优化他们生活的时间、资本和体验成本。我们必须为每一位移动的用户提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产品与服务,满足用户的一切不确定性需求。 (卢俊 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辑)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