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传统媒体不行?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集团却偏偏出了一本新杂志

2016-04-13 来源:搜狐传媒 叶永青


 
  《独立报》虽然停刊,但杂志界的宠儿,英国《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母公司经济学人集团偏偏出版了一本新杂志《1843》。杂志由《经济学人》前副主编艾玛·邓肯(Emma Duncan)出任主编。

  杂志的名字看上去颇为奇怪,邓肯在发刊词里解释称,“我们为杂志起名《1843》,就是为了纪念《经济学人》的创立日期与其深重的历史,并体现两个出版物的紧密关系。

  “两本杂志的目标读者都是同一个类型——那些对思想和文化好奇的人以及想要知道世界的各个地方在发生什么的人。 ”邓肯写道,“但是我们两本杂志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这些内容。《经济学人》为您提供简洁、以证据为基础的报告和意见; 《1843》提供一个更悠闲的视角去探索世界之所在。《经济学人》表达的是你需要知道信息去引领现在的世界; 《1843》将告诉你什么可以帮助您在生活中享受更多一点。《经济学人》告诉你外面的世界;《1843》关注身边的事物——设计,风格,技术,个人福利,旅游,美食和美酒。但杂志有两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永不满足的对改变生活的追求;共享全世界各地良好的媒体网络报道资源。”

  看起来《1843》是对《经济学人》的一种补充。


  《1843》发刊词全文如下:

  艾玛·邓肯Emma Duncan | 2016 年4月/5月

  欢迎来到《1843》。1843年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一年,同样也是一个社会日益繁荣而政治动荡的时代:拜伦勋爵(Lord Byron)的女儿阿达洛夫莱斯(Ada Lovelace)写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脑软件程序,补全了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初步发明但从未完成的计算机程序;约瑟夫·克鲁格(Joseph Krug)开始了他的香槟公司,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他的事业征程;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享受着他事业与声望的巅峰,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而大西洋那边的爱伦坡(Allen Poe)写下了悲伤的小说《泄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在伦敦,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当时还是个经济条件尚不稳定的制帽匠,凭借其一颗对经济不公正行为深感愤怒的心,创立了《经济学人》,开展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运动。

  《经济学人》在那个年代还是一个很小的机构。其大部分的报道都是威尔逊亲手攥写。他唯一的记者通讯员是他妻子的妹夫,一个拥有煤矿,热爱化学的约克郡的牧师,他们一心一意地经营着这份杂志。威尔逊支持自由贸易,但也会为了读者做出让步。《经济学人》的第一个封面故事标题即是“我们与巴西到期的商业条约”。

  此后,《经济学人》规模在不断壮大,读者人数和内容覆盖广度不断增加。它现在拥有超过160个编辑人员,超过140万的发行量,内容涉及科学、艺术以及全球的政治和经济。现在《经济学人》发行了一本姊妹杂志《1843》,《1843》的发行也将帮助《经济学人》集团扩大经营范围并促进双方利益。

  我们为杂志起名《1843》,就是为了纪念《经济学人》的创立日期与其深重的历史,并体现两个出版物的紧密关系。两本杂志的目标读者都是同一个类型 –- 那些对思想和文化好奇的人以及想要知道世界的各个地方在发生什么的人。 但是我们两本杂志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这些内容。《经济学人》为您提供简洁、以证据为基础的报告和意见; 《1843》提供一个更悠闲的视角去探索世界之所在。《经济学人》表达的是你需要知道信息去引领现在的世界; 《1843》将告诉你什么可以帮助您在生活中享受更多一点。《经济学人》告诉你外面的世界;《1843》关注身边的事物 — 设计,风格,技术,个人福利,旅游,美食和美酒。但杂志有两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永不满足的对改变生活的追求;共享全世界各地良好的媒体网络报道资源。

  我们的第一期杂志,呈现了我们在今天与未来的每一期杂志中都会为您而准备的美好事物。在不同报道之外,我们也会为您推荐阅读、观看、参观、游乐、旅行和收听的众多不同选择。我们希望您喜欢阅读我们的杂志。当然,我们也乐意为您编撰这样的杂志。

  写作水平足以弥补设计的不足

  其实从本质上而言,这算不得一本新创刊的杂志,而是经济学人集团将旗下的一本老杂志重新换名包装了一番。

  《1843》的前身是《智生活》(Intelligent Life),这是由经济学人集团出版的双月刊文化杂志,之前一直是一本每年夏天发行的年刊,在2007年9月转为双月刊。这是一本高端的生活方式类杂志,内容覆盖 “艺术,风格,食品,酿酒,汽车,旅游和世界上所有有趣的事情“,其自身定位为“轻财经类生活方式杂志”。杂志以深刻的文字和富有创意的采访报道见长,融合国际视野以及特别的生活投资理念。有人评价说,这依然是一本带有《经济学人》文风的杂志。

  2012年,《智生活》的iPad版销售量为1800万,占平板媒体份额的83%。同年,据美国知名媒体调研公司iMonito对250本杂志进行的调研数据显示,《智生活》的iPad版在“最佳出版商APP”排行榜中排名第五。

  2016年3月起,经济学人集团将这本《智生活》更名为《1843》,并改换版面。《1843》的发行频率同先前的《智生活》一样,仍然为双月刊,也就是说每年发行六期,每期 120 页左右。新一期的杂志已经面世,一共142页,定价为 6.95 欧元(约51块人民币),发行42万册。相比之下,其前身《智生活》的总发行量仅仅为17.5万册。 女性时装日报(WWD)评论道:“《1843》杂志设计不是特别前卫,类似飞机上的阅读杂志,但是它的写作水平足以弥补设计的不足。”

  杂志将在英国,欧洲,北美和亚洲部分地区的报亭进行销售。杂志同时开发了ios和安卓的应用程序和网站,每天发布新内容。

  杂志除了刊登经济学人集团新闻记者的撰稿,《1843》也刊登来自世界各地作家的文章和摄影作品。同时文章报道对象将拓展至美洲和亚洲等全球多地。

  文章涵盖多种话题,新一期发布的专题文章有:为何富人的声音被更多地关注; 斯多葛主义的日益普及;法国极右派领导人马里内·勒庞(Marine Le Pen)的思想等。同时,《1843》的文章也关注社会上现存的困境,如有专栏文章撰写为什么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如此努力等。其中涉及到中国的报道有中国约会应用程序以及详细剖析了中国聪明的孩子都拼命挤进常春藤盟校的现象。

  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在杂志上找到自己关心的话题:南非的婚礼真人秀节目;女权主义;日本的历史剧系列;还有明星扎堆的时尚专栏等等。

  网站也涵盖每日新闻、专栏文章、文化、设计、身心、风格、饮食、科技、旅游等众多话题。

  《1843》有底气,靠的是《经济学人》积攒下的口碑

  改名转型后的《1843》将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大多为英国市场上的高端杂志。比如奢侈品杂志《Vantage》,高端生活杂志《The City》,《Tatler》《 Monocle》《Vogue》《Glamour》等,它们都是市场遍布全球,并已经有多年根基的高端杂志。

  而杂志的生存环境也不尽如意人意。曾经不可一世的高端男刊《FHM》已经停刊。2016年2月杂志不再发行。不过《FHM》的中文版《男人装》活得还挺滋润。

  杂志业的困境同样也影响到《1843》未来的市场。它也面临着同《FHM》等杂志一样的挑战。比如读者兴趣的转移,年轻读者越来越趋向关注移动和社交媒体等问题。

  但是《1843》的东家,有着良好口碑的《经济学人》杂志却依然拥有超过140万的订户,其中五分之四来自英国以外。凭借着《经济学人》百年的基业与积累的读者数量,并且利用其拥有丰富经验的运营团队与《经济学人》独特的报道模式,《1843》前期的市场也被看好。

  有分析人士指出,《1843》选择性地避开了时尚界杂志的激烈竞争,内容也仅涉及少量的时尚内容,避免了与时尚杂志圈占统治地位的《Vogue》等杂志的直接竞争;同时拓展作风严谨的《经济学人》的内容范围,打破其严肃的政经观察家的角色,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加以报道;再借助《经济学人》全球范围内搭建的素质超群的观察员队伍与个性张扬的营销策略,《1843》在未来也许会同《经济学人》一样成为一本国际性的高端生活类杂志。

  “国际化视野”一直是《经济学人》的王牌卖点,对于想彰显自己全球化品味的精英人士来说,有了这一层铺垫,《1843》的读者基础也会迅速建立。同时,根据主编艾玛·邓肯透露, 刊物也会利用其与《经济学人》的紧密联系,鼓励更多的《经济学人》读者订阅。

  《1843》没有网站阅读付费墙,盈利主要依靠其不菲的的广告收入,而杂志在发行之初就迅速地引入了众多的广告商。在其首刊上,超过三十个奢侈品牌申请入驻广告,商品涵盖手表、珠宝、时尚、轿车等。在已发行的杂志中,广告上就已经包括劳力士(Rolex), D&G(Dolce & Gabbana), 玛莎拉蒂(Maserati),格拉夫(Graff),百达(Pictet), 瑞银集团(UBS), 半岛酒店(The Peninsula Hotels)和巴克莱银行(Barclays)等众多高端品牌,封底被欧米茄(Omega)的大幅广告占据。杂志的142 页中,广告就多达 42 页。就其广告量来说,《1843》的首刊就是其前身《智生活》最后一辑的四倍多。

  在广告盈利上,《1843》继承了《经济学人》精英范儿,甚至比《经济学人》更加吸金。根据英国媒体Newline对《1843》的出版商尼克·布伦登(Nick Blunden)的采访,他说,“很多奢侈品广告商虽然非常喜欢《经济学人》的读者,但他们并不希望把创意奢侈品的广告放在一些严肃的报道(比如对战争的报道)旁边。而《1843》给这些看好杂志的广告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杂志有同《经济学人》同样的精英观众,但提供了更多的适合投放奢侈品广告的相关内容环境。”同样其网页上也已经投放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并且是为用户定制的方式。《1843》也鼓励品牌商可以和编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创造有效率的广告投放。

  “很多奢侈品广告商虽然非常喜欢《经济学人》的读者,但他们并不希望把创意奢侈品的广告放在一些严肃的报道(比如对战争的报道)旁边。而《1843》给这些看好杂志的广告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杂志有同《经济学人》同样的精英观众,但提供了更多的适合投放奢侈品广告的相关内容环境。”

  在采访中, 尼克·布伦登表示,“现在广告环境的确相对严峻,但是奢侈品市场还算比较乐观,因为奢侈品广告商不会用线上的广告投放取代杂志的广告投放,他们更倾向于将两者结合,双向投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