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出版社艺术品联动经营,水深、利大、专业要求高2016-07-20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原业伟
编者按:近年来,很多专业出版机构借助“盛世收藏热”,纷纷以开办美术馆、拍卖书画等方式探索多元经营。与图书相比,艺术品的潜在价值更高,一幅作品售价动辄千万元,但这其中也存在着较大风险。如何在艺术品市场上安全“淘金”,成为摆在相关出版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专业出版社通过书画等艺术品经营,联动图书出版,盈利颇丰;更有出版社在这方面的收益已经超过其出版主业。但书画等艺术品的经营专业性高,涉及面广,出版社经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出版社艺术品联动经营需要哪些条件?进展情况如何?又遇到了哪些经营的困境? “老字号”与“新秀”并存动作不断 目前经营书画等艺术品的出版机构既有传统的“老字号”,如“荣宝斋”“中国书店”“朵云轩”等;也有出版界“新秀”,如湖南美术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等。“老字号”出版机构历史悠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专业资源,具有大量珍贵的中国传统书画和艺术品,产业链相对成熟。而“新秀”经营方式灵活,关注面更为广泛,尤其在当代艺术品收藏方兴未艾的形势下,其淘金空间也很大。据人民美术出版社(简称“人美社”)党委书记周伟介绍:“近年来,以临摹复制为主要形式的油画市场成长速度惊人,仅福建莆田一地的年销售收入就达到30 亿元,从业人员4 万多人。市场的魔力让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在东方造就出神话。” 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秀”,都有着自己的运营之道。首先是“老字号”,凭借着积累下的优质资源,积极扩展产业分支。 朵云轩建成了“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上海朵云轩博物馆”“朵云轩艺术学校”;荣宝斋在济南、广州、武汉、洛阳、香港等地成立了10多家分支机构,其北京顺义文化产业园也顺利奠基。荣宝斋年收入超过10亿元,年利润规模达2亿多元;设立了北京、上海、济南、南京等5家横跨南北、辐射全国的拍卖公司,在近代书画作品拍卖等业务方面稳居全国第一,已发展成为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沉香文化、进出口贸易于一体,拥有25家控股子公司的多元化文化企业集团。 相比于“老字号”,“新秀”则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了艺术空间运营上。湖南美术出版社先后在北京798设立北京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在长沙出版社本部和深圳观澜版画基地设立美术馆。四川美术出版社也于2015年与文轩美术馆进行了业务整合,涉足美术展览业务。这些新建的美术馆主要经营当代艺术品,以此作为出版社的中长期投资,进而实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 多元经营是目的运营应坚守底线 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秀”,多元经营业务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利用艺术品的潜在价值,通过经营书画、艺术品等,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很多出版机构都力求打破传统出版经营模式,来打造多元化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书店是集收购、发行、出版、拍卖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企业,旗下的中国书店出版社从事出版业务、安徽四宝堂商店经营文房四宝,海王村市场经营艺术品、瑞祥泰画廊经营名家字画,由其控股的海王村拍卖公司则从事古籍文献、近现代书刊、艺术品书画的拍卖。近10年来,在多元运营思路的指引下,尽管实体书店利润下滑,中国书店的门市部数量骤减,但中国书店营业额从1.2亿元增长到2.3亿元,利润翻了5番。 然而多元化经营也对出版社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能出版质量不过关的书籍。自古经营书画、古董等艺术品利润较大,古人说:“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所以这一行鱼龙混杂,水很深,存在不正之风,而这股风气已经蔓延到出版业。某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银元图集》,被网友发现全书588个银元大多是赝品。其中至少232个是完全不存在的,为当代造假者胡乱搭配的臆造产品。责任编辑是该社副社长,读者打电话反映此书问题时,得到回答着实令人气愤:“当时我们未与有关专家进行沟通,编辑部没有人懂,所以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还有一些利欲熏心的文物鉴定专家,故意将赝品放在出版画册中,以求拍卖的时候“图录有记载”,从而获得高价。 这些行为大大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秩序,也为专业出版社的艺术品联动经营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此,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王立翔认为专业出版社应该坚持以学术出版为引领,以专业保障出版品质,进而获得学界和读者的口碑。与艺术品有关的出版物把关,依靠专业团队以及品牌信念来实现:“出版物在内容上的保障,首先要有学术含量。在编入作品时,为了保障可信度,我们采用的一般是作品鉴赏和来源辨析两条原则,流传有绪、公藏单位。私藏和来源不清的,我们在选入时会非常慎重。而出版社的专业编辑,往往接受过专业教育,并因工作原因,练就了一定鉴别眼光,他们与专家一起,为图录的品质把关。” 发展重整体思路专业是基础 出版单位艺术品经营获得高利润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风险。出版单位要做到游刃有余,就要提升自身能力,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也需要行业的支持和内容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才的互动。以上海书画出版社和“朵云轩”为例,现在同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历史渊源极为密切。上海书画出版社为“朵云轩”培养输送了许多人才,这些人才均在书画界摸爬滚打多年,所以对书画有独到的鉴赏能力,对于拍卖品的价值有很高的认知,可以为艺术品掌眼。 第二是传播品牌。出版社通过图书出版,可以为艺术家建立一定的声誉,而专业的图书还可以厘清作品的真伪。人美社近日完成了《中国艺术》《中国美术》的品牌入股,实现了品牌的资本溢价,此外还创刊了《油画》杂志。而上海书画出版社有五种杂志,在书画界拥有大量读者,有一定影响力,这些杂志为艺术品的经营扩大了影响。 第三是产业链贯通和业态融合。出版社与美术馆在展览、文创、拍卖、教育等多方面都有合作,还共同举办研讨会,重估艺术家的价值。有些出版单位还会建立美术学校,采用出版社的图书作为教材,让出版成为源头活水。 不过艺术收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投入往往不能立即变现,因此要及时调整经营理念,作长久经营的准备。据湖南美术社相关负责人李松介绍,“圣之空间”一开始是作为画廊筹建的,但画廊不能迅速产生效益,所以现在主要作为美术馆经营,并通过展览结交艺术家,拓展人脉,建立艺术生态圈。另外,美术馆还有收藏功能,如湖南美术出版社扩建美伦美术馆同时,也建立了350平方米恒温恒湿的画库,收藏有油画、国画、水彩、雕塑等各种门类。现在画库里有1700多张画作,为中南集团的资产。 王立翔说:“如果就一本图书而言,通常销售的盈利是有限的,但社会影响深远。尤其通过读者的认可后,可以在收藏界引发的巨大影响。因此,出版社通过图书杂志等媒介在学术界,在收藏界拥有重要的发言权,这可以对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彼此促进的作用。”四川美术出版社社长马晓峰也认为:“艺术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要经常办展览、讲座,普及艺术鉴赏回馈社会。” 第四是反哺出版。“老字号”出版机构在悠久的历史中,积累的深厚出版资源有待挖掘。如“荣宝斋”“中国书店”都存有大量的木版水印。而艺术品的开发,可以围绕着图书主业开展。中国书店利用珍贵的底本,影印了《十竹斋笺谱》,采用宣纸线装印刷,传承了“饾版”“拱花”技术。此后,中国书店又开发了《百花诗笺谱》一书,不仅出版了宣纸线装本、平装本,还根据笺谱补充了描写百花的诗文,汇集历代名人诗,大大增加了图书的文化收藏价值。另外,配套开发的《百花诗笺谱》日记本和书签,让读者在写日记的同时又欣赏了中国的书画、诗词艺术。依托一部《百花诗笺谱》,中国书店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衍生品。 上海书画出版社与“朵云轩”合作,主要是利用“朵云轩”这个知名品牌,推出了“朵云名家翰墨”“朵云当代名家”“朵云名家讲堂”“朵云文库”等一系列品牌出版物。四川美术出版社则结合自己的收藏,出版了一系列版画,还根据市场和消费品的需求,定制了一些版画作品。虽然一幅版画的定制数量只有100多份,但却比图书收益更高。此外美术展览和图书的互动也很常见,马晓峰称之为:“利用一本书推动一个展览,或者利用一个展览推动一本书。”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