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关于编辑国际化对农业科技期刊影响的思考

2016-07-21 来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孙继华,张海

  摘 要:农业科技期刊作为传播中国农业领域相关研究及技术的重要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办英文版期刊,走向国际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编辑国际化作为期刊出版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已引起相关科技期刊编辑部的 高度重视。就编辑国际化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和期刊发展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阐述,旨在为农业期刊出版国际化的实行提供推动力。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国际化;期刊发展;学术交流

  由于中国在逐步加强科学研究全球化方面的协作,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化成为必然。农业科技期刊国际化是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的桥梁,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最前沿农业科研成果与技术的有效途径。

  1 编辑国际化是趋势

  1.1 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推动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那些质量较高、条件成熟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可以出版、发行英文期刊。农业科技期刊颇受众多农学类在读硕士、博士、相关科研人员的欢迎,也引发广大学者的关注,投稿数量和质量在稳步提升。目前有部分影响因子相对高的编辑部正在筹办英文版,准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2 编辑国际化的主要内涵

  编辑包括选题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及加工稿件等,涉及的范围较广,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期刊的质量及经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各类科技期刊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期刊编辑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编辑国际化意味着不同国家之间的编辑可以共同参与选题、策划、组稿、审读、编辑加工等,还可以相互推荐比较有价值的相关稿件。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术期刊也面临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挑战。编辑作为一本期刊的操作者,其主体意识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对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术期刊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事实证明,中国科技期刊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完全可以走向国际化。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势在必行。

  2 编辑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2.1 对编辑自身工作的影响

  一个期刊要生存与发展,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尽快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化意识,有能力进行国际竞争操作的编辑队伍。农业期刊编辑国际化要求编辑工作人员放眼世界,以更加开阔的意识和眼光加入到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编辑国际化对编辑环节中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等环节均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使期刊能充分与世界接轨。

  2.1.1 选题策划思路更加广阔

  期刊的选题策划主要涉及对期刊栏目的合理安排,是对期刊进行富有表现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总结性深度开发和思想布局,既要显示期刊自身的特色,又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热点,是编辑工作中最富挑战性的工作,最能体现编辑的策划意识和创造才能。市场经济时代是品牌效应时代,拥有了品牌效应,才可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在众多学术期刊中充分创造自己的品牌,期刊编辑必须想尽办法策划出新颖的选题。创办英文版期刊,实行编辑国际化,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相关期刊编辑部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出版,共同获利。由于各国科学技术发展及编辑人员的水平有所差异,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共同参与选题策划可以充分融合世界各国的学术发展动态,同时充分综合各国编辑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可以策划出最符合时代需求的选题。

  2.1.2 组稿方式更加多样化

  组稿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现有农业科技期刊至今未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原因之一是刊登的学术论文大多为中国作者撰写的中文稿件,未能反映国外农业科技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农业作为全人类最主要的粮食支柱,其各方面的发展备受关注,及时传播相关农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农业发展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许多技术、方法尚需借鉴国外的,“闭门造车”远远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步伐。因此,及时参与传播国外的相关农业技术及科研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科技期刊通过组稿国际化可以充分收纳及刊登各国相关的优秀论文,全面促进中国与外国之间相关技术成果方面的交流。

  2.1.3 编辑初审结果更合理化

  编辑在收到新稿件时都要先进行初步的筛选,即所谓的初审,初审是否能正确把好关对稿件质量来说十分重要。期刊编辑要走向国家化,跟世界接轨,审稿国际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审稿的程序和方法是否与国际科技期刊接轨,也是衡量一个科技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国际农业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好并控制好相关稿件至关重要。对于 农业科技期刊来说,在审稿国际化的过程中,编辑的初审工作也可以充分实现国际化,即对于同一稿件,可以不同国家的编辑之间相互进行初审,筛选。

  2.2 对期刊发展的影响

  2.2.1 对稿件质量的影响

  编辑国际化是期刊出版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农业科技期刊英文版,实行编辑国际化之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等环节将充分与世界接轨,在各国编辑的共同努力之下,将把农业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技术及时地传达给各国人民,将从整体上提高期刊稿件的质量,而稿件质量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质量有保障,才能使期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最佳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2.2.2 对期刊发行量的影响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出刊是为了及时传递相关农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让有兴趣了解、需要了解的人能及时阅读、查询。期刊质量是其发行量得以提高的必备条件。就像消费者花钱购物一样,一般都会找物美价廉的商品进行消费,而质量是第一要素,质量有保障,才会促使消费者进行购买,这是众多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编辑国际化后,由于所刊登的论文内容充分 反映国际上相关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是众多农业工作者的了解兴趣和需求,将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期刊的发行量。

  2.2.3 提高期刊的知名度

  农业期刊编辑国际化,采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刊登内容为世界热区农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便于全球相关科研工作者交流与阅读,为相关的农业科研领域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机会,加上其质量好,发行量高,这可为期刊快速进入国际重要文献检索系统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可使期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知晓,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期刊的知名度。而期刊知名度代表期刊的形象,是品牌的体现,是期刊得以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 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问题 3.1.1

  英文编辑人员匮乏

  编辑国际化意味着国际通用语言——英文将贯穿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具备相关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精通英文。就目前而言,许多编辑部现有的编辑人员中真正同时具备这两样素质的并不多,尤其是农业类科技期刊,因此也拖延了编辑国际化的步伐,有些编辑部早几年已提出了编辑国际化的设想,但由于条件限制,迟迟无法真正实行起来,真正实行编辑国际化的编辑部尚属少数。使得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范围无法扩大,也无法真正与国际接轨。

  3.1.2 对审稿人要求较高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国际化的过程中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国英文版的稿件,这就要求审稿老师也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由于部分审稿老师年纪比较大,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有些稿件十分对口,但由于英文水平不够而无法审阅,送审人员得重新查找相关专家,实在找不到时只能找个不怎么对口的专家来审阅,这给送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稿件的评审质量。

  3.2 解决办法

  3.2.1 加强现有编辑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期刊现有的编辑队伍中,绝大多数编辑人员为农学类专业或理工类学专业等,只要少部分是英语专业的。无论是哪种专业,都无法满足编辑国际化的现实需求,编辑国际化需要的是综合类比较强的编辑人才。为了充分节省和利用人才资源,加强编辑部现有编辑队伍建设是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农学类和理工类专业的编辑,应加强英语学习,定 期开展英语培训课,引导编辑自觉学习英语的兴趣,条件允许时可选派部分编辑到国外相关机构学习;对于英语类专业的编辑,应加强相关农业科研知识培训,让编辑定期到科研机构学习或是参加一些科技下乡活动,以此加强农业基础知识,提高农业专业素质。

  3.2.2 建立国内外专家数据库

  就目前的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部而言,在没有实行编辑国际化之前,稿件一般都送国内相关专家审阅。编辑国际化后会收到一些国内作者或是国外作者写的英文版论文,有些能在国内找到同时具备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对口的专家审阅,但是毕竟同时具备着两样条件的审稿专家数量相对较少。为了适应编辑国际化的需要,仅仅国内的审稿专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 需要,适当聘请国外相关专家审稿是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多收集国内外相关专家的个人信息,建立专家数据库,并随时与相关专家保持联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送审时能快速查阅专家信息并送对口的专家审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评审质量。

  4 结语

  科技期刊既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速了中国出版业发展,也使中国科技期刊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相关读者对农业科技期刊提出更高的要求,单单了解国内的农业科研发展动态已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国际化能全面融合世界各国农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国内外相关学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将在较大程度上推动国内外农业的发展。虽然对编辑和相关审稿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总体而言,农业期刊编辑国际化对期刊自身编辑工作、期刊发展及国内外农业学术交流意义重大;同时,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也是个新的突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