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媒体应对低俗网语说不

2016-11-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郦言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门户网站、媒体官微等新兴媒体,更应在语言使用上积极发挥规范和引领作用,做良好语言环境的守护者。
  
  近日,中国记协把“卧草”“我日”等一批网络不文明用语列入负面清单,倡议媒体和网站不使用、不传播。有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以及自媒体“缺少把关”的特性,聚集社会戾气的网络低俗用语大量涌现,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11月17日《人民日报》)
  
  随着网络越来越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汉文字变得更加生动而丰富。由于一些网络语言高度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和心理,其中不乏生动形象、新鲜活泼、富有创意的词语。比如“点赞”“蛮拼的”等网络语言,因为表达上的形象、接近社会心态而受到热捧。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语言的河流中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也频频成为使用广泛的流行语,甚至成为一些青少年的口头禅,对整个社会的语言环境造成污染。
  
  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媒体的责任至关重要。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门户网站、媒体官微等新兴媒体,更应在语言使用上积极发挥规范和引领作用,做良好语言环境的守护者。为此,各级媒体必须加强自律,借助自身传播优势,进一步明确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担当社会道义,千万不可迷失方向、“当市场的奴隶”。具体地说,媒体应明确自身位置,承担其传播文化的职责,充分展现中华语言文化的精神魅力,对网络语言设置常态化的审核、过滤、屏蔽等措施,坚决向低俗网络语言说不,推进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有一个麦克风。网络语言环境其实也是培育中国好网民的“第一粒扣子”,面对粗鄙语言的风行,做一个合格的网民首先从不低俗开始。只有网里网外都做文明人,才能真正告别不文明,自觉抵制低俗网络用语。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