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发布十年,Kindle极简进化史2017-02-06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安福双
编者按:转眼之间,Kindle已经发布整整十年,它对图书出版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是科技行业的里程碑性产品。下面让我们简要回顾Kindle走过的这十年。 今年是2017年,Kindle已经发布整整十年。十年之间,Kindle对图书出版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几乎一谈到数字阅读、数字出版,就离不开Kindle这款产品。Kindle也成为整个科技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产品。这十年,Kindle经历了哪些发展和演变?梳理Kindle的十年发展简史,无疑可以为我们洞见未来十年提供极大的帮助。 2004年,在亚马逊的一次高管会议上,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宣布将自主开发一个电子书阅读器,作为一个毫无任何硬件研发制造经验的电商公司,大部分高管自然的反应是:强烈反对。但贝佐斯已经看到了数字阅读的大趋势,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个高风险的项目。贝佐斯对反对的高管们回应道:“我知道这很难。但是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去做!”自此,Kindle进入实际研发阶段。这才有了后面的Kindle辉煌十年。下面按照时间进行简要回顾。 2007年:第一代诞生 2007年11月19日,贝佐斯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令人惊艳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正式诞生。第一批2.5万台Kindle在数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之后就进入缺货状态。最初的Kindle阅读器售价为399美元,书城有9万种电子书,每本书的定价都是9.9美元。媒体将第一代Kindle称作“阅读界的iPod”。 当时的Kindle使用的是6英寸电子墨水屏,支持免EV-DO网络连接,配备了物理全键盘、导航按钮和一个滚轮式的按键。此外,这款Kindle还内置了扬声器,提供耳机接口,支持SD卡扩展。在用户体验上,由于当时的电子墨水屏刷新速度比较慢,使用感受其实一般。 让传统出版行业颤栗的Kindle自助数字出版平台(Digital Text Platform)也被推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DTP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这大大减少了图书从作者到读者的中间环节,可谓出版界的一次革命。 2008年:脱销 亚马逊在硬件方面确实经验不足,供应链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导致2008年一直没办法升级推出新版本,并且产品供应跟不上。Kindle在2008年的销量是50万左右, 虽然无法和iPod相提并论,但是已经相当不错。 另外,用户对产品吐槽颇多,比如: 翻页太慢了,2秒钟才能翻一页 翻页得时候有令人讨厌的黑色反光 按键放置紊乱,很容易不小心就翻页了 书签不是能够始终自动同步 Kindle的发布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子书是否会取代纸质书”的大讨论。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在2008年发表了对Kindle的看法,他认为:Kindle会取代纸质书吗?不会!但是Kindle可以丰富读者的选择。 对于很多人来说,纸质书阅读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用电子书阅读器来读书会感觉怪怪的,甚至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2009年:狂飙突进 这一年,亚马逊推出了Kindle 2 和Kindle DX ,并发布了PC 、iPhone、iPod touch版本的Kindle阅读软件。在硬件升级的同时,Kindle也开始在100多个国家销售。Kindle电子书商店提供了23万本电子书可供下载。亚马逊还收购了电子书阅读应用软件开发商Lexcycle。 Kindle 2延续了第一代Kindle的设计,不过在按键布局、按钮设置上更加科学合理,使用体验也大幅度提升, 翻页速度更快,黑灰度从4位增加到16位。另外,Kindle 2内置了2GB的存储空间,可以保存1000本电纸书;增加了新的导航控制操作方式,在屏幕上进行文本选择和操作更加方便。Kindle 2还有国际版,支持GSM网络连接。 Kindle DX的屏幕为 9.7英寸(1200 x 824分辨率),远大于Kindle 2的6英寸,还支持PDF文件,可谓PDF阅读利器。 2010年:全平台覆盖 硬件方面,Kindle 3(后改名为Kindle Keyboard)面世,这是第一款面向全球发售的Kindle;软件方面,推出Android、Web、iPad、BlackBerry、Mac版本的Kindle阅读软件,已经覆盖了所有主流平台;功能方面,Kindle DX实现全球无线上网,允许Kindle读者共享电子书。 Kindle Keyboard依然使用6英寸显示屏和物理键盘,布局设计上更加紧凑。另外,Kindle Keyboard提供了Wi-Fi版本,起售价也有所降低。Kindle商店中里的书籍数量达到了40万。 为帮助新兴作家或博客作者更好地出版,亚马逊推出“Kindle Singles”电子书自助出版产品。“Kindle Singles”对作品的要求是长度控制在5000字至30000字,页数在30页至90页之间,比一般杂志长,但比普通图书又短。对于作家来说,无需删减作品以使其符合杂志需求,也无需长篇大论以使作品足以成书。这非常适合希望完整地表达一个想法的作者,可适用于商业课程、科学论文或时事点评。 “Kindle Singles”允许作者自主定价,其定价区间在0.99美元至4.99美元之间。不少作者从中受益,比如Mishka Shubaly在Kindle Singles上自助出版的3篇文章一共赚取了13万美元。可以说,“Kindle Singles”创造了一种新型文体。 2011年:触摸屏来了 Kindle 4推出,分为3G版和非3G版,不过依然是物理按键;第一款触摸屏的Kindle touch同时推出,还有Kindle fire 平板电脑。在当年1月份,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超过平装书;在2011年第3季度,Kindle 商店中提供多达100万种图书、报纸和杂志,其中包括大部分最新畅销书。 在服务方面,Kindle可以直接推送有声读物,用户能够从美国的公众图书馆借阅电子书;亚马逊Prime 会员可以在 Kindle 上每月免费借一本电子书(the Kindle owners lending library) 。亚马逊还推出了基于HTML5的Kindle Cloud Reader软件,允许读者通过浏览器在任何设备上阅读购买的电子书,可以实现电脑、iPad和Kindle的同步阅读。 Kindle Touch屏幕依然是6英寸,但其电子墨水屏的刷新率大幅提高。另外,Kindle Touch内置了4GB存储空间以及1周的续航能力。Kindle Touch提供了Wi-Fi和3G两种版本,并且首次预置了亚马逊X-Ray功能,可以将整本书中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进行统计,让读者可以单独查看某个专有名词在一本书中出现的位置,根据对应名词出现的链接快速阅读指定的位置。另外新一代Kindle还具有look inside功能,可以实现电子书的内文试读。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读者的用户体验。 Kindle 自助数字出版平台(Digital Text Platform)更名为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以下简称为KDP),亚马逊鼓励独立作者在Kindle上优先发布作品,并且制定了极为优惠的分成比例。通过KDP销售电子书,作者可以获得销售额的70%,但通过大型出版商,作者获得的版税仅为17.5%。很多作者抓住了这个机遇,26岁的阿曼达·霍金从2010年4月开始在Kindle上出版自己的小说,截止到2011年3月,她的书籍销量超过100万,收入超200万美元。 当年,超过1000位KDP作者每月书籍销量过千,部分作者的图书销量达到数十万册,两人进入了“Kindle百万俱乐部”(Kindle Million Club)。自助出版成为一种潮流。 2012年:独霸江湖 2012年9月6日,Kindle Paperwhite正式发布。Kindle Paperwhite首次引入了照明功能,让读者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阅读,并且还可以调整照明亮度进行。其他方面和上代产品并无太大的区别。推出了Kindle的配套应用:“Send to Kindle”应用(PC版和 Mac 版都有)。用户只需用鼠标轻松一点,便可将电脑上的各种文档、电子书发送至Kindle设备。Kindle阅读软件进行了升级,可以在Windows 8上使用。 这一年,Kindle电子书地购买、下载或借出的总次数已超过1亿次。当年5月,亚马逊电子书销量超过纸质书;亚马逊已占据美国电子书市场70%以上的业务量,在英国电子书市场的份额高达90%。 同年,日本Kindle 商城上线,里面有100万种电子书;中文版、巴西版电子书相继发布;Kindle Paperwhite、Kindle已经成为电子书阅读器的代名词,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在服务作者方面,亚马逊推出了原创内容项目Kindle Serials。 Kindle Serials发表的是以集为单位的故事。当读者买了Kindle Serials,其Kindle将立即收到已连载的内容,然后可以收到未来发表的部分,并且可以在Kindle forums上与其他读者讨论每一集的内容。这个项目非常有助于小说家创作连载文学。 随着Kindle设备的日益流行和广泛使用,亚马逊推出Whispercast技术,杀入教育与商业领域。基于Kindle的Whispercast技术可将内容通过局域网集中分发给各个机构组织的成员,比如一所高级中学的学生或者一个公司的全部员工。这项技术适用于Kindle商店里的所有书籍。以学校中的一个班级为例,学校可以为这个班级的30位学生购买一本书的30份复印版。 2013年:进军中国 2013年9月3日,Kindle Paperwhite 2发布。10月,“Kindle Matchbook”服务推出,凡在亚马逊网站上购买过实体书的用户,可免费或以极低的折扣买到对应的电子版,这项服务地推出是为了让用户养成阅读电子书的习惯。网页版“Send to Kindle”发布,通过“Send to Kindle”按钮,用户只需一键点击,就可以把网页上的内容推送到自己的 Kindle 上面。 2013年6月7日,Kindle在中国正式发售。其中,Kindle电子阅读器和Kindle Fire平板电脑同步销售。Kindle Paperwhite售价最低849元,Kindle Fire HD售价最低1499元。这距离第一代Kindle在美首发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 筹备Kindle入华花了3年,亚马逊进入中国真可谓不易! 2013年年底,Kindle在中国上线的电子书数量为6.2万,显然发展速度并不令人满意。中国市场的拓展成为亚马逊全球化提速过程的重要部分。同时Kindle也在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出版行业数字化的变革。 2014年:包月读书 2014年9月18日,基础版Kindle和旗舰级Kindle Voyage同时发布。基础版Kindle价格便宜,功能齐全,为喜欢阅读的用户提供了最佳的入门选择。7月, 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包月服务在美国上线。从硬件方面来看,其实这几年的Kindle并没有重大的革新,基本都是小的升级和创新。创新的重点都放在内容和服务方面,Kindle Unlimited服务可谓其中的重头戏。 读者使用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订阅服务,只需每月支付 9.99 美元,便可订阅多达 60 多万部的电子书以及2000部的有声书籍。该订阅服务适用于所有 Kindle 设备以及iOS和Android版的Kindle应用。Kindle Unlimited服务绝对是阅读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Kindle的模式从卖书转为卖图书服务,读者也非常爽,可以用更低的价格看到海量的内容。 在Kindle业务不断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却一个个倒下来。美国Oyster公司提供包月10美元提供不限量数字书阅读服务,于2013年关闭。三星电子在2014年关闭了数字图书零售服务。索尼曾经推出全世界第一款墨水纸屏幕电子书阅读器,也在2014年关闭了电子书业务。 2015年:线下书店 Kindle Paperwhite 3推出,不过依然没有重大创新。6 月,Kindle推出了按页收费服务。儿童节到来之际,Kindle 儿童套餐推出,套餐内含Kindle FreeTime 功能,儿童通过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和阅读成就获取奖励勋章;另外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过滤 Kindle 里的内容。 可将纸质书籍转换为电子书的Kindle Convert软件发布,其可以收集来自书本扫描页的多份图像,然后将之转换为兼容Kindle阅读器的电子书。 2015年11月,亚马逊直营的首家线下实体书店在美国西雅图开门迎客。店内主要出售图书,除此还摆放有亚马逊自主研发的各种科技产品,包括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智能音箱Eco、电视盒子FireTV、平板电脑FireTablet等。亚马逊实体书店里销售的所有书籍都可以按原价从网上购买。其目标是通过开设实体书店来促进网络销售。 2016年:创新乏力 2016年4月13日,全新一代Kindle Oasis正式发布。Kindle Paperwhite在日本推出32GB版,可以存储约700册漫画,同时翻页速度提升33%,主要面向热爱漫画的读书狂人。Kindle新增Page Flip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图片、图表、书签、标注等内容。另外,用户除了一次性翻一页内容之外,还能以俯览的形式查找页面。 2017年:全球化运营 最新数据显示,Kindle书城的电子书数量已达到500万。今年,电脑版的Kindle阅读软件进行了更新,新增了语音朗读功能。亚马逊英国推出了The Kindle Storyteller作者奖励,任何通过KDP自助出版的作家,不管作品是小说或者纪实类,都可以获得最高20000英镑的奖励。不过有时间限制,仅限2017年2月20日—— 2017年5月19日。 1月7日,厦门市图书馆一次性推出140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开放借阅。所有电子书阅读器都预装了399本电子书,今后还将每月新增100本新书。 另外,Kindle推出了周边产品:Kindle new black 2017套装,包括手账、便签、Kindle保护布袋以及环保手袋。 Kindle已经在很多国家落地,并且推出了很多非常本地化的功能。对全球很多用户来说,Kindle不仅仅是一款产品和服务,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就像当年的iPod一样。我相信,未来十年,Kindle会继续深刻改变人们的阅读与生活,变革图书出版行业。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