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交大开幕2017-06-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陆航)当前,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新媒体对传统的新闻体制和业态提出了挑战。在这个传媒转型和传媒教育研究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真正将网络与新媒体建设的真知灼见付诸工作实践,为新闻传播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智慧,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如何应对时代变化,既是时代提出的问题,更是国家的重大需求。6月3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开幕,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传媒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李喜根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及全国80余所高校新闻学院院长、教师代表以及新闻界专家200余人,围绕当下学界、业界亟待解决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展开高端对话,以此推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学科的科学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的网络新媒体对传统传媒的挑战与颠覆做出应对策略。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伟,陕西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张琳,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等出席开幕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宫辉主持开幕式。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李喜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荆学民教授、重庆大学董天策教授、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复旦大学周葆华教授、陕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琳等作大会主旨发言。与会学者提出,“新媒体也要讲导向”,要培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又掌握新媒体前沿理论。既服务政府社会治理,又懂得新闻传播规律的优秀新媒体人才,是我们党和国家交给高校的一项特殊使命和重要任务。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提高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辨别新媒体的能力,让新媒体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是新闻研究与教育的重大课题。 针对传播环境的变化对教育学术机构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设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新闻传播学科是回应时代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论坛将围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前沿”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还将通过圆桌会议,让新闻学界专家与业界实践者面对面,从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等具体操作层面共同探讨适应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学科发展新路径。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李明德教授表示,在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在新媒体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舆论阵地受到严峻挑战,新兴舆论阵地成为主战场。今天的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传播渠道、平台终端、包括样式也一定是多元的,受众在哪里,我们的传播就应该覆盖到哪里。新闻传播学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正确导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创新发展。面对媒体生态的变化,一定要深刻理解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厘清互联网对传媒行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必须改变观念,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推动学科整体转型。 据介绍,为顺应数字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建设发展所需,2015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短短两年时间,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作为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机构展开合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深度信息服务;立足交大工学传统,探索出一条借力工科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化发展之道,在智能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全面发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