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英文科技期刊办刊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8-06-22 来源:《出版科学》
  【作 者】范爱红,管翠中,曾晓牧:清华大学图书馆
 
  【摘 要】本文对50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开展问卷调查,从期刊基本情况、期刊内容、出版平台、出版模式、期刊国际化发展策略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与办刊人心声,并对SCI期刊与非SCI期刊的办刊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瓶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国际化办刊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问卷调查;国际化发展;期刊发展对策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论文生产国,但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被发达国家垄断。我国每年为国外期刊输出大量优秀论文,支付巨额版面费。因此,建设一批国际引领性学术期刊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3年以来,中国科协联合六部委斥巨资实施两期“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重点资助一批优秀英文科技期刊,英文科技期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规模不大,由于语言优势,成为中国期刊面向世界“走出去”的主力军,也是中国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2016年我国共有英文科技期刊307种,其中被SCI收录133种,占43.32%。
 
  为深入研究我国英文期刊办刊现状,倾听办刊人的观点与心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英文科技期刊办刊规律与国际化发展策略,本项目组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展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现状问卷调查”。基于调研结果,揭示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与发展瓶颈,提出国际化办刊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期刊管理者和办刊人提供参考和启发,推动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整体健康发展。
 
  2、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围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进行设计,涉及期刊基本情况、期刊内容、出版平台、出版模式、国际化发展策略等方面。
 
  2016年9月,在首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高层座谈会(武汉)现场发放问卷。参会代表主要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中国际影响力位居各学科前列或进步迅速的英文科技期刊,保证了受访期刊的学术水准。考虑到巨大的数据统计处理工作量,共回收50份有代表性的期刊问卷。问卷填写人均为期刊编辑部工作人员,包括主编/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编辑。使用SPSSStatistics22.0和Excel20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50种英文科技期刊的学科分布广泛,涵盖理工农医领域的30个《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二级学科类目。创刊年覆盖1952年至2015年的64年,新老期刊分布适当,近10年创办的新刊共20种,占40.00%。34种期刊被SCI收录,占68.00%。根据JCR(2016版),其中影响因子Q1区6种,Q2区7种,Q3区13种,Q4区7种。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6版)》的期刊国际影响力数据,其中26种刊进入科技类期刊TOP5%,11种刊进入科技类期刊TOP10%。这些评价指标均高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整体平均水平,因此,样本期刊可以代表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各学科的优秀群体。
 
  3、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分别从经费、稿源、人才、平台和OA出版几方面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为使研究更具对比性,将34种SCI收录英文科技期刊(简称“SCI期刊”)与16种非SCI收录英文科技期刊(简称“非SCI期刊”)进行重点对比分析。
 
  3.1、办刊经费主要依靠基金资助与主办单位拨款
 
  问卷调查显示,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基金项目资助和主办单位拨款(表1),这两部分经费来源占到办刊经费的70%—80%,而版面费、订阅费、广告等收入只占很小比例。SCI期刊平均每年办刊经费为105.12万元,主要依靠基金资助(占总经费的44.76%);而非SCI期刊平均每年办刊经费为61.31万元,主要依靠主办单位拨款(占总经费的59.25%)。版面费收费标准参差不齐(图1),从每篇1000元以下至10000元以上差距悬殊,以3000—5000元居多。SCI期刊的版面费明显高于非SCI期刊,成为其第三大经费来源,顶尖SCI期刊的单篇版面费达万元以上;非SCI期刊单篇版面费均在5000元以下,近半数免版面费。
 
表1 办刊经费数量及来源比例(单位:万元)
 
经费来源 SCI期刊 非SCI期刊
主办单位拨款 26.32(25.03%) 36.32(59.25%)
基金资助 47.05(44.76%) 13.33(21.75%)
版面费 25.34(24.10%) 7.51(12.25%)
广告 0.83(0.79%) 1.02(1.67%)
其他来源 5.58(5.31%) 3.12(5.08%)
合计 105.12 61.31
 

图1 SCI期刊与非SCI期刊的平均版面费比较
 
  从整体来看,英文科技期刊的经营收入不能抵偿国家和主办单位的资金投入,尚不具备在国际出版市场中独立生存的能力。
 
  3.2缺乏优秀稿源成为制约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的瓶颈
 
  优秀稿源是期刊学术质量的保障,40.00%的受访期刊认为稿源缺乏制约其国际化发展,非SCI期刊的稿源不足情况尤其突出。如表2所示,SCI期刊的年平均载文量为151.36篇,而非SCI期刊仅为66.88篇。82.35%的SCI期刊自述稿源充足,而非SCI期刊只有53.55%认为稿源充足。相应地,SCI期刊的平均稿件录用率(26.64%)也显著低于非SCI期刊(45.13%)。由于没有稳定的投稿,非SCI期刊更依靠约稿来获取优秀稿源,约稿率达到50%以上的非SCI期刊占到四成,个别刊甚至达到80%—90%;而SCI期刊的平均约稿率仅为19.67%。
 
表2 稿源情况
 
期刊类型 SCI期刊 非SCI期刊
年平均载文量 151.36篇 66.88篇
稿源充足比例 82.35% 53.55%
平均录用率 26.64% 45.13%
平均约稿率 19.67% 36.67%
海外稿源比例 39.72% 27.88%
海外稿源国家数 23 12
 
  SCI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普遍更高,能够吸引更多海外稿源,海外稿源比例达到平均39.72%,而非SCI期刊为27.88%。海外稿源以10—20个国家居多,SCI期刊的国家数几乎是非SCI期刊的两倍。57.78%的期刊认为海外稿源质量并不优于国内稿源。因此,海外稿源比例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但不能以此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
 
  3.3国际化办刊队伍建设是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保障
 
  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办刊团队。问卷调查显示,93.88%的期刊认为国际化的主编、编委与编辑团队是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其他依次为海外宣传(65.31%)、国际出版平台合作办刊(53.06%)及OA出版(44.90%)。
 
  英文科技期刊对于专职编辑的综合素质期望甚高,认为应具有国际视野(89.80%)、专业学术背景与国际化办刊经验(87.76%)、较高的英语水平(85.71%),此外还需具备严谨认真的态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沟通公关能力等优秀个人特质。从这几项素质要求来看,具有海外背景与对口专业背景的高学历人才是理想人选。
 
  半数期刊认为编辑部人才缺乏是制约其国际化发展的瓶颈。问卷调查显示专职编辑的背景构成如表3所示,90.6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88.28%具有学科专业背景。SCI期刊编辑的学历背景更优,博士过半(52.40%),高出非SCI期刊12个百分点,海归比例(32.45%)也显著高于非SCI期刊(20.21%)。
 
表3 专职编辑人员的背景情况
 
专职编辑的比率 SCI期刊 非SCI期刊 全部期刊
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 32.45% 20.21% 28.37%
学科专业背景 92.77% 78.75% 88.28%
博士 52.40% 40.24% 48.78%
硕士 37.35% 52.62% 41.90%
 
  从期刊主编的学术背景来看,平均58.00%为院士;44.00%担任国际重要学术组织成员;30.00%担任其他国际期刊编委。从编委情况来看,平均编委人数67.37人,平均海外编委31.42人,编委国别平均12.20个。主编与编委的几项内容,SCI期刊均略胜一筹。
 
  受访英文科技期刊普遍重视队伍建设,人才流失与新人缺乏状况很少。70.00%的期刊对编辑人员提供较多培训机会,83.67%的期刊提供出国交流培训机会。64.71%的SCI期刊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新人,而非SCI期刊仅为31.25%。21.21%的SCI期刊经常有出国培训交流机会,而非SCI期刊仅为12.50%。
 
  问卷反映出一些期刊主办单位存在“重科研、轻编辑”现象,期刊编辑的个人职业发展困境依次为职称难、工作压力大、收入低和编制难。
 
  3.4 普遍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办刊,依托国际出版平台“借船出海”
 
  问卷调查显示:87.50%的受访期刊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办刊,依托国外数据库和学术出版平台进行期刊出版与传播,SCI期刊的合作办刊比例高达90.63%。“借船出海”已成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普遍办刊模式。少数期刊未与国际出版社合作,主要出于经费不足、内容保密、时机不成熟等原因。
 
  受访期刊对于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办刊的利弊有客观认识,认可“借船出海”能够提升期刊的国际显示度(100%);希望借此学习国外先进出版经验(70.73%);打造期刊国际品牌(58.54%);提升影响因子(43.90%)。主要依靠国外出版平台进行网络出版,此外还看好其国际采编审发服务系统和国际宣传、国际数据库收录等服务。费用问题是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的最大不利因素(68.75%),其次是自主版权问题(35.42%)和对国内期刊市场的冲击(22.92%)。其他弊端还有:将来不再合作时需要转型;数据安全隐患;长期保存问题;期刊的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割裂等。
 
  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办刊之后,论文版权有三种归属情况:期刊编辑部(77.50%);作者(20.00%);海外出版商(10.00%)。可见目前大多数期刊与国外出版社合作之后仍拥有知识产权,版权外流不利于期刊长远自主发展。
 
  3.5 OA出版:普遍认同开放获取出版方式,经费是制约因素
 
  英文科技期刊大多接纳OA出版理念,普遍认同OA出版模式的优势。大多数期刊认为OA出版有助于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68.00%),是期刊出版的趋势,需要跟上(56.00%);仅4.00%的期刊认为OA出版会导致论文质量下降,不利于期刊长期经营发展。已有68.00%的期刊以不同方式开放获取,其中全部论文提供不限范围且永久免费获取的模式占29.37%。SCI期刊的OA出版比例为73.53%,非SCI期刊为56.25%。在当前的期刊评价体系中,这个统计数据表示国际影响力高的英文科技期刊更青睐OA出版。
 
  OA出版模式需要高额经费支持,政府基金资助是最重要的OA经费来源(68.57%),其次依靠作者付费(37.14%)和主办单位拨款(34.29%)。在尚未OA出版的期刊中,经费是主要制约因素,62.50%的期刊有OA出版意愿,但无力支付费用。
 
  4 发展对策建议
 
  4.1 完善我国科研评价体系,防止优秀稿源外流
 
  问卷调查显示,制约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第一瓶颈就是国家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导向(58.00%),其次才是资金缺乏(50.00%)与人才缺乏(50.00%)。我国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过于看重SCI期刊及其影响因子指标,还往往简单化地以期刊评价代替单篇论文评价。而SCI期刊评价体系本身具有局限性,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SCI指挥棒”带来诸多负面后果,让国外数据库商掌控中国的科研评价标准,造成国内大量优秀英文稿源流向国外期刊,影响国内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
 
  期刊声誉和评价认可是作者发表论文时选择投稿期刊的主要因素。由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英文科技期刊普遍缺乏优秀稿源。有文献研究显示,我国SCI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近年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科技期刊的稿源竞争力有所下降。非SCI期刊的稿源忧患尤为突出,既不被SCI收录,也不是中文核心期刊,英文写作难度又大,缺乏稿源吸引力。
 
  建议调整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导向,制定更科学更符合国情的科研评价方式,多角度多指标综合评价,不宜将SCI收录作为单一硬性指标。从科研政策角度引导并鼓励科研工作者在本土期刊上发表原创成果,与职称、奖励、评估等挂钩,这是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稿源质量,减少优秀稿源外流,扭转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的有效措施。
 
  4.2 加强完善扶持政策,促进英文科技期刊整体发展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近几年整体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政策功不可没,58.00%的受访期刊认为国家支持政策给力。但应该看到,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并不均衡,体现在办刊水平和办刊条件两方面。
 
  当前以SCI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对期刊评价产生深刻影响,是否被SCI收录给期刊贴上了无形“标签”。从问卷调查来看,相比SCI期刊,非SCI期刊的办刊条件处于明显劣势,包括办刊经费、办刊团队、稿源情况、人才培养、国际化出版模式等方面。这些劣势又加剧了非SCI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困境。而国家的扶持政策也向SCI期刊倾斜,基金资助已成为很多SCI期刊的第一经费来源,也是采用国际化办刊模式的重要资金后盾。以英文科技期刊受益最大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为例,资助力度大的A、B类项目均明确只面向SCI期刊。
 
  希望国家资助基金能够长期可持续支持并适当扩大辐射面,完善资助办法,促进英文科技期刊整体发展。建议以国际影响力指标来设置资助门槛,而不要将SCI收录作为硬性申报条件。可参考部分期刊提出的:根据学科分类来进行扶持,特别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全面支持英文科技期刊,而不仅支持强刊。这样可以鼓励一部分期刊带头“走出去”,同时带动更多期刊共同发展,避免两级分化。国家重点资助优秀期刊无可厚非,但应对非SCI期刊给予更多关注,雪中送炭的资助对于其走好破冰之旅能起到关键作用。
 
  除了资金支持,还应将对英文科技期刊的人才支持列入国家政策规划,构建国际化编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为期刊编辑提供合理的待遇与配套制度,培育优秀的期刊领军人才。
 
  4.3 适应期刊出版市场,引入产业化、集群化的商业经营模式
 
  当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多隶属于科研院所、出版社、高校、学协会等事业单位,办刊经费主要来自国家基金和主办单位拨款。办刊经费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物质基础,问卷调查显示,期刊不能“借船出海”或OA出版的主要障碍就是经费问题,57.45%的期刊表示经费压力大。
 
  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办刊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期刊经营管理体制。国外知名期刊出版集团,如:爱思唯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威利(Wiley)等,基本上都采用产业化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刊养刊,良性循环。除了期刊订阅费、版面费、广告收入之外,还建立了成熟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还应体现在国际出版市场的生存竞争能力。国家办英文学术期刊实现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学术意义,但目前还没有实现经济效益。需要引进国际期刊商业化经营思路,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期刊出版体制改革,鼓励期刊企业化运营,自负盈亏,参与到国际化市场竞争。而转变经营模式的前提是期刊集群化发展。问卷调查显示:33.27%的受访期刊为集群化办刊;专职编辑2—15人不等,以3—5人居多。说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目前还普遍处在“小散弱”的分散办刊状态,培育市场竞争能力并向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迫在眉睫。
 
  4.4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建立我国自主的国际期刊出版平台
 
  由问卷调查可见,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普遍依靠国际出版平台来“借船出海”,一些英文期刊因经费原因无法OA出版、无力与国际出版社合作办刊。这些国际期刊平台价格高昂。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国家基金资助,还有多少中国期刊能够支付得起这笔巨额费用。中国每年给国外出版集团支付高昂费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很多资助经费都花费在国外出版平台。国家投资办刊,推向国际;再花钱购买国外电子期刊平台的访问权。应该理性地看到,虽然“借船出海”对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也并非“万能药”,利弊兼有。如上文所述,除了费用昂贵、商业利润输出给国外出版集团之外,长远来看,“借船出海”还受制于人,存在诸多隐患。
 
  在科技期刊的战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平台是核心关键所在。希望建立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化期刊出版与传播平台,尽快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战略跨越,从编辑出版到海外传播为期刊提供全方位服务。国外出版平台能够做到的,我国经过努力一定也可以实现。
 
  5 结语
 
  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尽管样本数量有限,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当前总体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相当一部分期刊已具备较好的国际化发展基础与能力,编辑队伍、国际编委、海外审稿人、海外稿源等方面都在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入了国际化办刊模式与理念,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办刊的“借船出海”模式、OA出版模式已普遍采用。但是各刊的办刊条件不均衡,SCI期刊与非SCI期刊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关注;在资金、人才、稿源、平台等方面仍普遍存在发展瓶颈。

 
  当前推动英文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有三个关键方面:一是完善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不能一味推崇SCI,这关系到期刊评价标准和优秀稿源流向;二是解决好办刊资金问题,国家应继续加强并优化基金资助政策。长远来说,需要引入商业经营模式,培育期刊的国际市场生存能力。三是加强办刊团队建设,期刊编辑团队的国际化素质与专业学术水平对于期刊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