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王红梅:地质出版社
【摘 要】近几年,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其中现实主义题材强势兴起,成为IP开发的重点方向。这为传统出版单位在网络领域实施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带来重要突破口。本文从现实主义题材兴起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影响着眼,分析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对传统出版单位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地质出版社《大运河会馆传奇》IP开发为例,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在网络文学领域的转型融合路径,提出传统出版单位打造优质文化IP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网络文学;现实主义;IP
近年来,网络文学快速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被赋予了更加艰巨的任务与使命,也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网络文学行业呈现的一大特点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发展势头强劲,在数量上呈井喷式发展。据阅文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上半年,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数量同比增加超过100%,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网络文学注入了新活力和发展的新机遇。
一、现实主义题材让网络文学
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升级
长期以来,网络文学都被业界冠以低俗、庸俗、媚俗的印象,似乎已成为品位与格调不高的代名词,然而近两年兴起的现实主义题材犹如一袭春风,为网络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崛起,得益于主管部门的引导、网络文学企业良好价值观导向意识的日益形成,以及人民精神文化要求的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丰富多样,特别是对精神文化产品高层次需求增多,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提质发展。在这一需求的带动下,人们已不满足对网络文学纯消遣娱乐的浅层次阅读,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同于仙侠、穿越、玄幻等架空题材,现实主义题材更加真实,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更容易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心灵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思考,且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很多作品都会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而这些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题材范围更加广泛,有的作品关注某一特定群体的职业成长,有的作品体现家国情怀,有的作品唱响草根英雄,有的作品讴歌国之栋梁。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大都来自于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这就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输送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打破了长期以来网络文学同质化、套路化、模式化,千篇一律的状态。同时,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传递的正能量,传递的价值观也是其他题材作品所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近几年主管部门对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网络文学作品阅评工作中,特别开展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专题阅评工作。同时,在总局推介的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中,也是以现实题材作品居多。这一方面体现了主管部门对网络文学市场的导向引导,倡导网络文学行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鼓励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引导读者的精品化阅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的蓬勃发展势头。在政策引导下和市场需求下,越来越多网络文学作家将创作视野聚焦于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网络文学企业和各类组织机构纷纷开展现实主义题材征文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反映生活百态、时代变迁、社会万象,弘扬正能量,抒写新时代的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如阅文集团从2016年开始,已接连举办了两届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2017年9月,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开展了“大运河文化”主题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征集活动,该活动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工作部署,强化导向、建立网络文学作品选题引导机制,引导网络文学单位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的一次有益尝试。现实主义题材让网络文学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升级,让网络文学有了更加深邃的文化积淀和时代生活气息,网络文学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渐得到改善。
二、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
让传统出版单位找到转型融合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新闻出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渐趋深入,其中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的转型之路要显得更为顺畅,前者借助主管部门在知识服务上的总体布局和知识付费浪潮的发展机遇,持续探索新形态和新模式;后者凭借自身优势的出版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线培训等领域开展基础教育模式探索,搭建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开发数字教育产品。相较之下,大众出版的转型融合之路似乎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抓手和方向。在数字出版诸多领域中,网络文学应该是与大众出版最为接近的领域。然而,长期以来,从事网络文学出版服务的大都是民营出版机构,传统出版单位从事原创文学业务的很少,也很难找到切入点。特别是由于传统出版单位在价值观导向方面有着严格的、不容逾越的底线把关,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无法达到出版要求。然而,现实主义题材的大行其道,为传统出版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出版选题和出版素材,让传统出版单位在网络文学领域中找到了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现在在网络文学中也逐渐能看到传统出版单位的身影。地质出版社的《大运河会馆传奇》入选了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大运河文化”主题网络文学重点选题孵化项目。这部作品是以山东聊城重点保护文物山陕会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山西、陕西和山东商人,在大运河经商发生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地质社也是该重点选题孵化项目唯一入选的传统出版单位。近年来,地质出版社牢牢把握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双重重要机遇,重塑市场主体,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走内涵式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融合发展就是要拓宽转型的视野和思路,要建立起IP运营思维,实现内容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和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传统出版单位需要从网络文学行业借鉴学习的重要经验。
三、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带动精品IP打造
IP这个概念的兴起已有几年,网络文学是IP开发的源头与核心,很多热门的影视剧作品、游戏都是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来的,但题材上大多以仙侠、穿越等题材为主,网络文学的同质化也形成了IP的同质化,久而久之,难免让大众审美疲劳。现实主义题材为IP开发市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开辟了IP改编的新方向,也进一步推动了IP的精品化发展。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IP被改编开发,并收获口碑和热度的双赢。可以看到,自2016年以来,有不少现实题材IP改编的影视作品,如《欢乐颂》《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等,在口碑和收视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欢乐颂》五个不同年龄、职业、性格的女孩面对生活的态度,不同的选择,各自的酸甜苦辣,分别代表了现代社会中不同女孩在大城市拼搏的生活状态,引发了人们对于感情、事业以及生活的态度的热烈讨论,甚至上升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民性探讨。《人民的名义》则彰显了正义与灰暗的博弈,道德与礼法的选择,播出后引发了观众对剧中人物的热烈评判和对人性的思考。还有,大热的电影《战狼》作为一部现代军事战争片,讲述了小人物成长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英雄的传奇励志故事。《战狼1》收获了市场的好口碑,《战狼2》乘胜追击,在持续好口碑的同时,更成为票房黑马,刷新了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可以看到,现实主义题材已成为未来文化IP开发的一大重点,这些弘扬正能量、讴歌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不仅具备极大的开发潜力,也将进一步推动IP打造的精品化,提升我国IP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及打造优质文化IP,早在2015年,地质出版社就充分利用自身在地球科普、生命进化、地质演变等方面所具有专业、权威的行业优势及丰厚的内容资源,着力打造和设计了以“生命与进化”为主题的IP,先是投拍了出版业第一个4D电影——《会飞的恐龙》,并将其进行深度开发,同时策划了以“生命与进化”为主题的科普原创漫画系列图书,该套图书以其新颖的创意、严谨的科普性、精美的绘画连续三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创动漫重点扶持,同时也获得了几项全国图书大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再以地质社的这部《大运河会馆传奇》为例,这部作品从创作之初,就是以影视作品的拍摄为目标。这部作品是为了积极响应北京局提出的建设大运河文化这个IP的号召,结合地质出版社的特点,专门创作的。借鉴了地质社以往在IP开发上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地质社所拥有的庞大专业内容资源、专业编辑人员和广泛的行业渠道等优势,将《大运河会馆传奇》这个以相关地质领域为主题的IP进行深度开发,形成一整条产业链,并将其接二连三地衍生到其他领域,从一个单独的IP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IP体系,最大程度地挖掘每个IP的商业价值。
现实主义题材让网络文学在创作上更加趋于主流化,消弭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界限,与此同时,也为传统出版单位拓展了发展空间,为传统出版单位开展网络文学业务和进行IP开发带来了机遇。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在转型融合中寻求新的突破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造优质文化IP。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传统出版要坚决承担起这份责任与担当,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打造优质文化IP,在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正向引导。如《大运河会馆传奇》就是地质出版社以传承、阐释大运河文化为主题,重点培育的文化IP。二是要发扬工匠精神,要充分发挥传统出版单位在内容上的精耕细作、精雕细琢这一优势,打造高品质作品。三是树立运营意识。从作品的立意、选题,到作品的孵化、创作,最后到作品的出版乃至IP开发,要具有全盘布局和规划,同时,IP开发不仅包括影视剧的开发,也包括有声读物、话剧等其他文化领域。正像《大运河会馆传奇》这部作品,地质社在作品完成之前就介入到作者的创作中,对保障作品的质量和深度开发作品IP价值都大有帮助。此外,还要提升出版单位在IP开发中的参与程度,不能仅仅作为版权的生产方和输送方,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IP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在此过程中拓宽自身业务范畴,实现跨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