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依托高校优势 创学术期刊国际品牌

2018-10-1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常湘萍
  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通过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为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数据指标,国内各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也从最初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向创建自己的国际学术期刊品牌而努力。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资助下,不少高校创建的学术期刊已形成品牌,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现在的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情况如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主编周学东和编辑部主任王晴、《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编辑部主任王淑华、《中国公路学报》副主编孙守增、《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兰甲云,带领业界一起听听这些业者的观点和看法。
 
  “借船出海” 还是“造船出海”
 
  近些年来,不少学术期刊为了快速提升期刊影响因子、扩大期刊认知度,采用了与国外数据库商和出版平台合作的形式。事实证明,这种“借船出海”的形式能快速提升期刊的出版效率,增加期刊品牌影响力。
 
  据周学东介绍,《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自2011年起采用开放获取的模式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发行。在2012年度SCI期刊引证指标中,其同类期刊排名便位列第九,进入Q1区;在2017年度SCI期刊引证指标中,《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同类期刊排名已位列第五。同一编辑团队负责的另一本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发行的英文期刊《骨研究》(Bone Research)于2013年创刊,2017年度SCI影响因子达到12.354,进入Q1区。
 
  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发行的《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也是采用“借船出海”的形式。王淑华说:“我们与斯普林格的合作以电子版发行为主,借助合作方的发行渠道快速推广、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借船出海”可以快速地获得国际认可度,提升国际影响力,但业界也应认识到“借船出海”所带来的问题,期刊出版受制于国外数据库商和出版平台,发展失去自我,利益遭掠夺。在记者看来,学术期刊“借船出海”应该是过渡,而“造船出海”才是发展的根本。不少高校学术期刊选择了与国内出版平台合作或自建出版平台的形式进行传播,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孙守增认为:“《中国公路学报》与同方知网合作进行双语出版,借助其平台完善的双语出版优势与渠道,既提高了杂志的国外曝光度,又增加了期刊的国际被引量和影响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一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中文期刊,主要面向国际汉学家提供服务。”兰甲云介绍道,“不少汉学家都有中文读写能力,因此,期刊现阶段的稿源全都是中文稿。我们通过与同方知网合作进行数字优先出版来提高我们的办刊效率,增加出版发行渠道,同时,我们还搭建了自己的网络阅读平台。”
 
  优势学科成就专业化发展
 
  高校的学科优势为其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也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高校优势学科创立的学术期刊,其编辑过程可促进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又反过来带动其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态势。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学科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其坚实后盾。”周学东介绍,“华西口腔医院始建于1907年,创始人加拿大牙医学博士艾西理·渥华德·林则博士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程是站在西方牙医学院的前面,融合中西、全面发展,促进中西方文化与学术交流。’一个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历史的沉淀,更需要后辈坚持不懈的努力。华西口腔主办《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和《骨研究》(英文版)两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SCI英文期刊,目的是搭建高水平的与世界口腔医学和医学交流的学术高地和桥梁。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连续保持全国口腔医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一,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科支撑。”
 
  《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学科优势成为其稳固的基石。王淑华说:“我们期刊的部分编委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如地空学院的蔡建超教授既是我们的作者也是编委,他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我们期刊发布,同时还利用其专业特长进行专栏组稿,并利用其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推广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公路学报》是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公路交通行业的权威学术性刊物。据孙守增介绍,“长安大学的公路学院素有交通系统‘黄埔军校’之美名,依托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我们期刊的学术水平一直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
 
  “岳麓书院于北宋年间创立,至今仍在发挥其教育作用,书院是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学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兰甲云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依托岳麓书院的学术平台,走名栏带动、特色兴刊的道路,以学术质量为本,通过名栏的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刊物的整体水平。”
 
  国际化专业化团队助力影响力提升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大多有一个国际化的编委团队、专业化的编辑团队。国际化的编委团队可以为期刊的稿源组织、稿件选用带来国际化视角,提升期刊的国际学术水平;专业化的编辑团队则会使期刊内容编辑策划更专业,引领学术潮流。
 
  “我们办《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的目的是要做一个国内外口腔医学前沿研究的平台和载体,因此,我们高度重视编辑队伍的国际化程度。”王晴说,“编委团队中的编委约有70%来自国外知名口腔医学院和口腔医学研究中心,编辑团队的编辑则都会送到国际知名杂志等出版单位去培训、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我们的编辑团队由专业水平高的专家型团队组成,90%的编辑毕业于口腔医学院,并获得口腔医师执业资格证,是一线的口腔全科医生,坚持每周在临床一线为病人诊治。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编辑部在策划组稿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为期刊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王淑华介绍,《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的国际编委在策划、组稿方面为期刊带来了不同的视角与国际化的研究趋势,成为提升期刊国际学术水平、搭建中外交流平台的中坚力量。例如,期刊副主编Timothy M.Kusky教授、Robert E.Criss教授和陈中强教授,利用国际会议主席等身份和其在学术圈的影响力,组织相关的专辑,国际稿件率达到70%以上。其中,Robert E.Criss教授撰写的一篇有关灾害防治的文章,被国外多种媒体转载,期刊也受到了国际媒体和学者的关注。
 
  “《中国公路学报》为适应双语出版,在编委团队建设方面提高了国际编委和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的比例;在编辑团队建设方面则加强对编辑英文编校能力的培训,提高其英文把控能力。”孙守增说,“期刊的双语出版不仅吸引了国外学者的投稿,还增强了文章的国际引用,使得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有了较大提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常设栏目《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学术影响,不少中外著名汉学家都在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兰甲云介绍,“该栏目依托岳麓书院与美国、日本、法国、韩国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期刊知名栏目主持人则是湖南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使得栏目的学术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层面。”
 
  数字化发展顺应国际期刊发展潮流
 
  优先数字出版已成为国际化期刊的常态,其出版速度快、方式灵活、发行范围广等特点将知识传播周期缩短,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对促进国家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化传播、移动式阅读则为优秀学术内容的广泛传播与快速获取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这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期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骨研究》(英文版)已经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采用优先数字出版的方式进行单篇文章优先数字出版。据王晴介绍,其编辑团队负责的两本英文刊的单篇文章出版周期为3至5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刊发效率,可以为作者提供一个理想的文章首发时间。另外,两本英文刊还各自设有独立的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对其优秀内容进行推广传播。《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则是与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进行单篇文章优先数字出版。“单篇优先数字出版的方式使我们的期刊与国际学术出版方式接轨,提高了我们的国际竞争力。”王淑华说。
 
  与上面3本英文刊的数字出版方式不同,《中国公路学报》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选择的是与国内平台商同方知网合作。据孙守增介绍,《中国公路学报》与同方知网合作进行双语出版的同时,还在做单篇文章优先数字出版,在期刊官网进行优先开放存取,网络预发表的文章可以通过DOI直接引用。另外,期刊还通过开发HTML阅读布局增强型数字出版。兰甲云介绍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加入‘中国高校系列数字化专业期刊’为契机,加强编辑出版平台建设,实行全面数字化,与国际化接轨。同时,还努力建设网络阅读平台,为实行网上同步阅读甚至数字优先的目标打好基础,尽量缩短原创成果发表的周期,提升学术传播力与学术影响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