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较早探索知识服务的出版机构之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简称“建工社”)依托“专业内容+支撑平台+多终端”的服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专业内容资源知识化、场景化、个性化、移动化、社交化、数据化的知识传播和应用。那么,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运营逻辑?
建工社以出版建筑专业和学术的图书为主,经过60多年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图书资源、雄厚的作者资源、稳定的专业读者资源和开放的渠道资源。在多年来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建工社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合专业出版社的产品形态、服务方式、盈利模式,努力探索由传统出版商向现代专业信息服务商转型的路径。
2013年,建工社被列为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后又被列为CNONIX国家标准(图书在线信息标准)应用示范单位、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应用试点单位、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2016年,建工社相继建立了“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建工社以“中国建筑出版在线”平台为依托,以较成熟的“建筑设计专业资源库”“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专业知识资源库”“工程建设标准专业资源库”“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为基础,循序渐进完成了13个专业知识资源库的建设。
整合行业内同类资源,开发成体系的专业内容知识资源产品和垂直服务平台,探索知识服务产业化应用模式,成为一流的专业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平台,实现对机构用户和专业读者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是建工社探索知识服务领域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围绕建造师考试用书开启知识服务探索
从2013年开始,建工社开展了一系列专业知识资源库建设和知识服务研究,并以“建筑领域行业级运营平台”和“大数据整合分析应用平台”为依托,大力推动建工社专业知识资源库建设,开发建设了“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专业知识资源库”等。其中,“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 整合了我国几十年来建筑施工领域的海量资源,能够满足十余万家建筑施工企业和4000多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需要;“建筑结构岩土工程专业知识资源库” 搭建起建筑结构和岩土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在线学习互动平台,成为他们的移动图书馆。
数据库建设是建工社探索知识服务的主要方式,与建工社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建筑行业的定位不谋而合。而面向C端用户的“建造师全程知识服务”项目也非常有特色。据建工社建知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枫介绍,每年大约有230万人次报考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考试,考试用书的市场空间巨大。在纸质书销售下滑的大趋势下,建工社于2014年启动了精讲视频及文档增值服务。
围绕考生的专业知识需求,建工社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深入挖掘考生的内容需求,开展课程规划专项研究。在原有精讲视频单一课程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多层次视频培训班,每年更新视频500小时以上。第二,开展考生使用习惯专题研究,围绕微信公众号“建工社微课程”进行知识的组织与消息推送,采用短视频和语音为课程呈现形式。第三,开展客服服务方式研究,建立专门的客服团队,加强对外合作,对专业内容进行答疑,及时解决用户问题。第四,探索和研究盈利模式。以微信公众号“建工社微课程”为核心,通过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策划营销方案。通过图文推送运营方式,增加微信公众号关注度和活跃用户数,维持用户持续增长。通过预售、抽奖、发放优惠券、发红包等营销活动提高用户活跃度,促进用户购买,提高转化率,从而实现盈利,2018年至今“建造师全程知识服务”项目中一个产品的销售回款就达3000多万元。
魏枫表示,“建造师全程知识服务”项目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用户服务项目和服务周期,在考试通过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模块进行开发和运营,增加受众的黏性和关联度。该项目的盈利模式在考试培训和在线教育领域都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
知识服务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建设和组织
建工社构建的知识服务模式可以概括为“专业内容+支撑平台+多终端”,魏枫以“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为例,进一步解析了这种运营模式上的创新。一方面,“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的内容包括建筑施工专业数字内容资源、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组织、面向应用的专业内容重组。这些内容基于建工社60多年的沉淀,但在具体应用方面,还要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聚集和整理,以更加快捷、方便的使用方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的支撑平台由建工社自主研发,该系统可支持源源不断的知识服务产品的开发,依托于此,建工社可以打通传统渠道读者群和新兴用户渠道群,形成知识服务产品的有效商业模式。
此外,“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资源库”实现了多窗口专业阅读与知识体系的应用与展示,通过移动端、PC端等多种终端应用方式连接用户,获取知识服务更便捷、更高效。
“探索知识服务领域要着力构造‘知识+服务+社区’产品生态链,构建知识体系,打造以内容为入口,通过社群聚拢用户,通过服务实现产品价值的商业模式。”魏枫表示,“如‘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与信息服务平台’就由‘四库一平台’组成,包括‘建筑施工工艺工法库’‘建筑施工可视化资源库’‘建筑施工管理与技术文件资源库’‘建筑材料与施工机具设备产品选型库’和‘专业人员在线学习互动平台’,将海量资源聚合整理、分类发布,并实现交互服务。”
未来,建工社将搭建面向建筑领域全体从业人员的“建筑专业人员在线学习互动平台和分销平台”,建立科学的知识分类体系动态维护机制,开展精细化、知识化的增量数字资源生产,研制企业标准,配置知识资源管理工具,打造多形态、多渠道、多终端发布的建筑立体化数字产品及信息服务模式的架构,成为建筑管理者查阅资料、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及建筑企业现场技术人员的移动数字图书馆。
魏枫认为,如果说早期的数字出版还仅仅是对出版物形态的局部变革,那如今的数字出版已然是对出版产业形态的整体变革。数字出版技术的日渐成熟,并没有颠覆传统阅读的内容,它为图书出版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内容载体。运用数字技术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两种阅读方式有机融合,以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是数字出版时代应当探索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