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蔡峻岭: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摘 要】物质生活的提高促进当代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大众传媒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旧媒体的竞争持续不断,传统媒体虽然受到来自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但报刊仍旧是世界媒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形态。互联网出现后,为信息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广阔的舞台,新闻媒体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选题报道,传统媒体的作品也有可能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广泛传播,而与此同时带来的报刊版权保护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报刊;版权保护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用户体验和使用方法上来看,新媒体看似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从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来看,媒介融合是必然的走向,信息传播的渠道已经开始多元化发展,不仅局限在纸质的报刊、书籍抑或是广播电视,而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迅速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版权问题始终缠绕着新旧媒体,尤其是网络转载、抄袭以及阅读涉及的版权问题,影响传统报刊的发展。从目前我国对报刊的版权保护工作来看,尚未有一个系统管理模式,法律法规也没有完善,没能跟上媒介融合的速度。行业协会虽然存在,但是在协调版权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报刊行业想要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笔者看来,报刊业版权问题要想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妥善解决,就必须从政府、行业协会、内部管理等方面来逐步构建一个协同合作的管理体系[1]。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刊侵权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信息的传播,尤其是新媒体出现后,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的选题、报道,甚至可以在网络上与采访对象沟通联系,作品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在新媒体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网络也让传统报刊的版权保护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涉及阅读收费、转载权等方面,给报刊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困扰。
(一)网络转载中的版权问题
新媒体虽然广泛传播,但对于很多网络媒体来说,并没有独立的新闻采访权。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没有采访权意味着它们只能依靠转载传统媒体发布的内容生存,但是在网络媒体和报刊的互相转载中,存在一种逆向情况。在著作权人没有发出版权说明之前,网络媒体是可以转载传统报刊媒体的作品及内容的,但是报刊媒体若想直接转载网络媒体的内容,则受到版权问题的限制。虽然法律对网络媒体的发展有所限制,但相对来说也让传统报刊的版权问题岌岌可危。一些网络媒体为了节约经费,只支付作者非常低廉的稿酬,甚至不支付稿酬,为了逃避版权问题,有的还会将原始发布媒体名字删去;由于网络媒体的机动性,他们有时在转载新闻时为了吸引关注度,会擅自修改新闻标题或是断章取义,极大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虽然近年来已经有报刊向法院起诉保护自身版权,但是由于诉讼费高、程序复杂,一些小型报刊也难以真正通过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权力。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报刊行业自身也存在局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报纸行业来说,我国报纸行业仍旧在发展中,无论是新闻价值还是从报纸经济实力来看,都处于弱势地位。一些报纸负责人想要壮大报纸发展,提升影响力,就不得不转向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只有借助影响力大的新媒体平台,才能提升报纸在全国的知名度[2]。
(二)网络抄袭中的版权问题
在网络时代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复制技术让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更加便利,但也给很多不法者创造了抄袭条件。在网络时代中,盗版、抄袭已经成为危害报刊版权的重要问题。一些网络媒体在转发过程中删去原发作者姓名等,这种行为就将转载变成直接的抄袭。
(三)在线阅读的版权问题
从目前大部分国家对新闻版权保护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处于弱保护情况,立法主要从新闻作品的原创新、公信度以及妨碍新闻自由等方面入手,媒体版权的保护问题是涉及生存的关键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中,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转发转载过程十分简单,往往使得报刊媒体的版权权益受到威胁。传统报刊要想在网络时代中立足,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虽然发达国家的在线收费阅读早已开始,从目前来看发达国家民众也基本接受付费阅读,但是由于我国网络发展起步完,立法保护不够完善。虽然现在很多报刊为了保护版权问题,尝试进行收费阅读,但由于我国大众已经经历长时间的免费阅读,面临突然的收费感受到不适应。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收费可能导致部门读者的流失,但为了保护版权问题,并且传统报刊也需要通过盈利来维持发展,因此在线阅读付费将逐步成为未来主流阅读方式。
二、当前报刊版权管理模式中的局限
(一)政府在版权管理工作上的缺失
虽然在我国现有立法中,有涉及版权保护的内容,但在实际法律运用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政府有关部门在相关法律制定上投入的力量也不够,这就导致当报刊等传统媒体行业面对版权问题时,很难真正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版权管理问题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甚至还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对于往后加强版权管理工作的推进来说,政府应当将重点工作放在推动立法的完善上,以及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真正落实上。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从新闻传播产品的内容上来看,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版权问题。尤其是在过去,我国的版权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几乎是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只是近年来由于版权问题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相关部门才开始逐步重视版权问题,保护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不得不说的是,在版权问题出现以前,很多政府部门对于处理版权纠纷问题仍旧存在滞后。值得表扬的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打击盗版工作方面成果显著,但由于惩罚力度小,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惩戒力度甚至远远小于犯罪成本,这仍然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只有版权法律不断完善成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传统媒体的利益才能得到根本性的保护。
(二)行业协会发挥出的作用不够
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行业协会有不少,如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但这些协会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版权管理问题上所发挥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收费等上。由于行业协会的细分,如报业协会主要管理报纸方面,期刊协会主要管理期刊方面,在涉及版权利益上,报纸、期刊的利益是存在共性的,如果完全分开来进行管理工作,必然会导致工作时缺乏沟通交流。在笔者看来,为了更好地规范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真正让行业协会成为版权的保护伞,也为了更加方便不同媒体之间交流工作,有必要成立跨媒体性质的版权协会,涵盖报纸和期刊。这种具有共同体性质的行业协会,应当具有新时期的运行特色,即主要研究制定新媒体在使用传统报刊内容时应当支付的版权费用。根据2014年颁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转载报刊内容的稿酬标准为每千字一百元。但是这种标准仍旧是一个基于平均水平的数字,而且较为笼统,在实际新媒体和传统报刊运行中,很多时候这一标准并不能真实反映内容生产成本[3]。对于当下新媒体转载报刊内容所应当支付的稿酬标准,不仅要考虑到字数,还要结合浏览量、转载次数等,只有综合多种影响因素,才能制定合理合法的稿酬标准。由于国外已经有一些很好的案例,例如,行业协会出面帮助报刊维权,我国的行业协会可以借鉴这些经验,结合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传统报刊维权。
(三)传统报刊自身缺乏维护版权理念
虽然政府、行业协会在维护报刊版权工作上存在欠缺,尤其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予很多新媒体“走法律边锋”的机会,但是对于传统报刊自身发展来说,在运营中大多注重内容以及广告经营,对于版权问题虽然重视,但大多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专业化的版权运营理念。考虑到运营成本问题,很多传统报刊甚至没有专门的维护版权工作部门,在与新媒体打交道上也缺乏经验。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很多传统报刊为了增强自身影响力,也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这就说明传统报刊是可以进一步搭建专业化的队伍来与时代融合的。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工作,构建专门的队伍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方面工作上,国外不少媒体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华盛顿邮编》《纽约时报》等都与Facebook等著名网站合作,借此来增强影响力。我国现在不少传统报刊也都和新媒体平台合作,例如,《中国证券报》等不少传统媒体都与“今日头条”签订相关的版权合作协议,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地方报刊等,纷纷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官方账号,或是注册专门的企业微信公众号,借用这些主流新媒体平台来增强自身活力。虽然在面对新媒体的浪潮,传统报刊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一些小型报刊出现企业倒闭的情况,但仍旧有很多传统报刊选择与新媒体合作,究其原因就在于新媒体平台可以给它们带来更多的流量,增强它们的影响力[4]。
在合作共赢的同时,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传统报刊对自身版权问题的维护。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案例来看,在新旧媒体围绕版权引起的冲突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传统报业获胜。这种结果一方面得益于立法的完善,另一方面,在于传统媒体对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决维护。对于当前传统媒体发展来说,虽然与新媒体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自身的版权权益。维护自身版权权益不仅是为了促进传统报刊业的发展,还是为了维护原创、维护文化的发展。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加强传统报刊版权管理的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版权管理工作
政府在版权管理工作中起到强制性措施的作用,尤其是在对于版权保护大方向的把握以及制定强制性法律法规政策上,这些都是根本性的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版权保护问题长期以来形同虚设,虽然已有的法律法规中有涉及版权保护的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旧困难。对于传统报刊来说,想要维护自身版权仍旧困难。政府要进一步做好方向控制问题,以立法为本,用强制性措施来进_步完善传统报刊版权管理问题。其他诸如稿酬标准等问题,政府应当下发给行业协会,但在工作中也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规范发展。
(二)行业协会的版权管理
行业协会是现代社会发展下的产物,是一种民间性的组织。行业协会虽然不属于政府管理机构,但承担着沟通政府和行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一些国家的新闻出版行业协会在版权管理上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政府。发达国家的新闻行业协会常常会因为版权等问题与政府沟通,争取立法支持与保护。在我国也有不少与新闻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例如,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就是与报刊行业直接相关的,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出版协会等。在关于报刊行业保护工作中,相关协会应当进一步发挥自身作用来加强报刊版权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大报刊的沟通联系,定期组织会议,不仅要发现报刊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共同磋商解决方法,还要积极听取报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所遭遇到的各类问题,尤其是面对侵权却无法独立解决的情况。在必要时候,行业协会可以帮助报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行业协会要发挥好桥梁作用,积极与政府沟通,将报刊面临的版权问题积极反映给政府部门,争取政府立法保护,让报刊版权问题可以从政策落实上解决。
(三)报刊机构的个体版权管理
对于报刊个体来说,同样要明确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进一步认识到自身作为内容提供者的重要地位,不断加强运营管理,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版权维护工作。同时也要遵守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等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内容,加强内部管理也是在新时期维护版权工作中所必须强调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报刊的发展看似岌岌可危,社会上诸如“报刊灭亡论”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报刊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传统报刊相对于新兴媒体来说仍旧具有独一无二的公信力,并且与西方国家不同,很多新媒体并没有新闻的采编权,而且从目前的政策导向发展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媒体由于发展不成熟等问题,政府暂时不能向新媒体开放这些权利。这就为我国传统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生存发展的土壤,所以报刊要利用好这些政策优势,把握好自身公信力等优势,维护报刊版权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促生了媒介融合的现象,结合当前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未来媒介融合已经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更加符合现代受众的使用习惯和用户体验,但同样的,传统媒体也有其自身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旧媒体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版权问题上,互联网将成为版权纠纷的战场。随着国家立法进一步完善,新旧媒体之间的版权并不是激烈竞争的局面,而是在碰撞中交流融合。探索建立对传统报刊版权的管理体系,不仅是为了保护传统报刊的版权问题,还是为了促使传统报刊与新媒体的和谐共生,从长远看,对于新时期文化的交流发展既是大有益处的,也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鑫.报刊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报业,2014(14).
[2]王国柱.媒体融合背景下网络转载的版权规则——解读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J].出版发行研究,2015(8).
[3]李让.抓版权——传统书报刊出版单位的固本良策[N].中国文物报,2015-12-01.
[4]《新闻作品版权侵权与防范》课题组.我国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传媒,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