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纳万家 一库益天下
在国家期刊库(NSSD)上线一周年之际,国家期刊库项目组特举办“我看国家期刊库”征文大赛。活动结束后项目组组织专家学者成立评审团队,对收到的论文进行匿名评审,现已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为方便广大读者更好地交流学习,国家期刊库会陆续将全部获奖论文刊出,敬请关注。
当前,我们正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现路径上。文化要发展繁荣,就需要积淀。遍识万家,洞悉已有学科研究成果,是文化发展,特别是文化大繁荣的必要条件。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更高的起点。而要达到此一目的,一个能够涵纳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成果的数据库就尤为必要。而这,就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备受关注之处。
学术研究是一国的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决定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大小。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通过闭门造车就能达成,它需要广泛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接着说”或“重新说”。要做到如此,就必须有这样一个学术数据库,它涵纳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海量资源,同时,又不像国内已有学术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维普等)那样需要注册购买数据资源。诚然,为了研究,花费资金必不可少,但是,不能排除为了节约资金而收集材料不全的因素存在。这会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性。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则不同,它完全是公益的、开放型的。在研究起步阶段,研究者可以在国家期刊库里逐一筛选。完全不必考虑数据资源的残缺以及因下载量过多而导致的资金问题。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创新,从事学术研究者都有着创新要求,借助国家期刊库海量的知识资源,完全可以实现穷尽某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扎实的资料准备工作。可以说,国家期刊库的建立,是学术研究之福,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大发展大繁荣之幸。
国家期刊库以其海量全面的内容,为学者们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资料准备,只是其基本功能。它的“论文检索功能”与“期刊导航”功能提供了国内已经存有的学术数据库的功能外,其特点在于“作者聚集”与“机构索引”功能的设置。打开“作者聚集”,可以知道国内学者研究情况,每个作者的发文量、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同时,此学科研究者整体发文情况一目了然,从中亦可以显示各学科活跃的学者。以人较已,可以查个人之差距。应该说,这是一个不断激励研究者不断力求上进的功能。再者,“机构索引”功能也很经典,通过它的各个机构“发表作品”、“发表期刊”以及“学术评价”功能,可以清楚地知道各个科研院校相关研究情况,从中知道各学科研究中的学术重镇。这是非常实用的。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在选题策划与作者选取过程中,我就借益于这两大功能。通过“作者聚集”功能的文学学科作者浏览,我可以轻松掌握文学学科的相关学者研究情况,包括其发文量、发文刊物以及当下研究重点所在。同时,我又可借助于“机构索引”功能,知道国内文学研究重镇所在,在对其持续关注中,加强重点选题的策划,可以说,直到了事半功倍的功能。这还只是编辑工作上的受益。从事学术研究者在国家期刊库的获益,可并不仅仅如此简单。
国家期刊库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批准建设,是“国字头”的第一学术大库,由是,对于它的期待也就不能等同于其他数据库。已经一周岁的国家期刊库,通过苦心经营,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功能之强大,功劳之巨大,万言难书尽。如果说,一定要说点什么才能体现对它的重视与偏爱的话,我认为,是否可以在如下方面再略有添加。
其一,添加学术影响统计功能。现在学习研究的影响,《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术文科学报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系列期刊以及《光明日报》、《文摘报》等报纸的相关转载情况,是否可以添加该功能。再者,文章发表后的被他刊的引用情况,也可以作为反映论文影响的一方面,可以在国家期刊库内添加功能。这样,既可以知道原发刊的情况,也可知文章发表后的后期引用情况,国家期刊库的评价功能就突显出来。
其二,突显编辑的作用。编辑是学术期刊的执行者,虽然学术期刊的内容是重点,但是,编辑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编辑是学术创新过程的重要一环,许多有创新性的成果,与编辑的坚持与推促分不开。因此,将文章的标注中增补责任编辑一项,可以让研究者对于好的编辑人员有所了解,“千里马”与“伯乐”共舞,增进编辑与作者的互相认同度,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其三,增加域外传真功能。现在国家实现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越来越大,由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国学者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够将国外社会科学相关研究期刊或研究成果作一详细展示,以惠国内研究者,相信对于中国的学术研究会有所裨益。
国家期刊库一周岁了。在这一年中,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我见证了它的建立、成长,也在与国家期刊库的业务往来、资料传递等工作对它的了解越来越深。同时,对其海量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让我的编辑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与进步,也让我的科研工作有了扎实的基础。海纳百川,正是国家期刊库的情怀,而我们,正可以在国家期刊库这一学术海洋里徜徉。感谢国家期刊库,在我们需求一杯水的时候,给了我们整个海洋;在我们需要一棵大树的时候,给了我们整片森林;在我们需要一缕阳光的时候,给了我们学术研究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