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华夏地理》:数字瀚海觅新机

2015-03-0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本报记者 常湘萍
   
  近几年,唱衰纸媒的声音不绝于耳,促使纸媒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经历了数字化转型的纸媒就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现新的生机与活力。与美国《国家地理》进行版权合作、内容全球同步发布的《华夏地理》杂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5/UploadFiles_6533/201503/2015030309034809.jpg
官方微博已成为《华夏地理》与用户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
 
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5/UploadFiles_6533/201503/2015030309034884.jpg
国家地理中文网让《华夏地理》全媒体发展有了坚实的基地。资料图片
 
  亮点一: 杂志移动化快速迭代
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5/UploadFiles_6533/201503/2015030309041220.jpg
 
  快速迭代是一种产品研发理念,通过“上线—反馈—修改—上线”反复更新内容的过程,收集数据或用户反馈迅速改进产品,以极强的时效性越来越靠近用户的需求。《华夏地理》将这种理念应用到移动端产品的制作与推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与大多数免费的数字期刊不同,《华夏地理》的电子刊一上线就采取收费的方式。”《华夏地理》新媒体总监戚为向《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介绍道,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便于阅读的方式,《华夏地理》2013年4月推出了杂志的iPad版,同年8月推出了iPhone版。截止到今年1月底,其苹果APP装机量已经达到了162万。
 
  据戚为介绍,为了将《华夏地理》优秀的内容推送到更多的新媒体用户面前,2014年其Kindle版与小米多看版先后上线。针对苹果、Kindle、小米多看的用户群的不同特性,《华夏地理》向这3个终端用户推出的电子杂志内容也略有不同。
    苹果版《华夏地理》杂志内容比纸质杂志更丰富,在纸质杂志内容的基础上每期会增加视频内容,还根据需求不定期推出互动游戏或投票的互动体验,苹果版虽然定价为每期18元(纸质版定价为20元),但其订阅量比纸质版的订阅量高。
 
  Kindle版向用户提供的是黑白电子杂志,彩色显示屏Kindle终端阅读时只有杂志内的图片是以彩色方式显示,Kindle版内容与纸质版内容相同,虽然没有苹果版那么多的增值内容,但其每期定价6.99元的高性价比,使得其订阅量与纸质版的订阅量不相上下。
 
  小米多看版则是精准定位小米多看用户年轻的特性,将一期杂志进行分拆二次打包,形成多个碎片化易读杂志,虽然小米多看的订阅量未超过纸质版的订阅量,但其每期1.99元的亲民定价使得习惯了免费内容的年轻读者也成为付费订阅杂志的用户。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华夏地理》推出了3种版本的电子杂志,且针对不同终端的用户制作不同的内容推送,这种快速迭代的新产品开发方式让其小步快跑,完成了进军移动新媒体的第一步。
 
  亮点二:社交媒体助建杂志新生态
 
  杂志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原来的读者变成了用户,如何借力社交媒体经营用户、搭建新型生态圈无疑成为杂志转型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与用户互动、向用户提供服务,《华夏地理》建立了“@美国国家地理”官方微博及“国家地理中文网/华夏地理”微信公众号。
 
  其中,“@美国国家地理”官方微博每天都会发布来自“国家地理中文网”与《华夏地理》杂志的内容。截止到2月底,“@美国国家地理”的粉丝数已达285万多。官方微博已经成为《华夏地理》与用户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拉近了用户与杂志的距离,拓展了杂志的发行渠道,也使得杂志掌握了一手的用户数据,为杂志的内容策划提供了更科学的参考数据。
 
  “国家地理中文网/华夏地理”微信公众号在每天向用户推送订阅号更新内容的同时,还开设微店销售杂志与杂志周边产品。借助新技术平台多元化发展,将电子商务融入其中,这使得《华夏地理》的新媒体应用更加丰富。其微信公众号在融入电子商务的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一些免费的增值内容以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如每天为用户免费提供一张精美的手机壁纸、查询近期杂志目录、快速订阅电子杂志通道等。为了保证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质量,杂志的编辑每月要向微信公众号提供4篇原创内容,这些稿件在获得稿费的同时每个月还有机会拿到专设的优秀稿件转发量奖金。
 
  亮点三:活动搭台经营唱戏
 
  国家地理网站上线后,《华夏地理》全媒体发展有了一个坚实的基地,线上线下活动的互动使得其经营更为多元化,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地理网站于2014年7月上线,至今运营半年多时间,但其线上线下活动却积累了很多,几乎每周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互动活动。
 
  每年一度的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是网站活动中的重头戏。网络使得大赛实现全球同步,而编辑的推广策划与新媒体运营的制度保障使得大赛的网络活跃度与关注度很高,活动收入在网站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据戚为介绍,现在的广告客户在做品牌营销时更青睐线上线下活动。2014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特设了手机专区,此专区的广告投放商对活动效果有较高的要求与考核,这促使网站编辑在专区中针对提高用户活跃度、互动讨论等方面有更多的考量。
 
  虽然现在纸媒的传统广告收入呈下滑趋势,但《华夏地理》已完成全媒体转型第一步,从整体的广告盈收来看,还是稳中有增。数字化、移动化产生的新业务、新产品成为《华夏地理》广告收入增长的坚定基石,而新产品的贩售又成为新的盈收项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