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传统期刊创新之路的两个要素

2015-03-04 来源: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2005年建立新媒体发展部,开始传统期刊的数字出版转型探索,在过去的9年通过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2013年,故事会公司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传统出版数字转型示范单位称号。但实际上我们遇到的困惑和困难,与其他纸刊遇到的一样,对于一些问题,我们也在探求答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心得主要有两点。
 
一、传统期刊创新之路和互联网思维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概念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他认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要逐渐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对于互联网思维到底包含一些什么,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最多有人归纳出十几个要素。这里通过一则流传的故事把互联网思维形象地描述一下。
 
        这是三个关联的小故事,分别用来解释三个新生词汇。
 
        【蓝海】昨天在香格里拉门口停车,看见一个车位,有辆保时捷正要停进去。我上前敲敲车窗,扬着一百块钱对车主说:“这个车位我看中了,你去别的地方停!”车主大怒,感觉受到侮辱,冲我脸上甩来十几张一百的,叫我滚一边儿去。后来,我又如法炮制……妈呀,一晚上我竟赚了两万多。这就叫蓝海。
 
        【红海】我把自己的赚钱经历发上网了,大家都在转发,一下子有许多人想如法炮制。于是,满大街都是手持一百元钱的人,都在等寻找车位的豪车。这就叫红海。
 
        【互联网思维】看到这么多人拿着一百元在街上转悠,我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我租一辆保时捷开到大街上假装要停车,谁递过来一百元要我让车位,我就直接收下他的一百元……不说了,又一个手拿一百的人过来了……这就叫互联网思维。
 
        这个故事对传统期刊数字转型的重要启发也许在于“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者说是“功夫在诗外”。通常我们说到传统期刊的数字出版转型都是想到把它的内容数字化,放到不同的终端和平台销售,就有点像故事里老老实实去占那个车位,但故事里的人们没有一个是冲着那车位去的。
 
        作为一家大众文化期刊,故事会依靠其品牌和优质的内容资源,和新媒体领域的一些知名企业合作,经历过各种数字阅读的产品形态和合作模式,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的终端和平台,至今依然有固定的合作项目,也从中获得了比较稳定的收益,但相对传统期刊的经营利润,我们在数字领域靠卖内容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所以,贩卖内容不是传统期刊数字化道路的终极模式。换言之,如果到今天为止,国内外绝大多数的传统大众报刊尚未通过数字化获得良好的盈利模式,那么很可能就说明,此路不通。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下面两组数字:
 
        中国新闻出版网提供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13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77种,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10%,也就是增长了约10种。
 
        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年8月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公众帐号总数580万个,且每日新增1.5万个。意味着在过去的2014年,出现了大约500万个自媒体公众号,每一个公众号都可以相当于一本小型的杂志。他们的目标人群更细分,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如果不够精彩,他们可以到传统媒体那里去挖掘内容,因为没有足够的版权保护机制;而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几乎全是免费的(或部分免费)。免费恰恰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之一。
 
        他们不以卖内容为赢利手段,比如罗辑思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发展了近250万订阅用户,销售大约10万会员资格,每个每年会费200元到1200元不等,此外还通过卖月饼、卖书,或组织活动来获利。
 
        打个比方,大众类传统期刊的内容就像是传统电信业务中的长途电话,之前是与远方的亲友即时沟通的唯一途径,用户别无选择,但当有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有了QQ、微信以后,传统长途电话的业务势必受到严重冲击,他的功能被取代了。电信公司于是通过卖流量和提供宽带服务,甚至是卖手机来获得利润,如果还只是一味地提高长途电话业务的质量,一定是会趋向没落,因为整个市场在萎缩,免费的一定会打败收费的。
 
        故事会陆续推出了一些免费的数字产品,如拥有730万订户的搜狐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以及2014年推出的故事会手机版,这些平台都可以看到《故事会》,但不是核心的内容。这些免费内容增加了故事会在网络上的曝光率,同时抓住热点事件和人物,建立与刊物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提升品牌的网络知晓度。
 
        此外,链接也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内容的链接和人的链接。这要借助新的技术,如二维码,我们的基于二维码技术的传统书刊全媒体呈现及互动平台项目于2012年受到了上海市文创资金的扶持,也广泛运用到书刊的出版中。如《动物故事》一书,70篇故事均附有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即可收听专业播音员播讲的该故事。《故事会》文摘版也运用了这一技术,如转载姜昆回忆1983年第一届春晚趣事的文章,即附有当年广为人知的哑剧小品《吃鸡》的视频,转载郎朗的故事,附有一段他演奏的《土耳其舞曲》的视频。这样,平面杂志呈现的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模式,其包含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二、传统期刊创新之路的版权经济和服务经济
 
        当传统期刊的内容不再是它转型的支撑点时,必须寻找到新的经济核心,包括版权和服务。
 
        《故事会》在2014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创办了《故事会》文摘版;二是创办了《漫画会》。
 
        《漫画会》纸质杂志作为项目的入口,其项目整体是一个原创动漫版权多媒体运营平台,为国内众多的漫画作者、漫画企业和相关行业服务。一方面刊社通过杂志获得原创漫画作品的版权,授权二次开发,以进入影视、游戏、延伸产品等领域;另一方面平台为社会提供服务,漫画创作者、内容编辑可以在这里发布动漫作品供读者欣赏阅读,动漫爱好者可以在这里互相交流讨论,商业机构可以通过这里发布创作任务,漫画工作室也可以在这里招募合作者或助手,此外还将陆续开展动漫培训、少儿教育、商业会展等延伸性社会服务,以及为作品和创作者提供包括版权代理、经纪等多方面的专业化服务。通过这些后端的版权交易和服务功能来获取收益是项目的主要目的,纸刊的发行收入不再是衡量项目盈利状况的唯一标准。
 
        不仅如此,故事会公司在动漫领域的动作还包括资本和版权的引进。
 
1月26日消息,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电子图书提供商Ebook计划与中国出版公司故事会等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发行议成中文的正版日本漫画电子书。
 
      日本大型电子图书提供商“Ebook Initiative Japan”(以下简称Ebook)日前宣布,将面向中国提供日本电子图书的内容发送服务。Ebook此次在中国发行的电子书内容以漫画为主,预计于今年中开始。Ebook认为日本动漫在中国很受欢迎,电子图书市场的前景十分良好。
 
   这样,动漫作为故事会公司的一个全新业态,可能后来居上,形成一个贯通资本、版权、电子商务、数字阅读和传统出版的完整产业链,为传统期刊的创新进行一次更加彻底和大胆的探索。(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葛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