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新形势下传统科技类出版社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讨

2020-03-27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王琳: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多元化、传播方式多样化、公众对图书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传统科技类出版社一方面面临同行业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自身发展也受到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冲击。文章分析当前传统科技类出版社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当今实际情况探讨传统科技类出版社如何突破困境、实现长久发展。

  【关键词】科技;科普;图书;专业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当今时代的发展,为图书出版提供大有可为的机遇,作为科技类出版社的图书编辑,面对新的机遇和信息碎片化、信息多样化、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坚守初心,深入剖析当前科技类图书出版现状,抓住新的机遇,做精品图书。

  当下,我国图书品种繁多,特别是传统科技类出版社图书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出版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出现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树立品牌、出精品图书、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传统科技类出版社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1 传统科技类专业出版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科技类出版社图书的定位更多以学术研究为主,服务具体专业人员。因此,在内容上,图书大多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较为专业,仅适合专业人员阅读,对于普通公众阅读性差,不易读懂。大部分图书针对相应领域的工作人员或高校的老师和学生,相对于大众文学或历史类图书,读者群体仅固定在一定范围的专业人员中,受众人数有限。

  2)目前,传统科技类出版社图书大多以纸质图书为主。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很多单位应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建立相关专业的线上数据库,涵盖相关专业所有图书信息,工作人员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应用电脑、手机等工具查找相关专业信息,导致相应的传统纸质图书需求大幅下降,也冲击了以专业工作人员为主要客户的科技类专业出版社的发展。

  3)同类图书同质化严重。当前,在新媒体、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类出版社在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图书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图书的策划出版缺少对具体专业方面国家政策、市场的调研,仅考虑图书的短期发展,满足作者需求,因此,多种图书在主题与内容上不仅存在重复性,也与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脱节。

  2 科技类专业出版社发展对策

  面对日益激烈的出版竞争与新媒体、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科技类出版社应调整传统的出版思路,拓宽视野,紧跟当今社会发展,立足本职,从学术研究型图书转向面向大众的科普图书,将科技类图书受众从专业人员扩大到广大公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传播科技知识、推动科技发展。

  2.1 坚守思想阵地

  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除了获得经济效益以外,也是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坚守思想阵地,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是做好一本图书的基本要求。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App和网络成为很多公众特别是现在年轻群体第一信息来源,在信息爆炸性发展的背景下,不乏消费主义、享受主义等泛娱乐化现象,也有一些伪科学言论,偏离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声音。图书是引导正确导向和舆论的重要手段,对于科普图书也是如此,科普图书也是引导公众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如果准确、科学的信息不能及时传播,虚假、歪曲、消极、错误的信息就会肆虐泛滥、扰乱人心。做好一本科普图书,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从图书的角度,坚守思想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向读者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积极向上的信息内容,增强主流舆论引导力,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远离低级趣味、享乐主义、伪科学言论等负面信息。

  2.2 结合当前热点

  科技类图书往往读者群体特定,大部分针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群体或高校老师、学生,如何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科学知识、扩大图书的读者群体、将科学知识普及全社会,是科技类专业出版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科技类出版社首先要冲破传统的学术型思维,通过关注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进行大数据分析及市场调研等方式寻找当前的热点;其次,对当前的热点话题、普通大众读者关心的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当下出版市场的空白点,确定有出版价值的选题。只有抓住当下的热点,才能顺应时势,扩大图书的读者群,借热点吸引更多普通公众关注、购买图书,引导广大公众关注准确、客观的科学知识。以环境类图书为例,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随着人们生活、经济水平的提升,公众越来越关注身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环境状况。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普通公众,空气质量等环境话题已成为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因此,对于环境类科普图书,紧跟国家政策方针,关注广大公众所关心的空气质量、水环境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研究具体选题,是做好图书的出发点。

  2.3 专业语言通俗化,贴近公众生活

  科技图书通常蕴含知识太过专业、技术性强,因此相对于大众文学图书,阅读性较差,相对较难接收和理解,因此如何将科技图书的专业语言通俗化是做好科普图书的关键。类比大众文学图书,之所以文学图书受众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学图书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在内容上贴近公众的日常生活。而科技图书,受限于本身知识专业、专业术语较多、理论性强、内容上较抽象等特点,往往可阅读性低,使读者止步于阅读的晦涩、难懂。以畅销的经济学图书——《小岛经济学》为例,虽然经济与科技属于不同类别图书,但经济学也有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等特点。《小岛经济学》一书简化经济学繁琐的理论知识,以简单的三人捕鱼生活开始,从公众所熟知的日常起居生活入手,以公众熟悉的语言展示了美国经济的起步、发展与现状。因此,做好科普图书,应调整做普通科技类图书的思路,避免专业化、理论化、抽象化,站在普通公众的角度,以公众相关性高的生活内容为切入点,简化专业性知识、使图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让读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以便公众更好地阅读、了解图书,树立好的口碑。

  2.4 针对不同读者创新图书展现形式

  科普图书是公众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在当今信息多元化、传播方式多元化的环境下,公众可通过微信、微博、有声读物、手机阅读客户端、电子书等多种方式获得信息。相比之下,传统的纸质图书的阅读方式单一,同时也受到其他媒介的冲击。因此,创新科普图书的展示形式是做好科普图书的突破口。在多元化的环境下,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对于幼儿读者,丰富多彩的图片、立体图书、有声读物等多种直观展现形式的图书是更有吸引力的展示形式;对于青少年读者,倾向图文结合、通俗易懂、涵盖知识面广的纸质图书;对于工作人群,结合他们的工作节奏和阅读习惯,应探索手机阅读、Kindle等电子书与传统纸质图书共同发展的形式。因此,做好科普图书,应该根据具体图书,准确定位图书的读者群,研究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喜好等,根据读者群的需求和特点,紧跟当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纸质图书的基础上,结合声音、AR、互联网等时代新元素,提高读者阅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图书的展示形式上寻求创新。

  3 结语

  作为科技类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坚守初心,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立足当前出版市场,强化工匠精神,紧跟时代发展,创新工作方式,建立自身特色品牌,力求做精品图书,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科学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故事,让准确、权威的科学知识在读者中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为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献

  [1]陈红梅.科技出版如何更好地为行业服务[J].传媒论坛,2019(14):147-149.

  [2]白文亭.科技类图书编辑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7):160.

  [3]李馨馨.科技类图书的选题策划浅析[J].编辑出版,2013(4):57-58.

  [4]马慧婷,呂克军.新时代编辑的坚守与追求[J].科技传播,2019(14):58-59.

  [5]钟瑾.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普图书的选题策划[J].科学普及实践,2019(5):188-189.

  [6]张铤.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价值与传播策略[J].媒介文化,2019(13):54-57.

  [7]王建青.“互联网+”环境构建下的科技出版编辑的选题思路探索[J].传播与版权,2019(5):78-7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