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信息文化产品既要养眼更要养心2015-03-1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本报记者 孙海悦 “创作者要把生产精品当作一种对艺术的信仰,当作对人生的宣言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倡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在今年两会上呼吁:“新闻出版广电工作者要真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人民立传’的高度,创作生产更多精品力作。” 信仰,这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讨论精品力作生产时的高频词。 精品力作,是生活的印记和时代的注脚。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离不开新闻出版广电人创作生产的一大批精品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抒写,是两会代表委员对新闻出版广电事业的共同期许。 好作品自然有市场 “文化产业不能整天想着怎么赚钱,要做好精品、少搞泡沫、多抓创意,在培养人生信仰和提高国民素质上下功夫。好作品自然有市场。”全国人大代表、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出版人要有文化责任、文化情怀、文化自信。 “用艺术记录时代变迁和发展,文艺工作者作为亲历者,有着最深切的体会。”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刘宇一希望文艺工作者为时代提供最美的作品,从而让这个时代变得更美。 “文化产品既要养眼,更要养心,不仅要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更要提升国家的文明水平。文化企业不仅要赚钱,更要积德,不仅要贡献经济增长量,更要输出社会正能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表示。 扎根生活寻源创作活水 创作的源头活水是生活。“文艺的高峰是由能够深入生活、潜心钻研,经过艰苦努力的个性化专业人员长期劳动赢得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吴江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魏艺红带来了基层群众的心声。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更关注与业务有关的政治类出版物。在她看来,好的图书能够启发思维、指导工作,让人与时俱进。 身为佤族儿女,魏艺红希望能有更多少数民族题材的出版物和影视作品。她举例说,位于普洱市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民族团结第一碑”,包含汉、傣、拉祜文,表达了各民族团结到底的决心,其中就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和细节,可以深入挖掘后作为图书和影视作品的题材。魏艺红还建议,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再多一些,但形式不要死板,应根据现代人的需求,以相应的手法实事求是地再现历史。 作家有信仰文化有力量 “作家有信仰、作品有希望、文化有力量,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国政协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编剧刘星如是概括“信仰”和“文化”的关系。 “过去的文艺创作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情不动人死不休、戏不抓人死不休、理不服人死不休’,在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的总体情况下,当下的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王兴东直言现在一些影视作品的浮华、苍白。 在王兴东看来,精品力作的生产创作需要一定的土壤,国家应对重点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此外,还需要相关法律保驾护航。在行政管理方面,要依法治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同时还需强化服务功能。 王兴东还谈到,受众的修养和水平决定了作品能够产生的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同时,他认为,出精品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在交流和引进中吸收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在传播方面,则应发挥体制优势,拓展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