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的载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提升办刊水平提供借鉴。分别从载文基本情况、载文作者的合作情况、作者载文单位情况、学科分布情况、第一作者职称情况、基金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载文量趋于减少,文献的合作度增加,作者的区域范围持续扩大,作者群体以副高级与中级职称为主,基金论文占比较高,但优势及特色学科分布体现不十分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拓展优势及特色学科稿源,建立核心作者群,为提高期刊质量持续努力。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学报;载文;统计分析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现为双月刊,是由黑龙江工程学院主办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土木与建筑、测绘、交通运输、机械、经济与管理、计算机、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材料、艺术、语言文学、基础科学、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研究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它是展示学校科研能力的平台,也是教职工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它的论文发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龙江工程学院现阶段各学科的科研水平及研究现状。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2014—2018《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5a的载文量及著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期刊论文发表的基本状况及趋势,为期刊的更好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本文以2014—2018《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纸质版文献作为计量分析的统计源,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涉及由课题组人员共同创作完成的论文视为集体作者,称为单独作者。本文仅统计2014—2018发表的30期575篇论文,通过逐篇查阅的方式分别从载文基本情况、载文作者的合作情况、作者载文单位情况、学科分布情况、第一作者职称情况、基金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载文情况分析
2.1 载文的基本情况
根据大学学报的办刊宗旨与定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发表的范围涵盖学院办学的几乎所有学科,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2014—2018共发表文献575篇,载文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结果可知,每年的载文量呈下降趋势,在总页码未变的情况下,文章的篇幅有所增加,篇密度有所减少。期刊载文量直接反映期刊发文的密集程度,是期刊信息输出量与期刊编辑容量的指标。篇均页码增加,则说明所刊发论文的信息含量趋于减少。
表1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载文基本情况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页数/页 | 80 | 80 | 80 | 80 | 80 |
期数/期 | 6 | 6 | 6 | 6 | 6 |
文献/篇 | 127 | 115 | 116 | 112 | 105 |
2.2 载文作者的合作情况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刊载文献575篇,共有1658名作者,独著文献141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24.52%,其余文献均为合著,各年的具体情况见表2。合作度是考察论文合作研究程度及科研协作趋势的指标,即完成一篇论文所需要的著者人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5a来平均合著率为75.48%,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科研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大,学科的相互渗透日益增强,进行一项科研工作需要更多学科的协同配合来完成,从而对科研工作者知识结构体系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在论文的发表上也更需要编辑在选稿时进行甄别,努力做到择优发表。
表2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作者独著、合著情况
年份 | 著者人数 | 总文献量/篇 | 著者总人数/人 | 独著率/% | 合著率/% | |||||
1 | 2 | 3 | 4 | 5 | ≥6 | |||||
2014 | 26 | 22 | 36 | 15 | 18 | 8 | 127 | 382 | 20.4 | 79.6 |
2015 | 28 | 23 | 24 | 24 | 9 | 6 | 115 | 325 | 24.3 | 75.7 |
2016 | 34 | 28 | 17 | 14 | 14 | 9 | 116 | 326 | 29.3 | 70.7 |
2017 | 27 | 28 | 24 | 16 | 9 | 7 | 112 | 310 | 24.1 | 75.9 |
2018 | 26 | 23 | 17 | 17 | 7 | 14 | 105 | 315 | 24.8 | 75.2 |
2.3 作者载文单位统计情况
通过对文献完成机构的数量进行统计,得知《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刊载的575篇文献中,由一个单位独立完成的文献有395篇,2个单位合作完成的文献146篇,3个单位合作完成的文献数量为33篇,4个单位合作完成的有4篇文献,5个单位合作完成的只有2016年1篇。每年的合作率分别为41.3%、30.3%、21.7%、36%和29%。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载文作者单位统计情况
年份 | 作者单位数量 | 总文献量/篇 | 单位总数/个 | 合作率/% | ||||
1 | 2 | 3 | 4 | 5 | ||||
2014 | 74 | 38 | 14 | 0 | 0 | 127 | 126 | 41.3 |
2015 | 83 | 32 | 4 | 0 | 0 | 115 | 119 | 30.3 |
2016 | 91 | 20 | 4 | 0 | 1 | 116 | 115 | 21.7 |
2017 | 71 | 32 | 5 | 3 | 0 | 112 | 111 | 36.0 |
2018 | 76 | 24 | 6 | 1 | 0 | 105 | 107 | 29.0 |
以第一作者为例,发文最多的8所单位依次为黑龙江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滁州学院、安徽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佳木斯大学,具体统计情况见表4,其中,发文单位最多的是黑龙江工程学院,即第一作者为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文献共发表288篇,占5a总文献的50.08%,分别是:2014年78篇、2015年52篇、2016年55篇、2017年70篇、2018年33篇。
表4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第一作者发文单位统计(前8名)
第一作者发文单位 | 数量/篇 | 占比/%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288 | 50.1 |
东北林业大学 | 15 | 2.6 |
安徽理工大学 | 14 | 2.4 |
滁州学院 | 14 | 2.4 |
安徽财经大学 | 12 | 2.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11 | 1.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0 | 1.7 |
佳木斯大学 | 8 | 1.4 |
具体到每年的发文量及占比见表5。从表5可知,2018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文献的发表情况最少,校内作者投稿有减少的趋势,校外作者大幅度提升,说明学报的办刊思想有所转变,学术包容度增强,办刊视野有了极大地拓展,但同时也应该努力征集校内稿源,使校内优秀作者的优秀论文发表到学报上。
表5 黑龙江工程学院2014—2018发文情况
年份 | 总文献量/篇 | 黑龙江工程学院/篇 | 占比/% |
2014 | 127 | 78 | 61.4 |
2015 | 115 | 52 | 45.2 |
2016 | 116 | 55 | 47.4 |
2017 | 112 | 70 | 62.5 |
2018 | 105 | 33 | 31.4 |
2.4 学科分布情况统计
学科分布直观地体现了期刊的办刊宗旨和特色,体现了期刊的学术性、专业性与科学性,分析期刊的学科分布对了解期刊的发展变化是十分重要的。2014—2018《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发表文献最多的学科方向为测绘工程,5a来共发表110篇文章,其次为汽车与交通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等,几乎涵盖了学院办学的所有学科,具体情况见表6。从统计结果说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如果要提高办刊能力及影响力,还要精准地研究本刊的优势与弱势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扩大稿源途径、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提升办刊能力等。
表6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学科分布情况统计
学科类别 | 篇数/篇 | 占总文献比重/% |
土木建筑工程 | 55 | 9.6 |
测绘科学技术 | 110 | 19.1 |
交通运输工程 | 63 | 11.0 |
机械工程 | 26 | 4.5 |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 53 | 9.2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26 | 4.5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25 | 4.3 |
数学与物理学 | 18 | 3.1 |
人文与社会科学 | 18 | 3.1 |
经济学 | 36 | 6.3 |
教育学 | 53 | 9.2 |
管理学 | 39 | 6.8 |
政治 | 15 | 2.6 |
其它 | 53 | 9.3 |
2.5 第一作者职称情况统计
从表7可知,2014—2018《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5a来发表的文献第一作者为副高级职称的最多,为165人,占比28.7%;其次是中级职称,为162人,占比28.2%;硕博研究生98人,占比17%;正高级职称最少,为88人,占比15.3%。从表中可以看出,副高级和中级是《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的主要作者群,这是由于职称评聘、聘岗及进行科研结题的驱动力。稳定高级职称作者队伍,发展和培养中青年作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核心作者队伍仍然是本刊持续努力的方向。
表7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载文第一作者职称情况统计
级别 | 数量/人 | 占比/% |
正高级 | 88 | 15.3 |
副高级 | 165 | 28.7 |
中级 | 162 | 28.2 |
硕博研究生 | 98 | 17.0 |
其它 | 62 | 10.8 |
2.6 基金论文情况统计
2014—2018《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共发表基金论文376篇,占总文献量的65.39%,基金论文数占当年所发表文献量分别为69.29%、69.57%、59.48%、62.5%、71.43%,其中,省级基金项目最多,为235篇,占总文献量的40.87%;国家级基金项目5a来发表文献59篇,占总文献量的10.26%;市级基金项目27篇,占总文献量的4.7%。具体统计情况见表8。基金论文比指某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往往代表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是衡量期刊学术论文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的基金论文比比较高,说明期刊的学术质量整体较高,也说明吸收前沿高质量学科论文的能力较强以及对基金论文的重视和快速传播最新科研成果的办刊思想的驱使。
表8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018基金论文情况统计
年份 | 总文献/篇 | 基金论文数/篇 | 占当年比例/% | 国家级/篇 | 省级/篇 | 市级/篇 |
2014 | 127 | 82 | 69.29 | 9 | 53 | 10 |
2015 | 115 | 80 | 69.57 | 13 | 53 | 2 |
2016 | 116 | 69 | 59.48 | 11 | 38 | 4 |
2017 | 112 | 70 | 62.5 | 13 | 41 | 9 |
2018 | 105 | 75 | 71.43 | 13 | 50 | 2 |
3 结束语
由于受办学定位与所在区位等因素的制约,使得《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在吸引大量高水平的稿件及优秀的作者资源方面不具有优势,另外,期刊的发展提高还受到编辑专业化的水平、论文发表的时效性、所聘请外审专家的学术水平以及期刊所在单位的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若要使其发展提高还有待于各方面的努力。本文的分析仅是对近5a工作的梳理与总结,以期对未来如何办刊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指导思路。
参考文献
[1]沈晓玲.2006—2015年《高原医学杂志》发文情况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17,27(4):56G60.
[2]周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作者群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162G164.
[3]陈会琴,王琦琪.《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者群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6):153G160.
[4]郭炜炜.《口腔医学研究》2004—2005年载文与引文及著者的统计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6.
[5]朱晶晶.高校科技期刊载文相关指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2):57G59.
[6]李鸿熙,宫富艺.《齐鲁艺苑》1982—2017刊文、栏目及作者统计与分析[J].齐鲁艺苑,2018(6):121G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