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传记类图书 编辑创新如何做?

2020-09-02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作者】唐  婧:四川人民出版社

  在中国,苏东坡是最受欢迎、最为人所熟知的文人。关于他,我们有太多东西可以说。

  缘起  人人喜欢苏东坡

  2017年,我曾责编过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苏东坡》,作者徐棻是川剧著名编剧,她对苏东坡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理解。

  林语堂也是如此,他在《苏东坡传》写到: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难能有二的人物,他的才华、性格、生平,以及思想境界,无异于一座文化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怎样从全新的角度、用全新的方式去解读苏东坡呢?

  陈鹏,号称苏东坡的超级拥趸,曾写过一本《苏东坡传》,销量近5万册。借着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机会,我们相约见面。陈鹏说起写作《苏东坡传》时,阅读了大量史料,但作品完成后,却有种怅然若失感。他认为,一本传记没办法写尽苏东坡活泼热烈的生命力,应该从更多角度来解读苏东坡,好让他的形象更饱满丰富。我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促成了这次合作。

  提笔  有趣有料的内容

  很快,陈鹏整理了写作大纲,从20个角度入手,解读苏东坡,所以这部作品被暂时命名为《苏东坡的二十张面孔》。

  我读了样章非常惊喜,第一是因为“有料”:作者打破了传统的传记写法,以丰富的细节和层层递进的论证,多角度还原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苏东坡形象。后人写东坡,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放大和夸张,将其塑造得高大完美,却忽略了“人无完人”这一基本常识;二是对史料不加甄别,将各种传说、野史纳入其中。为避免这些误区,作者将史料重新梳理、打磨,去芜存真,还其本来面目。因为长期研究苏东坡,作者掌握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写出的东西丰富而严谨,所讲之事件件有出处,或引史实,或谈诗词,其笔下的苏东坡,血肉饱满而真实。

  第二,是因为作者新颖的写作角度和幽默的笔法。比如讲爱酒客身份的苏东坡,作者云:“苏东坡好饮,但酒量实在差强人意。”为证实这个说法,作者考证了宋朝酒器的计量单位、宋朝时期酒的酒精浓度,然后与宋朝名将曹翰的酒量作对比,还不忘列举苏东坡文章中承认自己酒量差的句子。

  作者幽默地将苏东坡排在“中国文化史嗜酒人物排行榜第三名”。不仅从各种角度论证了苏东坡爱酒,还考证了他曾参加过什么样的酒局,按现在的理解大体分为三种:同事局、友人局、迎来送往局。每种酒局,作者都会列举几个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是用接地气的语言来表述,却是经过严格考证,符合史实的。不仅酒局,作者还详细考证苏东坡如何酿酒,以及宋代的酿酒工艺……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有趣又有料”的书。

  随着写作的进展,探讨的深入,我们对《苏东坡的二十张面孔》这个书名不满意了。书名要体现出内容的轻松有趣,生动活泼,让人一看就有画面感。在10多个备选书名中,我们最终选定了《苏东坡的下午茶》这个书名。

  另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苏东坡的生平,作者还整理了一张年谱附于书后。

  作画  图文并茂更生动

  这本书的文字,除了还原苏东坡的本来面貌,还再现了苏东坡所处的灿烂时代。于是,我向作者提议,应该把书做成全彩本,插入宋朝的书画、瓷器等文物图片,并请人画一些符合作者文字风格、有古风又有趣味的插画。

  陈鹏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友。他自愿从自己的版税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插画师的稿酬。插画师三水因为和陈鹏的友谊,拿着远低于市场价的报酬,倾情为这本书创作了大大小小几十幅插画。这些插画正是我们想要的风格,像连环画一样,与文字内容相当契合,有故事性,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很传神,色彩也很丰富。加上文物资料图片,整本书的插图在版税有限的情况下终于有了着落。

  协作  各部门各显神通

  一年后,陈鹏完成了创作,接力棒交到了编辑的手中。如果说作者写完一部作品的心情是如释重负,那编辑收到稿件的心情就是重任在肩。自不必说一本书从报选题到付印,跑各种手续流程的零零碎碎,也不赘述作者和编辑、校对为一个字反复修改、来回确认的点点滴滴,最让编辑寝食难安的还是书籍的装帧设计。怎么才能从装帧上最大程度地展示一部作品的风格?

  我想起在杂志社工作时合作过的设计师李老师,她的排版风格最适合这本有着百余幅插图的书。可李老师还有本职工作,经过各种努力以及编辑部其他老师的帮助,李老师才投入到这个周期长、要求高的图书“大工程”中。

  我又找到社里的设计师小李设计图书封面。他把编辑的校稿通读了一遍,为了我要的“戴斗笠、穿木屐,暗合一个茶字”的东坡像,他画了10多幅素材。功夫不负有心人,第6个草案让大家眼前一亮:清爽亲切的人物画,加上清爽的护封,精致的内封,这个东坡像不仅暗合“茶”字,用心绘制的背影还颇有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风度,传达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宗旨:让苏东坡面对精神危机时的种种自救,给现代人以启示和榜样。

  随后,市场部对推广文案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和作者两人反复推敲,写了上千字的文案,终于选定了与封面和内容十分契合的文字。“有趣味的人生,不焦虑的活法,向苏东坡学习如何塑造完美人格”,这既是本书的主旨,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景。

  编辑带着成书下厂印刷,社里美编着手制作宣传拉页、海报、短视频等,市场部和编辑部的同事在豆瓣创建新书条目,并在微博、抖音、B站等各类社交平台上做进一步的宣传。每一个小小的后期宣传动作都倾注了项目参与者的热情和用心。

  受疫情影响,目前只能举行线上活动,我们会尽可能多地增加这本书与读者的互动。比如举办一次线上分享会。

  结语  意犹未尽下午茶

  《苏东坡的下午茶》已在6月上市。在当当传记新书榜上目前位列第18名,想来是苏东坡的魅力使然,希望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从全新角度解读苏东坡的书。

  苏东坡是文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一个罕见的全才,是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他至今影响着文人的人生态度、老百姓的餐饮生活。在策划出版《苏东坡》和《苏东坡的下午茶》的过程中,作者、编辑、读者由于共同的对苏东坡的热爱产生了愉快的连结,我和作者仍是意犹未尽,不久的将来或将一起开发苏东坡的相关周边产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