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期刊不仅要努力提升期刊的论文质量,还要加强宣传,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期刊应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多元化,全方位的宣传期刊,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科技期刊;宣传;影响力
“内容为王”一直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原则,科技期刊更是坚持这一信念付出不懈的努力。要实现内容为王,关键是要做好期刊的内容策划和选题与组稿工作[1]。科技期刊编辑们一直将工作重点致力于期刊内容的打造和提升上,整天埋头于各种稿件的审稿和校对过程,却忽视了期刊的宣传,导致很多好的期刊、好的论文“养在深闺人未识”。科技期刊除了提升期刊内容之外,要想被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了解,宣传推介工作必不可少。“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期刊国际宣传推广作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2]。除了一流的质量和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3]。大力宣传介绍期刊不仅可以帮助期刊走进读者和研究人员的视野,增加期刊显示度,吸引更多的来稿,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期刊所发表的内容,有利于学术的推广和接受,增加引用,从而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科技期刊的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宣传,还要走向世界,面向更多的国际科研学者推介我们的科研成果,让期刊被更多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所认知,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优秀的稿源,进而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本文拟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通过实践总结出从传统和现代多渠道结合的多元化宣传方式,来讨论科技期刊如何来进行有效的宣传,提升期刊影响力,希望对广大科技期刊同行有所启发。
一、传统的期刊宣传方式的优势及局限性
期刊的品牌形象、定位、编辑部严谨的工作态度都是期刊的软宣传。赠阅期刊,拜访专家学者面对面宣传推介,等等,这些措施到现在仍然是期刊宣传的重要方式。
(一)明确的期刊定位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
PST期刊是国内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唯一的英文杂志,专业性非常强,有着自己鲜明的办刊特色。期刊宗旨在于通过及时报道等离子体研究这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领域内一些重要的、具有特破性意义、能够引发思考的最新进展,促进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发展。其涵盖的领域包括基础等离子体现象、低温等离子体、无碰撞磁约束等离子体、惯性约束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及空间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之间的交叉科学,以及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秉持这一办刊宗旨,期刊多年一直不懈的努力已经在读者心目中树立了自己严谨、专业的学术品牌形象。
期刊编辑专业的工作技能、认真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则是将期刊品牌形象的具体化,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期刊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一种无形的宣传。编辑部要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作者、每一篇稿件、每一个审稿人,解决他们在投稿和审稿中出现的问题。即便是退稿也要认真对待,中肯地提出建议,有理有据,“退稿不退人”。一份翔实认真的退稿意见不仅可以帮助作者认识到科研方向的不足,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为下次成功投稿打下基础。和编辑部愉快的交流可以促进作者继续给编辑部投稿,成为期刊的固定作者群体。编辑部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作者提供帮助和建议,提高文章质量。很多作者对于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并不是很清楚,编辑们要运用自己出版专业知识为他们把关。此外,编辑部还需对录用的论文进行语言润色,使得文章的语言表达更加自然流畅,更具有可读性,实现文章的增值服务。
(二)赠阅期刊
纸质期刊长期以来一直是期刊的主流存在状态。PST自从1999年创刊以来一直向国内各相关高校和研究所的图书馆阅览室赠送纸质期刊,供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阅读。每期还给期刊的审稿人、编委、作者赠送期刊,帮助他们了解期刊内容,增强期刊和读者之间的黏合度。除了纸质期刊之外,编辑部还印刷一些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宣传彩页和海报,不时更新期刊的最新信息和动态,令读者耳目一新,从而扩大期刊的辨识度。
(三)登门拜访相关的大学和研究所
科技期刊要想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就必须要和科学家们保持紧密联系,经常进入大学和研究所与科研学者们面对面地交流。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相关专家进行一对一地座谈、约稿。编辑部还可以去相关院系和研究所举办一些论文写作和投稿方面的专业讲座,介绍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帮助青年学生成长;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座谈时还可以咨询科研学者们对期刊自身的建议,询问他们在投稿和审稿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科研工作者们提出的建议和设想,有着与期刊编辑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增强期刊和作者之间的紧密度,有利于编辑部改进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作者、服务读者。
(四)参加专业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和科研工作者按期举办的学术讨论活动,是该领域专家相对集中出席的场所。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是科技期刊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会议召开之前编辑部和会议组委会联系,将期刊的介绍和征稿启事放进会议通知里,将宣传彩页放入会议文件袋,会议期间在会场展示期刊的海报。会议期间,有机会可以在会议上做报告推介期刊。报告内容除了常规的期刊介绍之外,还可以就作者关心的投稿问题给一些反馈。编辑部在与会期间还可以根据专家的报告进行面对面的约谈,了解他们的最新科研进展,组约高质量的稿件。编辑部会前可以根据会议议题做些相应的准备,将期刊前期表发的文章集结在一起,组成一个虚拟专辑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二次发表,推介给参会的科研工作者。这种方式节省了他们检索文献的时间和精力,很受科研工作者青睐。近年来PST参加了许多专业会议,并和会议合作出版了一系列专刊(表1)。比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内等离子体专业最重要的会议“全国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会议”,PST期刊与会议长期合作,为会议优秀论文出版专辑。会前编辑部精心准备会议海报、宣传彩页,统计调研前几次专刊的数据,在会上以报告的形式介绍推介期刊的最新动态和前期论文的统计数据,并发布“PST最有影响力论文奖”,宣传效果显著,深受读者和作者欢迎。
表1 PST近年发表的会议专刊
年份 | 专刊名称 | 卷期 |
2016 | 第十七届全国等离子体专业会议专刊 | 1,4 |
2017 | 2016年全国“高电压与等离子体及应用”会议专刊 | 6 |
2018 | 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专业会议专刊 | 1,2 |
2018 | 等离子体生物医学专刊 | 4 |
2018 | 三维磁场对高温等离子体的影响专刊 | 5 |
2018 | 第一届亚太等离子体物理会议专刊 | 7 |
(五)不断充实审稿人队伍
每个期刊由于长期的发展,都会逐渐积累一些固定的审稿人。审稿人数据库是期刊宝贵的资源[4],不断扩大审稿人数据库,邀请更多新的专家学者进入参与审稿,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PST通过编委推荐、审稿人推荐、作者推荐、Web of Science、EI等数据库检索,Review Locator、Publons或者调研科研工作者的ORCID等多途径的增加审稿人[5]。除了邀请国内专家审稿,英文期刊还要走出国门,邀请更多的国际专家参与审稿。国外审稿人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审稿人,除了对论文的质量、科学性、原创性、进行把关之外,还可以帮助润色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随着对期刊的了解,有的审稿人会给期刊投稿,实现审稿人到作者之间的角色转换,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和海外影响力。经过不断的积累,PST期刊目前的审稿人数据库约有1万多名审稿专家。逐渐扩大的审稿人队伍为期刊审稿提供助力,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增强期刊的活力、提高期刊的国际辨识度。
二、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主的现代化宣传及优势
(一)网站宣传
互联网、数字化的普及让读者获得信息更加便捷。期刊网站信息容量大、类型多样的特点,可以增强文章的文献交互功能,增强阅读体验、增强读者关切点[6]。简洁美观的期刊主页不仅是展示期刊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所有与期刊相关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页来实现网络化办公。一个健全的网站系统是期刊和读者沟通的桥梁,其更新速度直接影响着期刊的传播深度和延伸度,为纸质期刊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7]。疫情期间在线办公的模式,更加凸显了期刊网站建设的重要性。读者可以在期刊上搜索、阅读、下载其所需要的文章,还可以实现投稿,审阅稿件的多种需求。PST不定时的更新期刊主页,多方调研咨询读者的建议、多次改版、不断地更新。2019年最新更新的期刊主页以模块化的形式展现,主页一种分为13个功能模块,除了传统的期刊介绍、作者投稿须知、审稿人须知、作者投稿链接,等等,还在最醒目的地方设置当期亮点文章推介。所有文章都选择一幅代表性的图片,在当期页面显示,能够迅速引起学者兴趣。读者既可以通过过往期刊模块搜索,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文章种类或者栏目种类多渠道检索。PST所发表的文章除了国内期刊的主页,还通过合作方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science网站进行全球推广。除此之外,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I、CA等网络都可以检索到PST的文章,真正实现了国内外全网络覆盖、极大地推动了文章的受众面,扩大文章的影响力。
(二)电子邮件推送
相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在日常工作中,科技工作者们习惯使用电子邮件作为交流的方式。PST定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海内外读者发送邮件,把最新一期的文章目录发送给读者,帮助他们了解期刊最新的内容和动态。每期推送1万多封邮件,读者可以根据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去阅读。除了文章目录之外,对高质量的文章还可以实现单篇推送。电子邮件不仅便捷、稳定还经济高效,极大提高了文章的阅读群体和影响力。
(三)新媒体的宣传
随着流媒体的发展,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阅读习惯产生了很大改变。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依托纸质媒体,手机、平板、kindle等电子阅读器成了读者的新宠。近年来微信成了大家日常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方式。数据报告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是11.51亿人次。人们不仅使用来进行日常的私人交流,还用来进行工作上的沟通。微信的便捷使用体验为科技期刊的获取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始借助社交网络拓展期刊信息传播路径和受众对象,提升期刊影响力[8]。PST开通期刊微信公众号,每个月推送4次信息,发布最新出版的文章和一些重要的通知信息。读者通过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通过微信来获取、阅读文献,加强和读者之间的新鲜度和黏合度。除了微信公众号之外,期刊还有自己的微信读者群、QQ作者群,作者可以直接和编辑们在线实时沟通稿件情况,编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审稿人来咨询稿件的审读动态。新媒体为编辑、作者、读者和审稿人之间建立了一个即时、便捷、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对于高质量的论文除了期刊自己的社交媒体之外,还通过IOPscience的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进行全球推广,扩大文章的受众提高学术影响力。另外PST和超星域出版合作,读者只需要下载“学习通ARP”,就可以在里面找到PST期刊,阅读期刊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超星域出版等多种流媒体形式为读者、作者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作者对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的新诉求。根据IOPscience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以来通过IOPscience网络下载PST全文的数据逐年递增,期刊影响因子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方面得益于期刊论文质量的提升,更离不开期刊多年来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推介工作。
三、结语
科技期刊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仅需要提高质量的论文还需要加强宣传。编辑可以通过参加专业会议、座谈会以及讲座的方式和科研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组约高质量的稿件,用自身精湛的业务能力、认真的工作态度服务作者和读者。不断扩大期刊的审稿人队伍,充实期刊审稿人数据库以增强期刊活力。积极运用互联网和微信、QQ等社交媒体扩大期刊的读者群,增加文章的点击量。PST期刊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期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肯定除了得益于期刊论文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期刊宣传需要传统和现代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有力,合力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9-54.
[2]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EB/OL].[2013-09-12]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096/n13118139/15017313.html.
[3]许平,严慧,项磊,等.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审稿实践的探讨——以PlasmaScienceandTechnology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004):312-319.
[4]李芬,项磊,李仁红,等.科技期刊如何利用ScholarOne系统高效选择审稿人——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J].科技传播,2020,12(5):41-43.
[5]陈培颖,胡蓉,张哲.科技期刊的多元化宣传策略[J].编辑学报,2009,21(5):429-431.
[6]杨旺平.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的协同性研究[J].编辑学报,2019,31(5):552-555.
[7]卢丹.融合多种数字化传播方式促进科技期刊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9,5(12):109-110+116.
[8]丁洁,王晓峰,胡艳芳,等.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宣传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648-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