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继往开来与存在之本 《故园农事》

2020-09-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治龙
  知名乡土散文作家黄孝纪的新书《故园农事》(广西人民出版社),是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乡存丛书”继《瓦檐下的旧器物》《一个村庄的食单》之后,日前推出的又一部佳作。本书依然是以作者的出生地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变迁样本,从农事的角度,围绕种田、作土、育山、养殖、手艺、农闲,以60篇个体示例,阐释了这种写作承载的扭与结、题与解,全书叙述的故园农事,清晰立体,是精美质朴的风俗画。

  离现在不算太久的1970年代至1990年代,八公分村曾有这样一段农耕史:农人必须用纯手工的方式,进行水田与旱地的劳作,少数农户有耕牛作为辅助劳动力,后期有了零星的农机,但终归离不开人力扶持与互助。他们日复一日地精耕细作,以期得到生存的物资,但所得并不丰富,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

  这是八公分农事的历史语境,也是湘南乃至中国南方,农耕文明挥之不去的一段历史镜像,这种最适配天空大地秉性与人性和合的农事,养育了从彼时到当下的人们,架起了时空伦常继往开来的通路,我们从这样的岁月深处走来,必有饮水思源般的情怀。

  季节不觉到了春季,书中第一辑“种田”的开篇之作名为《杀叶》,就是将各种绿叶植物,先回馈田地,沤出这年作物生长需要的绿色基肥,这种欲取之必与之的生产观,奠定了收成丰沛的内在逻辑,文本从这样的思维源头出发,展开了故园四季农事的宏阔旅行……

  阅读这本散发泥土气味的散文集,我自然而然感觉到:作者的写作姿态越来越低,他几乎是骨折式仰望故乡农事的天空,跪拜式伏贴故乡农事的土地,这样的文字读来,既有深扎,又有高阔;既有勤耕,还有念想。农事就是这个样子:芜杂辛苦孕育果实希望,农事是人的事,农事更是天地人和的事,我喜欢他这种大的自然生态观。

  这部散文集中的单篇作品,篇幅都不是很长,甚至可以说是精短散文。随着近年来一系列关于故乡八公分的乡土散文集的陆续出版,并引起广泛反响,作者已经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单篇散文形式和技巧的怪异,而是让农事本身的秩序自然展开,他的散文语言和成书体征,呈现的是自然舒缓却有理有节,与故园农事的自然纹理精准合拍。

  《故园农事》从作家构建的八公分村实景和意境叙述中,解读了一个村庄的生存物象,承前启后的精神观照,对一本散文集来说,这其实不是小事。自然而然的写作,揭示了时空中的事物存在发展的行进路径,由此及彼,打开的是各个不同时空视角。

  在中国乡村乡存散文写作中,一个单体村庄被一位作家如此成规模成系列地书写,至少在中国南方,到《故园农事》止,黄孝纪几乎是创造纪录的了,称为乡存书写的“黄孝纪现象”也不为过,透过他的散文书写,中国南方乡村前工业时代的农事经验全息图,得以全维度保存,是乡村和读者的幸运。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