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让传统文化滋润孩子的心

2020-10-0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蓓蓓
  随着电影《姜子牙》《木兰:横空出世》受关注,相关题材的作品也进入读者视野,比如图画书《我是花木兰》《木兰辞》《姜子牙》等。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原创图画书日渐兴盛。对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幼儿来说,图画书已经成为孩子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在所有文学艺术门类中,图画书大概是离哲学最近的一种。通过图画书,几乎世界上所有一切声音的哲学,都可以让年龄很小的孩子懂得。这也是为什么,出版者、创作者更青睐以图画书的形式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与接受。

  故宫、二十四节气、民间童谣、神话故事、京剧……这些创作主题,频频出现在原创图画书中,将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生活落实到笔尖与画面,送到孩子心中。

  在笔者看来,衡量传统文化图画书优秀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从儿童需求出发去创作。插画家熊亮说,他所见过的不少国外创作者普遍很有个性,但他们大都属于有童心的大人,却没有真正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中国创作者虽然要学习他们的创意和个性,但重视儿童心理,也许是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好机会。因为童书要达到的,终究是真正的童心。

  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图画书,都体现了从儿童性出发的创作态度。为了创作《我是花木兰》,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寻找100个孩子,请他们说说心目中的花木兰。他们的创作,都充分表现出儿童独有的生命状态与情感体验。

  对图画书来说,图画所起的作用应该超过文字。画家周翔说过,图画书可以给孩子从小打下审美的底色,从而改变美学知识缺乏的现状。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图画书中,屡屡出现具有国际水准的艺术表现形式,令人惊艳。

  我们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图画书创作的富矿,正等待着作者们的深度挖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儿童本真出发的民族化的内容、国际化的表达,相信不仅会得到本国小读者的喜欢,也会滋养世界上更多的孩子。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