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2021日历书市场调查:谁能成为新晋“网红”?

2020-10-30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刘鑫
  编者按:2020年的余额就剩下2个月了。这是艰难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但不管怎样,时光终将继续流转,起码我们还有2021。一本日历,不能带给你很多臂助,但会让你看它的时候,多停留一两眼。今年的日历书市场又是硝烟滚滚,出现了哪些新花样?

  日历,一种记载岁月更替、时间往来的出版物,也是中国家庭年终岁尾的传统采购品之一。原本它像春联、窗花和年画一样,是一种价格相对低廉、销售期短暂集中且工艺简单的商品,但随着国内出版业不断成熟,日历逐渐呈现图书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一种名为“日历书”的新型日历悄然而生,导致各家出版机构展开激烈竞争。

  据中国图书在版编目(CIP)统计,国内的日历书市场起于2012年,当时有4种。随后逐年稳步增长,2013年11种,2014年23种,2015年36种,2016年更达到114种。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国日历书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家机构日历书上架时间也纷纷提前,近几年的8、9月份,成了次年日历书的集中上架月。

  截至2020年10月13日,根据当当、京东和各机构平台自有销售渠道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得到“2021日历书”69种。笔者曾在9月中旬做过一次初步统计,当时得到40种。

  短短一月,新上架的日历书种类几乎翻了一番,相信在2020年剩下的两个多月里,还会有更多类型的新品不断涌现。

  此次统计到52家出版机构参与竞争,主打1种产品者居大多数,也有10家机构出版了两种以上的日历书:中信出版社6种,中国农业出版社3种,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3种,学苑出版社3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种,南方出版社2种,三秦出版社2种,天地出版社2种,海豚出版社2种,现代出版社2种。

  今年日历书品类依然丰富,或者说更加丰富,有国学、历史、科普、教育、文学、艺术、植物、动物、漫画、绘画、旅行、社交、电影、产业、非虚构等多种,令人眼花缭乱。

  如果说这些日历书有何共性,那也许就是都定价较高。由于纸价上涨和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定价在98元以上的日历书达到56种,约占统计类别总数的81%。但正如中信出版集团策划编辑李佼佼所说,目前市场上日历书的购买读者,仍以“价格敏感型”为主。

  所以即便出版方在装帧设计上花费了许多的精力与成本,但是在日历书市场“低价大战”的当下,“5折”“6折”“7折”出售,完全是常规营销。

  “传统文化”和“科普类”成为市场宠儿

  在各种类型当中,传统文化类依然保持了主导地位,计22种;科普或泛科普类紧随其后,计18种;漫画或绘画类8种;文学类7种;高考相关5种。主要有以上5类。还有少量像《混知健康日历2021》这样,采用漫画与科普(或某类+某类)的多元素结合日历书产品。

  传统文化类日历书的地位如此稳固,也许和日历书的先驱有关。故宫日历系列是最早形成口碑与品牌效应的产品,自2010年“复活”以来,已经培养出一批固定的用户群,且还在有新用户不断“入坑”。之所以说“复活”,是因为故宫日历拥有其他品牌都不具备的深厚历史。

  最早版本的故宫日历,可以追溯至民国,1933年——1937年,第一批故宫日历问世,当时就是市场的宠儿,有着“头号民国社交礼物之称”,梁实秋、周作人是其最早一批用户。

  到今年的2021版,故宫日历已累计发行400余万册,很多消费者甚至从中看到了收藏价值。所以《国博日历》《颐和园日历》等同样具备此类文化属性的产品,也被陆续开发,验诸市场之中。

  日历书高码洋、高毛利,传统文化更是浩如烟海,取用不竭,因此2016年以来,大量以传统文化为卖点的日历书涌入市场,诗词、节气、书画、历史人物、物质文化遗产等专题日历,层出不穷。

  可惜这一品类的市场淘汰率同样很高,“绝大多数的日历书因缺少内容的独特性和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并未获得成功,最终惨淡收场。”青岛出版集团西藏悦读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编辑贺林说。

  青岛出版社今年选择了健康科普+漫画的日历书类型。贺林介绍,在策划今年的日历书之前,青岛出版社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通过查询相关数据,他们发现在Top50的日历书中,“健康类”在数量、销售量方面均排在第一位。在笔者此次的统计中,科普类日历书显著居于第二大类,可见市场上对日历书的实用性有很大需求。

  《混知健康日历》的作者团队是全网有着1300万粉丝的“混知”团队,“二混子”IP的加持、幽默且实用的内容,使这本科普日历书在同类产品中很快脱颖而出,目前在当当保健/养生新书榜排名第4位。贺林表示,日历书发展至今天,其实经历了从盲目跟进到逐渐回归理性的过程。用户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知识性和实用性,或许是科普类日历书在市场受到青睐的原因。

  此外,有些机构推出的日历书,则更像是一种为增强用户黏性与互动性的纯周边产品,比如豆瓣推出的《豆瓣电影日历2021》、知乎推出的《知乎日历:有问题的日历2021》。

  其鲜明的社区属性,与其说是商品,不如说是一种粉丝福利。

  多家出版机构选择延续系列品牌

  随着各家出版机构从摸索试水、经验积攒到对产品市场的把握,4年来一部分日历书已渐成系列,如江西教育出版社的高考系列(今年为《斗半匠高考日历》)、故宫出版社的故宫系列、中信出版社的诗词系列(今年为《一笑相逢蓬海路:唐诗宋词日历2021》)、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旅行系列、现代出版社的蔡志忠系列(今年为《蔡志忠日历•一日一禅2021年》)、北京联合出版社的把日子过成诗系列(今年为《把日子过成诗:2021年日历》)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本草系列(今年为《本草光阴2021中医药文化日历》)等。

  由于其立足各自机构形成的精确产品定位、独具特色的风格内容和精美考究的装帧设计,已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体,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以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打造的“旅行迷系列”日历书为例,其在今年推出的《TRAVELHOLIC旅行迷日历2021》甫一上市,便表现极为亮眼,目前在当当休闲/爱好新书榜位列第一。

  据其责任编辑戴舒介绍,事实上Lonely Planet系列从2018年发布《2019 Mapholic地图迷日历》、2019年发布的《2020好想天天去旅行TRAVELHOLIC日历》,就收获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出版团队考虑到今年形势的特殊性,决定采用“时空旅行”的主题,将日历外观设计成LP经典的蓝脊形式,加入了更多未来感,希望为读者带去2021年美好的旅行畅想和寄托。

  或许正是这个点击中了市场需求。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居家隔离,导致大家早就开始策划着疫情过去,来一场轰轰烈烈、酣畅淋漓的旅行了。《TRAVELHOLIC旅行迷日历2021》将旅行和日历两个主题相结合,进一步深入挖掘了日历书对时间和日程的规划功能,用户有机会提前规划下一年的旅行计划和假日安排。

  此外,这本日历书将有关旅行的碎片化信息收集整合,逐日呈现出来,既符合当下用户快节奏和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又能在每天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其新的旅行灵感。以故《TRAVELHOLIC旅行迷日历2021》的成功也就理所当然了。

  用户的持续性购买,说明这种系列日历书不光具备实用性或装饰性,更加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收藏价值;出版机构的持续性生产,说明其各自系列不光塑造品牌,还十分有利可图。日历书的系列化趋势,也许是目前出版机构扎根市场、打响品牌的一个最关键的路径。当然,前提是市场得认。

  十点读书虽然入局较晚,去年才推出自有品牌的第一本日历,但市场表现却颇为亮眼:《十点读书日历2020》上线3天就卖出2万册,全网销量超过15万册,创下1920万销售码洋,一度被网友们抢断货。

  如此喜人的成绩,十点读书今年当然再接再厉,顺理成章推出品牌第二本日历书:《十点读书日历2021》。如此,成为系列。

  果不其然,它上线20天就售出41552册,销售额突破531万。重点在于,十点读书在营销方式上也全面升级,用一种多层次、宽领域、覆盖式的打法来为之宣传造势,可以说这本日历书想不火都难。《十点读书日历2021》于今年8月正式上架,9月他们让人眼花缭乱的营销操作开始集中爆发:

  先是9月19日,让产品出现在汪涵直播间;紧接着,9月22日,十点读书联合中国日报,以14位名人为心愿大使(张雨绮、林俊杰、张一山、白宇等),在微博发起“100天改写你的2020”计划,直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9月26日,产品出现在罗永浩直播间,4小时直播期间,带动十点读书全网销售6500多册;并且被中宣部直属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书城列为9月重点推荐书目……这波操作的结果是,如若你在当当网只输入“日历书2021”进行模糊搜索,不加品牌限定,出现在前三的产品一定有《十点读书2021》,在第一页出现次数最多的产品,也一定是《十点读书2021》。

  显然,这是一个内容决定质量、营销决定数量的时代。庞大的用户基数是其产品营销的保障,而对泛用户群体的营销轰炸,则强有力地对产品客群进行了拓展,从而实现品牌构建和名利双收,十点读书借此机会还能收获新一波用户或粉丝。

  未来市场会被逐渐分割细化

  如果不从“用户”,而从“粉丝”的角度,那么或许没有比拎出一个“名人”来开发,是更有效的市场细分方法了。

  《王阳明心学日历》《金庸武侠日历》《欢喜:冯唐金句日历》《蒋勋日历》《教育的常识:尹建莉父母学堂2021年教育日历》《南怀瑾国学日历2021》《蔡志忠日历•一日一禅》……这些出版机构的策划意图非常显见:既然日历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对于泛用户群体的争夺厮杀剧烈,那么我们便退而求其次,只服务于某一类精准用户群体,借名人先天积攒的流量来营销。所谓不求名列前茅,但求可以及格的做法。

  正如李佼佼的判断:“随着入场日历书的增多,未来市场会被逐渐分割细化。”也许真就会细化到以“人”为类型的市场环境也说不定。

  因此,作为一家出版机构,如果你没有故宫,也没有金庸,还想要在日历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乃至去争夺头部利益,那么中信出版集团一直以来奉行的多品类战略,或许真值得广大出版同仁参考:“企鹅日历”聚焦于热爱阅读的年轻读者,“唐诗宋词日历”更适合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老年朋友,“野生动物日历”比较适合年纪轻的或者有摄影爱好的读者们。但“读者群的细分仍然是一项需要认真考虑的工作。”李佼佼说。

  总之,有一点似乎不可避免:随着越来越多的花样被填塞进原本只有365页的日历中,日历本身固有的计时功能似乎越来越边缘。

  有趣、有料、好看、好玩、有创意、有新意、有情怀、有思想、有价值、多元素、可收藏,似乎才是未来日历的样子。

  但是,日历就是日历,永远变不成手机。即便很多出版团队将各种小应用、小游戏加入到日历书中,但恐怕没有谁能赖在沙发上抱着一本日历玩得不亦乐乎。

  未来的日历书出版,既有成熟品牌仍然需要每一年在延续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寻找新的卖点和特色,维持并不断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但也不能过于舍本逐末、哗众取宠;而那些新入局者和卷土重来者们,就只能市场上见真章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