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价值整合与跨界融合:内容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2020-10-30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黄淼: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从个性化推荐到机器人主播,再到智能编辑部,近年间人工智能技术对内容产业的重塑作用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人民网于2020年3月在《2019,内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书中提出了“内容科技”的概念。内容科技(ConTech)是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内核,对内容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链条、内容产业的组织与分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数据与信息釆集、存储、加工、传输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催生了内容产业领域的新应用、新服务。白皮书从数据釆集、知识图谱、智能生产、智能审核、科技支撑和科技向善六个方面展望科技动能如何带来内容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赋能。去年12月,腾讯在主题为“人机协同,内容共生”的ConTech大会上发布《中国内容产业趋势报告(2019-2020)》,从分发升级、5G应用、视频场景和人机协同等方面阐释新兴技术对内容产业的影响。作为主流权威媒体的人民网和作为互联网领军者的腾讯相继倡导同一主题,又基于各自角色突出了内容科技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不同重点。综上,本文整合两套经验体系,探讨新兴技术对内容产业的颠覆式革新作用,并探讨内容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的可能性。

  一、科技向善:赋能与普惠

  在媒体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平台则成为一种权力架构,掌握大规模数据资源的平台运营主体正在发挥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该角色使平台获得调配社会资源的权利,也使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以平台化为升级转型目标的全国性和区域性主流媒体而言,将自身社会功能从信息中枢拓展为数据中枢的过程,也面临着如何在商业价值和社会公益间实现平衡的命题。在有关如何评价新技术的社会价值问题上,“科技向善”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思路,①其标准不仅在于科技进步创造的增量价值,还在于技术应用带来更为均等的发展机遇,即赋能与普惠的并举。

  在技术创新提升社会福利的相关研究中,“赋能”和“赋权”常被混用,但二者差异在于前者强调能力而后者突出权力。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有权力的主体不一定有能力展开行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内容生产和发布的门槛,个体获得更多参与传播的机会,但传播声量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现实世界的社会角色。社会成员个体在Web2.0时代的互联网中获得参与传播的“权力”,但并非传播触达的“能力”。进入移动传播时代,传播终端广泛普及,传播内容及行为的数据化程度更高,内容供需的精准匹配由个性化推荐实现。在此背景下,社会成员个体经由传播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得到提升,是为科技“赋能”。

  对于掌握海量数据资源和先进传播技术的平台而言,在拓展市场份额的商业目标驱动下,会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尽可能大的范围。这在客观上使平台具备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也为社会公众创造了参与和呈现两方面的价值“普惠”。换言之,以“普惠”为价值导向的互联网平台,既支持内容需求侧弱势群体的接人能力(例如,通过技术策略优化障碍人群或低端手机的用户体验),也支持内容供给侧小众文化的展示能力(例如,通过流量政策倾斜扶持非遗文化传播)。在这个意义上,“普惠”将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到“科技向善”命题中。

  二、智能采集与生产:基于人机协同的效能提升

  在内容供给侧,多种智能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内容产业的效率和产能。效率提升体现在以机器釆集和生产代替人工劳动,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成本,机器的工作速率也超过人类劳动者。产能的提升则源于信息采集范围的扩大(如无人机、传感器)、信息处理程度的加深(如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对背景信息和关联信息的挖掘)、信息呈现方式的拓展(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在此背景下,人类生产力从简单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知识和精神层面的创意与创作。

  在信息普遍数据化的环境中,通信技术对于内容釆集与生产的支持至关重要,而5G技术于2020年在我国进入商用化阶段,为内容产业发展带来强劲助力。得益于5G技术,“传感器新闻”将从创新探索发展为普遍应用。在内容产业中,高速率、高容量、低延时、低能耗的5G技术不仅带来万物互联,还支持数据的实时性、高质量传输,有效解决人工釆集的滞后性、片面性和偏差性等问题。而在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中,5G技术推动信息釆集主体从人类拓展至所有可承载传感器的物质实体。当万物信息以数据化形态进入内容生产素材库,内容产业的产出就从传统的媒体领域拓展到各类需要信息资源支撑的行业中,掌握各类社会信息数据的媒体机构将具备更强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高性能的釆集和传输技术给内容产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人工劳动为主的传统编辑部无法胜任海量数据处理的任务。计算机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内容识别以及知识图谱等技术被应用到智能化编辑部的技术架构中。自然语言处理可以辅助内容生产者完成对海量内容素材的语义理解、主题挖掘等文本处理;多模态内容识别可以帮助内容生产者高效筛选图像和音视频素材;知识图谱技术则可以弥补内容生产者在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知识局限。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都是将计算机的运算力、存储力赋能于内容生产者,以人机协同驱动内容供给侧效能增长。

  三、智能分发与反馈:面向价值整合的算法优化

  在基于算法推荐技术的互联网平台中,内容分发规则的可见性受限于技术知识门槛和商业权益保护,所以有关个性化推荐的争议始终存在②,采用该技术的平台则通过不同方式展示其算法应用的合理性。2018年初,字节跳动公开的算法模型将个性化推荐的基础指标概括为“内容——用户——场景”三类特征标签。2019年,快手提出算法规则的“基尼系数”,即将信息流中的头部内容数量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围,以保证腰部和尾部内容有充足的流量份额。2019年底,腾讯在《中国内容产业趋势报告》中提出包含行为、情绪、簇群和效率多层价值标准的“集束分发”规则。

  作为主流媒体队伍中探索新媒体技术的先行者,人民日报在2019年9月宣布将在其官方客户端中应用“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算法”。中央媒体对算法应用的方向引导有力回应了有关“算法是否存在价值偏向”的争议。结合各家互联网平台公布的算法策略,适应内容科技长期发展的智能分发算法应完成两个层面的价值整合。其一,以信息传播的公共价值为依归,通过制定恰当算法规则,在信息流场景中分配公共信息与个体兴趣内容的合理比例,以确保主流价值观在社会文化建构及共识达成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二,以内容产业的跨界发展为目标,建立丰富多元且持续拓展的兴趣标签体系,将知识图谱、社会网络等软件技术与生物信号测量、跨终端数据共享等硬件技术结合起来,从内容消费向更多虚拟消费场景拓展潜在需求的数据挖掘。

  四、视频化呈现:虚拟场景拓展公共空间

  移动视频应用的普及带来一种“视频化的生存方式”——视频成为黏连生活与媒介的界面。③短视频应用的普及表现在人口覆盖度、社群穿透力和日常使用率三个方面。首先,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短视频用户占手机网民比例为86.56%。其次,短视频用户在城市分布上突破一二线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经济界限,成为网络空间中的公共文化潮流;在年龄和学历分布上,短视频应用在中老年、低学历群体(小学及以下)中的使用率自面世以来持续上升。再次,据《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短视频已经超越即时通信和综合资讯占据了用户单日时长的首位。

  海量用户规模、多元用户构成、超长使用时间,共同创造了基于视频虚拟场景的公共空间,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经济交易在这个空间中交织共生。在文化层面,短视频创作门槛低、传播效果好;在社会层面,短视频平台营造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促成了跨越地理和阶层区隔的社会交往;在经济层面,得益于电商基础设施的支持,平台多边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自然而然地从文化领域扩展到物质领域,短视频社交电商应运而生;在技术层面,平台服务商在扩大用户群体的商业驱动下,力图将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到更大的市场范围,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技术普惠。

  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空间的价值在2020年疫情后经济恢复中得到体现,短视频和直播突破现实阻隔,成为商品交易的新渠道。2020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9个新职业中有“互联网营销师”,该政策倡导“运用网络的交互性与传播公信力”“通过直播或短视频等形式对产品进行多平台营销推广”。政策倾斜促使短视频平台中的电商业务从探索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与其相关的视听内容技术开发与推广也将获得助力。

  网络化和数据化为万物互联奠定技术基础,而连接的存续不仅需要机器可读的信号和命令,更需要人类可理解、可共情的信息和内容,因为科技创新的价值依归在于对人类精神和物质不同层面的需求满足。在驱动万物互联从技术价值向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拓展的过程中,内容科技发展需以多元价值整合、跨界资源融合为目标,支撑内容产业升级为其他产业的赋能者。

  注释:

  ①邱泽奇:《数字时代,科技向善为什么更重要?》[EB/OL].腾讯研究院,2019年10月24曰。

  ②陈昌凤 仇药茜:《“信息蚕房”在西方:似是而非的概念与算法的“破茧”求解》[J].《新闻大学》,2020年第1期

  ③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年第4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