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新青年》杂志时代影响力的成因分析

2020-10-30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王灵:山东女子学院

  清末民初以来,报刊业蓬勃发展。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能够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是时代背景、主编特质、与北京大学结盟、卓越的作者群以及刊物的自身特点等合力影响的结果。

  一、时代背景及主编陈独秀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步一步加深,国人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学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到进行制度改良的戊戌变法,再到制度革命的辛亥革命,国人不断探索,但最后都失败了,国人渐渐认识到人的思想观念的改造才是最关键的。

  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走出共和幻灭的绝望,把改革的目光投向青年,创办了以改造青年思想为宗旨的《青年杂志》,致力于启发民智、输入新思想、改变国民性等。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犹如一道亮光,对20世纪的中国产生重要影响。

  陈独秀1897年生于安徽安庆,他性格猛烈、激进、倔强,是封建主义的叛逆者,他敢做敢当,痛恨科举制度,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这些日后都体现或贯彻到了《新青年》发展的各个阶段。1915年《新青年》诞生之前,陈独秀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报办刊经验。1903年他参与创办的《国民日日报》,被称为“苏报第二”;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至1905年停办,其间发行曾达到数千份;“二次革命”后,陈独秀应章士钊之邀,东渡日本协助编辑《甲寅》。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后,不断创新编辑技术,其匠心和用心体现在内容选择、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中。对人才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独特高招,《新青年》早期的作者库中不乏他编辑《甲寅》时期的旧友,后期他的北大同事组成了《新青年》的作者群。《新青年》被当时的青年誉为“青年界之良师益友”“青年界之明星”,陈独秀也获得了“青年导师”的美誉。

  《新青年》的发展走向与陈独秀的活动或者思想倾向密切相关。从1915年创刊到1922年停刊,正式岀版9卷54期,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1923-1927年相继改为季刊和不定期期刊后,由于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不做分析)。第一个发展阶段是1915-1918年,这一时期《新青年》与北京大学一道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其鲜明特点是反对封建主义,反对落后腐朽的思想,打出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这一时期的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擎旗手,文化变革正需要这样猛烈、激进、冲锋陷阵的勇猛斗士。第二个发展阶段是1918-1920年,《新青年》成为一个宣传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刊载了一系列相关文章,比如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青年》培养出一大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时期,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自身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第三个发展阶段是1920-1922年,1920年9月1日,《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开始,被改造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这一时期陈独秀是共产党的缔造者,他和李大钊创造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政治佳话。

  从以上三个阶段可以发现,《新青年》的主旨思想与陈独秀的身份转变、思想倾向是一致的。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长期主编,对刊物的性质、主旨思想和发展走向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与北京大学结盟及卓越的作者群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一刊一校的完美结合,是《新青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出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开始广泛招贤纳士,2月陈独秀就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转到北京,“《新青年》之所以能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和北大结盟。《新青年》影响最大的时期,是中间的第3卷到第7卷,那时候,绝大部分稿件出自北大师生之手”①。《新青年》以北京大学为依托,获得了丰厚的学术资源,《新青年》的学术影响力和思想洞察力迅速提升,成为一代名刊,在这个平台上一个个历史名人闪亮登场,他们的文字激荡了青年的热血,辉煌了20世纪初的中国。

  《新青年》最初的两卷,陈独秀既是主编也是主笔,其他作者主要是他办《甲寅》杂志时的旧友,编辑部搬到北京后,北京大学的教授成了《新青年》的作者群体,北京大学的学术力量注入《新青年》,第6卷甚至成立了由北大教授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六人组成的编委会,实行轮流编辑②。

  背靠北京大学这棵大树,《新青年》掀起了思想文化解放的潮流。除了民主与科学的主流思想之外,各种思想主张、流派纷纷亮相。在新旧文化冲突之际,《新青年》于1917年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揭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新青年》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从1918年1月出版的第4卷第1号开始改用白话。在文学革命的大旗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第4卷第5号杂志全部改为白话,《新青年》成为当时第一个全部用白话文宣传新思潮的刊物。第6卷周作人、鲁迅、胡适等白话诗文的创作达到髙潮,鲁迅的《孔乙己》《药》与之前的《狂人日记》,都成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1919年4月,陈独秀不再担任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成了一名政治领袖,之后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主要作者的有沈雁冰、李达、蔡和森、陈望道等。

  三、《新青年》的定位、栏目特色及出版发行

  在《新青年》创刊初期,陈独秀对刊物的定位、受众、栏目以及营销策略等找到了准确的方向,从而区别于同时代的其他刊物。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刊物定位是否准确,是其能否发展和产生持久影响力的关键。《新青年》面向“新青年”,立足于“新观念”“新思想”。从内容、栏目到版面设置都坚持贴近青年群体,与青年展开交流和对话。在《新青年》第1卷、第2卷里,直接关于“青年”这个主题的文章,就超过30篇。③

  除了定位明确,《新青年》的栏目特色也很鲜明。由于是综合性的刊物,开设的栏目非常广泛,最具特色的是“通信”"读者论坛”,让广大青年读者参与到命题的讨论中来,成为中国首开的“公共舆论空间”。“通信”是《新青年》中最持久的一个栏目,一直到第9卷还有。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栏目是“随感录”,讨论国粹、国民性、妇女解放和政治时局。这些内容多是当时的其他报刊没有涉及的,吸引了很多读者,获得颇大影响。第2卷起还开辟专栏讨论女子问题,这在当时的杂志中也是极少见的。《新青年》不仅从思想上激荡青年,唤起觉醒,而且在报刊业务及编辑技术等方面也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推广新式标点符号。当时的报纸杂志,所有文章都是没有段落没有标点的,一排到底,《新青年》可谓开创中国编辑业务的新风气。

  一份杂志的运行除了优质稿源、稳定的作者队伍、高水平的主编和编辑之外,还要有稳定的经费和发行量。最初,《新青年》也经历了一段经济上捉襟见肘的日子,初发行时只有一千份的印数,其中还有部分属于赠阅。⑤《新青年》当时的定价为两角,发行一千份收人也不过两百元,而当时《新青年》的发行方群益书社出的稿费和编辑费是两百元,根本没有利润可言,要获得市场就得另辟蹊径。《新青年》编辑部北上后,出版发行仍在上海,在全国设立了74个发行处。北京大学成立了阅书报社,订阅书刊代购书籍。1920年7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文化书社”,实际上是代售书报。根据《文化书社第一次营业报告》,“《新潮》《改造》《新教育》《少年中国》差不多能销售二三十份,《新青年》更是销售150份左右”,后来在各县又开办了7家分社,在第二期报告中,汇聚开办了7个月来的情况,都很畅销,仅7家分社的《新青年》就销售200本。⑥这些措施对《新青年》传播发行很重要,同时个人的作用也很重要,鲁迅在日记中说他常将《新青年》等杂志以邮寄的方式寄给二弟、三弟以及众多友人、图书馆。再如吴虞从读者成为作者,最终成为《新青年》发行的推动者。

  《新青年》的营销策略采取广告、论争、“双簧戏”等竞争方法。通过在自己的刊物和其他刊物上做广告,来宣传和发行《新青年》,扩大影响力。比如《甲寅》杂志上关于《青年杂志》预出版的广告,《新青年》创刊号上关于稿酬的广告。在《新青年》的“通信”栏目中,刊登读者来信,通过读者的认可和赞扬,来彰显刊物的价值。“通信”栏曾刊登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新声社致《新青年》编辑的信:“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⑦以如此方式推销自己的刊物,实为聪明之举。《新青年》还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与钱半农展开了关于新学与旧学的辩论,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另外,陈独秀、李大钊还创办了《每周评论》,与《新青年》相互宣传,也弥补了月刊周期长的不利因素。

  《新青年》的定价也比较适中,一册两角,一年12册两元,在同时期的刊物中算是中等价位。据资料记载,1928-1929年上海产业工人中的男工月工资平均为15.8元,女工月平均工资为12.5元,所以有很多人可以为《新青年》买单。⑧经过一系列的努力1918年底至1919年初,《新青年》的印数大幅上升,“销路均渐兴旺”,至五四运动前后,这份知识分子杂志的销量居然达到了一万五六千份。⑨

  总之,《新青年》之所以能大放异彩,除了刊物自身的特色外,诚如陈万雄所言,是“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凑泊的结果”,其中有因缘际会的成分(如秦元培选择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以及人才资源的遇合(如李大钊、胡适与周氏兄弟的加盟),但陈独秀个人的性格特质和文化倾向起了关键作用。⑩

  注释:

  ①陈平原:《作为一种思根操练的五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77页

  ②《第六卷分期编辑表》[J].《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1号

  ③④⑧晏洋:《从传播学解读<新青年>》[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⑤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M],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⑥张允候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53-65页

  ⑦《欢迎<新声>》[J],《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3号

  ⑨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1页

  ⑩杨早:《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