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全媒体时代党刊编辑的使命担当和核心素养

2020-11-04 来源:《新闻文化建设》
  【作 者】张佳蕊: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党刊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了融合创新的新命题。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关于党刊编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本文尝试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媒体融合精神、创新能力、精品意识等六个方面做出具体阐释。

  【关键词】新时代;党刊编辑;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党和国家的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新任务、新目标,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对各领域、各行业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党刊作为宣传战线的特殊载体,党刊编辑作为宣传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更需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党刊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政治站位要高

  党刊姓党是党刊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党刊必须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这就要求党刊编辑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政治导向,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一是政治意识要强。在我国期刊出版业,“政治家办报”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无论时代如何变换、技术如何革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刊必须首先坚决做到党刊姓党不动摇。因此,党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政治鉴别力要比一般编辑人员更高。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更需要党刊编辑不断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定力。

  二是对选题的政治把关能力要强。党刊是党的舆论喉舌,必须把握好这一特殊阵地的舆论导向。而党刊编辑是党刊选题内容把关的第一责任人,需要首先鉴别选题的政治倾向和原则,坚决抵制错误言论的侵蚀。作为党刊编辑,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明辨是非,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切断错误信息的传播。

  三是编辑加工的政治把关能力要强。在党刊的编辑加工环节,需要进一步对稿件的内容进行审核修改,对具体内容信息进行政治把关,对具有政治错误倾向的稿件坚决否定,对具有消极政治倾向的稿件及时要求作者进行修改,或者由编辑直接进行修改。

  二、责任意识要强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党刊发展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需要党刊编辑以较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中,为党刊突出重围、闯出困境贡献才智和力量。

  一是树立责任意识。党刊是新闻出版行业中特殊的期刊,引领宣传事业的舆论导向。作为党刊编辑,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重要使命,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心,秉持对党和事业负责、对读者负责的职业理念,牢记神圣使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以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投入党刊的编辑工作中,主动教育人民、引导人民、服务人民,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期待鼓与呼。

  二是发扬敬业精神。编辑工作极为辛苦,党刊编辑的工作更加乏味和辛劳。如果没有一定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是很难较好完成党刊编辑工作的。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更需要广大党刊编辑发扬敬业精神,勇挑媒体融合的重担,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让党刊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大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为读者负责。党刊负责为广大基层党员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党刊内容的立场站位、价值导向,关乎刊物的质量。尤其在舆论环境极为复杂的今天,本着对刊物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需要党刊编辑提高责任意识,提升洞察力和鉴别力,对错误思想、讹误信息进行及时纠偏纠正,避免误导读者,及时澄清是非,帮助读者解疑释惑。

  三、专业素养扎实

  一是要有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党刊编辑应具有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敏锐地把握住党和国家当下的重点工作,及时捕捉读者关切的热点话题,为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当好“传声筒”,为群众呼声的上传提供“扩音器”。比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武汉封城的消息一经传出,很多党刊编辑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非同寻常的信息,立即撤换原有稿件,抓紧组织战“疫”专题报道。

  二是要有较强的编辑加工能力。编辑加工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刊物稿件多数来源于社会各阶层,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为了既保证刊物质量,又保护作者积极性,需要党刊编辑一针见血指出稿件问题所在,帮助通讯员提升修改,进一步“修枝剪叶”,让稿件更加符合党刊定位要求、符合读者阅读要求。

  最后还要有平实质朴的语言。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误以为党刊都是讲大道理、生硬晦涩的读物。殊不知,党刊如果不能让读者接受,就失去了教育、引导的价值。所以,要想更好发挥党刊作用,党刊编辑必须学会说好“普通话”,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做到以情感人、以事动人、以细节感染人,用喜闻乐见的平实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四、媒体融合精神

  当下,随着互联网移动端的普及,移动自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对于党刊而言,如何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符合当下读者口味的好作品,需要党刊编辑不断提升媒体融合能力,积极求新求变,主动拥抱新业态。

  一是提升用户思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党刊的教化宣传定位远大于文教产品定位,这就导致很多党刊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习惯将个人喜好标准作为读物质量高低的标准。而在新媒体时代中,必须改变过去编辑的主导思维,提高用户思维,学会考虑用户需求、用户喜好,以用户满意与否为标准,从而打造符合读者口味的党刊文章。

  二是提高服务意识。在传统媒体时代,党刊编辑只负责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扮演者生产者的角色,但缺少服务意识。而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加,对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探索中,党刊编辑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学会充分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知识服务。

  三是提高新媒体创作能力。过去,党刊编辑只需要掌握采、写、编、评等文字稿件的基本技能即可。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流量媒体的异军突起,简单的文字创作显然已经无法适合当下的党刊事业发展。现在,很多党刊都开辟了自己的媒体融合平台,对编辑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短视频的拍摄、剪辑、制作等技能。

  五、创新能力要强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党刊编辑所从事的工作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劳动,而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尤其步入新时代,对党刊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要有质疑和批判思维。当前已经步入信息爆炸时代,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充斥舆论场。作为党刊编辑,担负着去伪存真、辨别是非、澄清讹误的舆论引导作用,需要具备较高的辨别力,具备质疑和批判性思维,在复杂的信息流中明察秋毫,敢于质疑和批判。

  二是要有创新工作方式。过去的党刊是纯粹的纸质读物,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限制较多。然而,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党刊呈现出多种新兴业态,很多党刊出版单位都开辟了新媒体战场,宣传报道的新鲜方式层出不穷,这就越发需要党刊编辑积极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探索出适合新时代党刊的报道形式。

  三是还要有战略思维。从近些年媒体平台的推陈出新进程来看,媒介形式的不断更新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微博、微信到如今的抖音短视频等流量媒体,新媒体业态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党刊编辑要树立战略思维,既及时把握当下新兴媒体形势,又能根据新闻传播的新动向做出预判和战略性应对。

  六、精品意识要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宣传文化产业也不断壮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当前出版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质量不佳、错误不少、创新不足、书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必须秉持工匠精神,不断创作精品。

  一是工匠精神。党刊编辑要秉持出版工作的工匠精神,把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创作精品上,在选题谋划上下功夫,在内容构思上动脑筋,从稿件源头进行审视和把关,不断提高党刊稿件的品质。

  二是专注执着。板凳要坐十年冷,党刊编辑所从事的是比较枯燥的文字工作,如果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是难以编辑出好作品的。在工作中,需要党刊编辑沉浸其中,心无旁骛,一心只专注于作品本身。

  三是精益求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些诗句无不表达了古代诗人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党刊编辑也需要这样的“绣花功夫”,对已定型的稿件依然要不断优化和提升,努力创作出无愧于读者、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晓花.新时代优秀文字编辑的责任使命与能力素质[J].新闻研究导刊,2020(9)

  [2]查朱和.新时代编辑素质“六要”新要求[J].中国出版,2020(7)

  [3]代新梅.新时代的编辑应当具备哪些核心素养[J].科技传播,2020(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