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

2020-11-04 来源:《新闻文化建设》
  【作 者】涂丽娥: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出版行业也不例外,相应的校对的功能和工作模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现代编辑工作仍然需要校对,但不再是以往的校“异同”而是校“是非”。计算机的应用也为校对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主要讨论了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并针对教辅图书的校对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校对;编辑;工作模式;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出版行业也进入了现代化发展时期,相应的编辑工作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其模式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兴媒体,传统的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传统媒体仍旧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整个编辑工作中,校对尤为重要,一家出版社如果没有做好出版物的校对工作,会导致出版物品质得不到保证,甚至导致出版社倒闭的后果。因此要明确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才能使出版行业健康发展。

  一、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

  (一)校对工作概述

  校对是整个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极为细致、重要的专门技术工作。校对工作因其自身的重要性成为续接编辑工作的一道重要关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校对工作也有了新的工作内容,即本着对原稿负责的态度,认真检查原稿中的包括语言和图表等的差错,保证出版物没有任何差错。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校对工作只需要对着原稿修改其中存在的一些语法或错别字等细微的差错,不改变原稿中的观点或思想。但仅仅做到这些工作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校对员不仅需要做好传统校对工作中的基本工作,同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结合相关的文献,对原稿的是非观进行校对,保证其传达的思想知识正确端正。现代校对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对于校对员的各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校对员需要对语法、政治法律等领域均有所涉猎。

  (二)现代校对工作模式的革新

  传统的校对工作是校对员进行人工校对,校对员会面对两份稿件进行对照修改。现代技术不仅提高了校对速度也提高了校对质量,校对模式由传统的人工校对进步为现代的计算机校对,包括对多份稿件同时进行校对、计算机自动校对等现代化校对方式。现代校对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校对的准确性。尽管计算机校对有很多的优势,但实践证明校对员过度依赖计算机校对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计算机校对是依靠一定的模式进行校对工作的,所以会出现过于模式化的问题,有时还会出现误报现象,校对员再对其检查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反而会影响工作进度。鉴于此,应取长补短地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人工校对弥补计算机的劣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

  (一)对编辑工作的补充

  校对是在发排之后印制之前的工作,决定着出版物最终的质量,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环节,国家对出版物的校对质量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出版工作本来就是繁琐复杂的一项工作,出版物是供人们阅读的,具有一定的信息传播功能和社会影响力,所以出版物需要仔细慎重地校对。

  (二)为出版条件提供保障

  在现代化背景下,现代校对工作模式已全面革新。校对工作是出版活动的中心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校对人员认真做好出版物的校对工作,将错误降到最低做到零差错,从而保证出版物的出版。出版质量不仅体现出版社的权威性,也是对读者的负责,只有做好校对工作,提高效率,才能真正保证出版质量。

  (三)保证出版物的文化价值

  出版物表面看来是传播信息,实际上还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是文化的载体,给与社会以文化营养,帮助人类总结经验发展进步。然而要使出版物能够传播文化,需要其具有准确的内容信息和高质量的内容要求。校对工作除了对书稿质量提供保障之外,也是对出版物进行二次修改的过程,校对员既需要尊重原稿作者的劳动成果,又需要把原稿中观点相悖的部分进行修改。所以,校对工作就是完善别人的成果,并保证可以传承出版物中优秀的文化。

  三、提升教辅图书校对工作质量的策略

  校对工作是图书出版前的重要一环。因为教辅图书校对工作的特殊特点,所以对于教辅校对要求校对员除了要遵守各种校对规则、认真仔细做好校对工作外,还需要关注教辅工作的特殊性,校对员需要针对其特殊性综合运用自己的能力,努力适应教辅校对工作的特殊性,真正起到为图书质量把关的作用。

  (一)落实校对工作的相应制度

  所有工作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作保障,校对工作对与质量的要求较其他工作更高,更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为准则。现代校对制度主要是“三校一读”与交叉责任制,校对工作需要在此制度下完成,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一起为保证出版物的质量而努力。

  第一,任何工作都不能保证没有任何错误,而校对工作的错误出现方式兼具复杂性和普遍性,出现的原因也具有多样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增加校对的次数。

  第二,根据以往的经验表明,编辑和作者一起共同完成书稿的校对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保证作者所传达的主旨内涵不受影响。

  第三,实施校对工作的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个人,对出版物实施交叉校对,可以进一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第四,现代校对工作不仅要做到传统校对工作的校对不同之处,更需要校对员“校是非”。

  然而校对员可能会对出版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可能会导致校对工作不能有效完成,所以校对员要经常与作者沟通交流,一起完成出版物的校对工作。

  (二)扩展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辅图书中的内容是相互连贯,举一反三的,这就需要校对员的知识领域广泛,基本知识更扎实,可以做到准确校对。文科类教辅校对员需要熟知语言、地理、人文、外语等基本知识,广泛阅读名人传记、百科知识、地理人文等;理科类校对则需要校对员熟知数学等理科科目知识,熟练运用文章中涉及的常用公式、定理、符号等。再者,对于不同版本的教辅为了保持其特殊性可能会有一些文字上的差别,对于这种情况校对员应该有所了解。还有的教辅图书中的计量单位用公里表示,但教科书中的计量单位却是千米表示,这时校对员应该对教辅图书予以校对。但是每位校对员不可能对全部知识都掌握,因此校对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专门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

  (三)积累经验值,把握教辅图书校对技巧

  第一,校对员必须要熟知马克思主义观点、辩证唯物法,还要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虽然教辅图书中不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错误的思想价值观,但出现认知错误和知识了解不够而导致的错误的情况还是很多的。

  第二,要认真核对教辅图书中的引文。中小学教辅图书中会引用很多其他图书中的文字,比如在中小学教辅图书中会引用一定量的名人名言、人文地理等,如果这些图书中的引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出现误差,甚至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校对员对引文的校对要更加细心仔细。

  第三,认真核对教辅图书中的题目和答案。教辅图书中的大部分错误都是出现在答案部分的。可能是因为教辅图书编辑时间紧任务重,编辑来不及仔细核对就着急发稿。题目和答案常常出现的错误类型为:题目本身有歧义,造成读者对题目理解时会出现偏差;有些错误是参考答案错误,有些序号对不上、文字语序使用不当等。校对员应做好最后一道防线,认真校对题目和参考答案,尽量做到零误差。

  第四,认真核对保持整体一致性。理科性质的教辅图书编辑作者可能会在语言功底方面较弱一些,加上一本书由很多编辑共同完成,导致文字语言不统一。比如有的书中目录和相对应的标题不一致,文章中公式前后不一致或者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等,虽然有时候这种错误很小,但会体现出图书的质量,校对时应更加注意这方面的错误,避免此类错误出现在图书中,保证教辅图书的质量。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关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鼓励发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此出版行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教辅工作采用了全新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起着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作用。所以,校对人员应从现实出发,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安排,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跟上时代的脚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蕾.报纸校对工作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探讨[J].记者观察,2018,(009):102-102.

  [2]桂红星.校对工作中的若干关系及处理[J].新闻前哨,2018,294(11):13-14.

  [3]谭玉先.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及其和编辑的关系[J].传播力研究,2019(3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