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学林侧影》:30位学人的风骨与故事

2020-11-17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思衣谷

《学林侧影》吴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68.00元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治学 风骨

  《学林侧影》为作家吴霖对上个世纪末的文史哲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的深度访谈特写。作者关注并采访了盛成、陈岱孙、钟敬文、常书鸿、闻家驷、施蛰存、周有光、李可染、邓广铭、吴组缃、王临乙、吴作人、钱仲联、白寿彝、张岱年、林庚、罗洪、季羡林、熊伟、启功、关山月、辛笛、季镇淮、高冠华、杨宪益、贾植芳、丁聪、陈从周、钱谷融、郑敏30位中国学人,并用近30年的时间进行充实。

  该书以平易朴实的文字为30位学人造像剪影,笔墨深沉地书写了这些知识分子如何治学做人,如何在变革时代担当家国命运。作者将一代学人以非虚构的方式呈现在纸上,大量内容为独家发掘。作者自述其为“文字上的感恩之旅”,“感恩老先生们在他们人生的晚秋予我以早春的和煦”,此亦为该书的出版价值之所在。

  乍一看到《学林侧影》这本厚重的书,封面颜色如学人标配的黑绸布衫一样,十分庄重,而书名字体更似碑文般清晰而隽永,还有“启功题签”的小印,十分有“学林”风格。该书正如上述所言,是讲述30名优秀学人的故事。作为岭南人,我先看了一篇关注广州艺术家关山月先生的采访《精打细算的关山月》和补记。

  原来,关山月先生不仅风趣幽默,也有着生活情趣的一面。他会养猴面鹰,养海南八哥,还喜欢看足球赛,他称之为休息脑筋的最好办法,因为他最喜欢的赛事部分就是你冲我杀却难分伯仲的比赛,一旦分出高低,他便兴趣寡然。作者就这样通过写实干练的笔触,刻画了一个颇为市井气的艺术家形象,但他的确又是大学人,不仅将毛主席的题字义无反顾捐给国家,自己只留着复印版,体现出他高尚的家国情怀。

  就作者的文笔而言,我尤为喜欢附文《关山月的“西沙情”》的尾段“水兵们回赠关老的,是西沙的海螺和贝壳。从此,西沙的涛声将长久地回响在关山月在广州的隔山书舍中”。这里不仅有着随笔的象征随意之美,也显出大学者的真挚情感,以及文学素养与文人气度。

  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写学人的历史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艺术成就,还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比如说关于美食方面,作者从这个角度挖掘了吃货文学翻译家、学者施蛰存,以及吃货诗人、教授辛笛。比如在同为吃货的施蛰存先生的记忆里,说到辛笛家的栗子粉蛋糕极好、极好。而黄裳的评价是:辛笛是好客的,文绮夫人烧得一手好咖啡。在钱钟书的“雪压吴淞忆举杯”诗中,记录了第一次登辛笛先生的门享用火锅的旧事。可见辛笛一家不仅懂中餐,还懂西方的咖啡。说到辛笛一家的拿手好菜,自然是他们专程请带有乡愁情感的好厨师做的扬州菜,如文中说到戏剧家李健吾在文字回忆中写过“辛笛家的扬州菜,特别是扬州汤包,到现在想起来,舌根还有留香之味”,可见辛笛不仅在学术追求上要吃得香,美食追求上也更要吃得香。

  作者的文字修养十分高深,特别是体现在象征性,如书的封面和颜色就打造成了一个学人形象,在介绍季羡林先生那一篇就写到“季先生穿着黑绸布衫,站在门洞下,像一本厚重的书,默默观雨。”这就是一种有着巨大文化感染力的象征表达效果。当然,如关山月的贝壳、吴作人《窗前》等片段写法也是这种象征效果,十分考究文字功底。

  透过《学林侧影》,我们可以一睹过去30年里作者与学人们记录生活的点滴光阴,透过这些如金子一般的光阴片段,可以一睹已经仙逝的29位学人,以及1位健在的学人的风骨和风采。这些渐行渐远的大师背影,仍然可以滋养新一代学人和读者。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