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国际化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方法] 自建中外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以中文期刊《热带作物学报》与国外知名热带农业领域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为语料库来源,比较分析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在“研究结果”与“研究讨论”立场标记语使用方面的异同。[结果] 在“研究结果”语步中,中文期刊作者对各个立场标记语使用频率较国际期刊作者较少;在“研究讨论”语步中,中文期刊作者对增强语的使用频率较国际期刊作者较多。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学者在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时表达立场的强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结论] 中文期刊作者应对标国际标准,加强立场标记语的学习使用能力,符合国际科技期刊论文摘要写作范式,努力提高中文科技期刊中、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语料库;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立场标记语;《热带作物学报》
摘要是学术语篇主要信息的重要展示窗口,是学术语篇的“名片”。学术语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首先通过摘要传递出来。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字数有限,摘要的信息概括与介绍作用尤为重要。英文摘要撰写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读者对正文的兴趣程度,英文摘要在推广科研成果、拓宽中文期刊传播渠道、提高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传统意义来讲,学术写作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科研态度,不夹杂个人态度与情感,但在写作过程中,一些话语也被用来表达作者对命题的态度、情感和判断,这些语言资源被称作立场标记语。Hyland[1]认为学术论文中立场为作者对命题的准确性或可靠性评价,反映作者对命题的承诺和对读者的态度。他将互动式元话语分为立场(Stance)和介入(Engagement)两类,这些语言资源可以标记作者立场并体现互动性,包括模糊标记语(Hedges)、增强语(Boosters)、态度标记语(Attitude Markers)和自我提及语(Self-Mentions)。规范并且地道地使用立场标记语会提高英文摘要的质量,符合国际英文摘要写作范例,提升学术论文的国际传播能力。
当下,对于立场标记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立场标记语在二语和母语学术语篇写作中的应用对比研究;学生和专家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对比研究;同一学术语篇的中英文摘要作者立场信息一致性研究。(1)立场标记语在二语和母语学术语篇中的应用对比研究方面,Hu等[2]在对比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时发现,相较于国际期刊,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中缓和语运用较少;同一篇论文的中文摘要的增强语数量比对应英文摘要多。徐宏亮[3]将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专家撰写的论文进行对比,分析了立场标记语在论文不同之处的分布规律,发现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专家均使用立场标记语,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频率低于英语母语专家。徐昉[4]将二语学术语篇作者立场在知识性标记、态度性标记、作者显现标记方面的特点与国际学者论文进行了对比,学习者总体在表述立场的语言特征上有显著少用的倾向,包括少用知识性立场标记和第一人称的作者显现标记。Yang[5]分析了模糊标记语在科技英语论文和汉语英译论文中的分布情况,英语原创论文中认知形容词、认知名词和认知副词使用情况较多,而英译论文中较多使用情态助词等模糊标记语。非英语母语学者往往无法恰当地把握立场强度,在表达立场与推广观点方面不具有说服性,这影响了非英语母语学者论文在国际期刊中的发表率,在国际学术界的推广情况不容乐观。(2)在学生和专家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对比研究方面,Crosthwaite等[6]对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和专家论文立场标记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学生立场标记语的应用情况明显高于专家。刘成[7]对比分析了中国硕士研究生及英美期刊专家学者使用立场标记语的异同,显示英美专家较多地使用立场标记语,同时考虑到了学术写作的交际性特点,但是中国硕士研究生使用立场标记语频率较低,他们比较关注学术写作的客观性。姜晖等[8]分析了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专家英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在“研究结果”与“研究讨论”两个语步中的使用特点,发现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结果”语步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较英文专家少;在“研究讨论”语步中,中国硕士学位论文中增强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专家。(3)对同一学术语篇的中英文摘要作者立场信息一致性研究方面,赵永青等[9]采用语料库和体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1382篇国内期刊同一论文的中英文摘要作为语料库,研究两个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对应情况,发现4种立场信息在两个语步中均存在不对应的现象。钱家骏等[10]对中外学者学术论文写作立场表达强度和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中文期刊英译版论文表达立场时过于肯定,但有时又偏于保守,并对中文期刊英译策略提出了建议。
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从语料库视角研究学术写作中的立场标记语运用情况,但从语步出发对学术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研究较少,对于热带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立场标记语的运用研究则更少。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热带作物学报》与国外知名热带农业领域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在“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两个语步撰写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拟解决以下3个问题:(1)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相比,中文期刊在英文摘要“研究结果”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差异性;(2)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相比,中文期刊在英文摘要“研究讨论”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差异性;(3)通过对比中外学者在英文摘要中立场表达方式的差异,提出对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语篇英译工作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了中国热带农业知名科技期刊《热带作物学报》与6种国外知名热带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两个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热带作物学报》与选取的6种国外农业科技期刊均为热带农业领域知名期刊,代表了国内外热带农业研究的较高水平,其研究内容具有相似性与共通性,所以对其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进行研究具有较高价值。立场标记语是标记作者立场、体现互动的语言资源,包括模糊标记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语。中国学者应正确利用立场标记语,提高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
1.2 语料库构建
首先,通过中国知网选取正式发表在《热带作物学报》2019年各期的中文论文附带的英文摘要共200篇;另外,通过国道外文特色专题数据库与农科联盟科技资源数据库随机搜取6种英文期刊中2019年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共200篇,这些英文摘要大部分来自于SCI、SSCI、EI收录期刊,包括荷兰的Acta Tropica、美国的Tropical Conservation Science、Biotropica和Tropical Plant Biology、英国的Journal of Tropical Ecology等。为方便统计,将400篇英文摘要建成中文期刊附带英文摘要和英文期刊附带英文摘要两个语料库(表1)。由上文可知,立场标记语在二语和母语学术语篇中的应用对比研究已成规模,由于本研究旨在对比中英文期刊英文摘要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及情况,而不对立场标记语在二语和母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故不考虑国际期刊作者是否来自于英语母语国家。
表1 国内外热带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的基本信息
语料库 | 期刊名称 | 英文摘要数量/篇 |
中文期刊英文摘要 | 热带作物学报 | 200 |
Acta Tropica | 30 | |
Tropical Conservation Science | 30 | |
国际期刊英文摘要 | Biotropica | 30 |
Tropical Plant Biology | 30 | |
Journal of Tropical Ecology | 30 | |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 50 |
本研究采用Santos[11]提出的五语步模型对英文摘要进行人工标识,并提取出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中“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语步两个子语料库(表2)。
表2 国内外热带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子语料库的形符数
语料库 | 研究结果总形符数 | 研究讨论总形符数 |
中文期刊英文摘要 | 30359 | 9100 |
国际期刊英文摘要 | 13216 | 4032 |
使用AntConc 3.4.3.0语料库检索软件,以Hyland[1]提出的4种立场标记语(模糊标记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语)作为分类对象,对“研究结果”与“研究讨论”中立场标记语进行检索。为了保证标识与检索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标识与检索工作中分别进行二次标识与二次检索。对参与本研究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各个立场标记语的分类并进行第一次标注与核对,形成第一次标注结果。时隔两个月,再进行第二次标注。通过对比,两次标注工作的相似性为91.26%,故标注工作准确性较高。标注结束后,利用AntConc 3.4.3.0软件统计立场标记语的频数,进而对立场标记语频数进行卡方检验,设定α值为0.05。统计方式为软件统计和人工统计相结合。
2 结果与讨论
2.1 国内外农业科技期刊“研究结果”语步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
标识工作与检索工作完成后,得出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研究结果”语步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表3)。
表3 “研究结果”语步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
立场标记语类型 | 数量/个 | 使用频率/(10ˉ²个·字ˉ¹) | ||
国际期刊 | 中文期刊 | 国际期刊 | 中文期刊 | |
模糊标记语 | 217 | 277 | 11.48 | 6.65 |
增强语 | 182 | 231 | 9.66 | 5.32 |
态度标记语 | 14 | 49 | 0.77 | 0.14 |
自我提及语 | 77 | 49 | 4.06 | 0.14 |
在“研究结果”语步中,两种期刊都使用了4种立场标记语。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立场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均低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中文期刊对模糊标记语与增强语的使用较多,态度标记语与自我提及语的使用较少。
(1) 模糊标记语。在“研究结果”语步中,要准确描述研究成果,突出作者贡献,但也要给读者留下讨论空间。国际期刊英文摘要比中文期刊英文摘要频繁地使用模糊标记语,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模糊标记语使用频率分别为11.48×10ˉ²个•字ˉ¹和6.65×10ˉ²个•字ˉ¹。模糊标记语暗示了观点的不确定性,避免引起学术怀疑,弱化了作者作为研究主体的责任,读者对观点的判断空间得以扩大,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例如:
This nutrition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se 8 kudzu varieti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ry matter content.(营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葛根干物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这里作者为读者留下了可讨论的空间,旨在引导读者针对该研究提出指导建议,进一步确定此结论的正确性。
(2) 增强语。增强语可以增强立场表达力度,强调作者感情,体现了作者对研究内容的自信。由表3可知,国际期刊英文摘要中增强语使用频率高于中文期刊英文摘要,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增强语使用频率分别为9.66×10ˉ²个•字ˉ¹和5.32×10ˉ²个•字ˉ¹,表明国际期刊在呈现研究结果时比较自信,例如通过show一词表达作者对研究成果的肯定态度: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Fe and Mn contents in leaves were similar in change and tended to increase. (结果表明,南峰蜜橘叶片中Fe、Mn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此研究通过实验明确了Fe、Mn含量变化,由于实验数据的支持,作者对于研究结果表示肯定,因此用show一词来表达。
(3) 态度标记语。态度标记语相较于其他3个立场标记语,在国际期刊英文摘要和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中较少出现,国际期刊英文摘要中态度标记语使用频率较高,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态度标记语使用频率分别为0.77×10ˉ²个•字ˉ¹和0.14×10ˉ²个•字ˉ¹,说明国际期刊作者更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从而提高其研究观点的接受度。相反,中文期刊作者更注重描述观点的客观性,较少在研究结果中表达个人情绪。
(4) 自我提及语。研究发现,国际期刊作者自我提及语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中文期刊作者,表明在推广研究结果时,国际期刊作者更自信,可对结果负责;而中文期刊作者在呈现结果时刻意回避自己的身份,避免读者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产生怀疑。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自我提及语的使用频率分别为4.06×10ˉ²个•字ˉ¹和0.14×10ˉ²个•字ˉ¹。例如: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data necessary to make robust predic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value of secondary forests for most species. 在此篇国际期刊英文摘要中,研究者直接使用“The authors”,明确了自身对研究结果的看法,间接表达了对研究结果负责的态度。
2.2 国内外农业科技期刊“研究讨论”语步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
标识工作与检索工作完成后,得出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研究讨论”语步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表4)。
表4 “研究讨论”语步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
立场标记语类型 | 数量/个 | 使用频率/(10ˉ²个·字ˉ¹) | ||
国际期刊 | 中文期刊 | 国际期刊 | 中文期刊 | |
模糊标记语 | 91 | 119 | 15.82 | 9.17 |
增强语 | 7 | 21 | 1.19 | 1.61 |
态度标记语 | 56 | 105 | 9.73 | 8.05 |
自我提及语 | 35 | 14 | 6.09 | 1.05 |
在“研究讨论”语步中,两种期刊均使用了4种立场标记语。国际期刊作者模糊标记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语的使用频率均高于中文期刊作者,但增强语的使用频率却低于中文期刊作者。
(1) 模糊标记语。模糊比较语在“研究讨论”语步中明确了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及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模糊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分别为15.82×10ˉ²个•字ˉ¹和9.17×10ˉ²个•字ˉ¹。例如:The vitro antioxidant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mango polysaccharides possessed some scavenging capacity against DPPH. 这里用indicated委婉表达芒果皮渣多糖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期待读者对此研究提出建议。
(2) 增强语。两种期刊作者都在“研究讨论”中较少地使用增强语,但中文期刊作者增强语的使用频率高于国际期刊作者。中文期刊作者使用增强语来表达自己对研究观点的自信心,但无法平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的增强语使用频率分别为1.19×10ˉ²个•字ˉ¹和1.61×10ˉ²个•字ˉ¹。This proved that E.conferta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ir cultivating locations g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of E.conferta. 此处用prove确定了资源及栽培环境对羊奶果综合性状的影响。
(3) 态度标记语。国际期刊作者与中文期刊作者都较多地使用了态度标记语。“研究讨论”语步中的态度标记语表明了作者对研究结果的态度。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态度标记语使用频率分别为9.73×10ˉ²个•字ˉ¹和8.05×10ˉ²个•字ˉ¹。例如:It wa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 optimal technology for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s from mango. 此处用important表达了作者对建立芒果皮渣多糖提取工艺重要性的态度。
(4) 自我提及语。国际期刊作者较多地使用了自我提及语(we、I),增强了与读者之间对话的可能性,使得研究观点易于接受,国际期刊自我提及语的使用频率为6.09×10ˉ²个•字ˉ¹。而中文期刊作者通常使用this paper或this study作为主语,其自我提及语的使用频率为1.05×10ˉ²个•字ˉ¹。或许受中文学术写作习惯影响,这种无人称形式的自我提及语使得作者与读者协商对话的距离拉大,协商对话的可能性变得较小。例如,国际期刊中Based on the predictions, we estimated the likely rate and eventual extent of spread of the species in the area through time. 这里we的使用使得研究结果不再高高在上,表明作者欢迎读者一同对研究过程进行讨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在“研究结果”与“研究讨论”语步中,中外期刊作者均使用了各种立场标记语。在“研究结果”语步中,中文期刊作者对各个立场标记语的使用频率较国际期刊作者少。其中,中文科技期刊使用模糊标记语与增强语的频率较高,使用态度标记语与自我提及语的频率较低。在“研究讨论”语步中,中文期刊作者增强语的使用频率较国际期刊作者高。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中文期刊作者在规范使用立场标记语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受不同语种写作习惯及学术文化的影响,中文期刊作者在英文摘要中习惯于回避作者身份,以突显研究的客观性;亦或是对体现结果自信的立场信息加以保留,却忽略了与读者进行协商的可能性。许多中文期刊作者没有认识到模糊标记语与增强语的重要作用,忽略了立场信息的价值。这些都影响了中文期刊的中英文摘要立场信息的一致程度,使得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质量不佳。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读者大多为非汉语母语者,导致国际学术界质疑中文期刊的学术态度,不利于中文期刊中优秀科技成果的传播与推广,这应引起中国学者和期刊编辑的重视与关注。
3.2 建议
通过对国际期刊与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中各个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的分析,发现对于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来说,无论是我国学者“自译”,或是“译者译”,亦或是期刊编辑与专家“代译”,都应该尽可能遵循英语学术文化的写作习惯[12]。例如,英文摘要应准确表达原文的立场强度,避免译文立场过于肯定。谨慎使用will,避免增强立场强度;适时使用may来打开话语空间;等等。另外,英文摘要译者也可适当调整原文的立场强度,避免译文立场过于保守。例如,部分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过多地使用possible,导致译文传达立场稍许保守,但替换成likely,可提高译文的立场强度和说服力。除此之外,EI数据库提倡收录期刊英文摘要使用第一人称we,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使得表达更加简洁,文章更具可读性。在时态要求方面,EI提倡用过去时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叙述作者结论。但中国学者在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运用不足,被动语态运用过多的问题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的可读性[13]。中国学者应对标国际期刊英文摘要写作标准,适当摒弃中文表达习惯与思维定式,符合英语学术文化写作特点,提高自身英文写作水平,准确表达研究立场信息,使得自身研究结果更易被国际学术界接受。
我国中文期刊编辑应转变思想观念,及时关注国际学术写作习惯的变化,引导文章作者规范英文摘要的写作,使得中文期刊发表的英文摘要更符合国际学术界要求,提高期刊被国外知名数据库的收录率,增强中文期刊的国际传播效果,助力我国中、英文期刊“走出去”。
4 结语
本研究从期刊英文摘要这一样本入手,基于语步分析,讨论了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一些局限性。(1)样本量过小,分别选取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各200篇,受作者写作习惯或编辑规范影响,这400篇英文摘要亦不能代表两类刊物全部英文摘要的写作特点。(2)刊物领域较窄。本研究只以热带农业领域的中英文代表性期刊建立语料库,其英文摘要立场标记语使用特点亦不能代表期刊界整体英文摘要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本研究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继续扩大语料库范围,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以及更高的参考价值。
学术期刊摘要位于一篇学术文章之首,凝练了学术文章观点,表达了学者的研究态度,摘要撰写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整篇学术文章的推广程度、传播效果与学术影响力。英文摘要中各种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反映了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的研究创新性,表达了作者客观描述研究结果和评价研究意义的意图,立场标记语的规范使用对英文摘要的可读性和客观性影响巨大。在我国出版界大力发展英文期刊及科技出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应注重提高期刊英文摘要质量,推动优秀科技期刊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中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树立我国中英文期刊的独特品牌价值与形象。
参考文献
[1]Hyland K.元篇章:探索互动写作[M].伦敦:Continuum,2005年.
[2]胡国伟,曹峰.应用语言学文摘中的套期保值与促进-中英文期刊的比较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55-159实用语言学杂志,2011,43(11):2795-2809.
[3]徐宏亮.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语术语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基于基础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1,32(6):44-48.
[4]徐昉.二语学术语文章中的作者立场标记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5):1-7.
[5]杨永林.英汉科学语篇中树篱使用的语言文化差异探讨[J].计算机应用,2006,26(5):1097-1101实用语言学杂志,2013,50(1):23-36.
[6]Crosthwaite P,Cheung L,姜芳.态度写作:学习者和专业牙科研究报告中的立场表达[J].心理科学,2009,30(6):1095-1098专用英语,2017,46:107-123.
[7]刘成.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比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8]姜晖,魏冉.中国学生硕士论文与国家期刊专家论文中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言使用情况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2020,40(1):27-32.
[9]赵永青,薛舒云,邓耀臣等.关键词:期刊论文作者立场信息一致性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3):73-81.
[10]钱家骏,穆从军.关键词:中外学者学术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0(5):29-37.
[11]Santos M.应用语言学中研究论文摘要的语篇组织[J].计算机应用,2006,26(5):1097-1101语篇研究的跨学科期刊,1996,16(4):481-500.
[12]周领顺.翻译之道在“求真”与“务实”之间的平衡[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1):70-75.
[13]周强,侯集体,张立春.科技期刊国际化视野下英文摘要分析-以半导体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8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