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在线教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最强音

2020-12-28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穆宏志 马雪芬
  12月21日,在第十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23.08亿元,电子书58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 8亿元,博客类应用117.7亿元,在线音乐124亿元,网络动漫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2314.82亿元,网络游戏713.83亿元,在线教育2010亿元,互联网广告达4341亿元。

  《报告》显示,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占比增幅仍呈下降态势。图书、报纸、期刊是我国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主营业务。近年来,在主管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传统出版单位顺应发展需要,以推动转型升级为契机,推进融合深度发展,捕捉新需求、拓展新领域、尝试新业务、推出新产品,业务结构不断调整,传统书报刊数字化业务的比重逐年增加。2019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9.08亿元,相比2018年的85.68亿元,增长幅度为4.0%,增长幅度呈持续下降态势。

  《报告》显示,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82亿元,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规模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规模的比例为45.50%,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稳固。

  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其增长幅度超过50%,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梯队层次渐趋形成,品牌产品不断涌现,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网络动漫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付费用户规模, 整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数字出版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报告》认为,数字出版业在以下领域已经取得了新发展:出版单位融合发展正在迈向出成果、出品牌、出效益的新阶段;网络文学主流价值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数字教育加速向规范化、智能化发展;知识付费呈双向平行发展;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阶段性成效显著;产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网络信息生态治理体系日益健全。

  《报告》认为,新基建将给数字出版带来更大机遇,未来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七大趋势:一是新规划部署为产业发展指引新方向。伴随新基建被纳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化新基建也将步入加速期,数字出版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宣传思想主阵地作用日益提升。主管部门将持续以“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等工作为抓手,引导数字出版行业树立以精品引领发展的导向,持续推出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数字出版项目。数字出版企业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担当意识日益提升,数字出版正日益成为引领价值、宣传思想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主力军。

  三是云服务、人机协同将成为数字内容供给的重要模式。 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这些技术在内容产业的广泛深层次应用,加速内容供给的智能化进程。

  四是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日益成为出版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全渠道营销时代,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可视化营销已成为品牌推广主要方式。

  五是数字内容产业生态将迎来解构重塑。伴随IP运营生态日益成熟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内容产业不同领域之间融合加深,内容辐射半径不断放大,不同圈层之间有了更多交汇点。

  六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速。由于用户需求的变化,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可视化内容将在媒体内容中占据更大比重,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也将进一步加大对视频内容的优化配置。

  七是人才队伍建设向融媒型和全媒型深化发展。5G时代到来,需要从业者具备更为全面的媒体把控能力,培养具有融合思维的全媒型人才成为数字内容产业的迫切需求和未来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