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蒋建国谈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大小孩子”都能做

2015-05-11 来源:人民日报
 
蒋建国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既是“大孩子”的游戏,也是“小孩子”的游戏。新技术大企业可以用、小企业也可以用,不存在要不要融合的问题,而是怎样融合的问题
 
  关于媒体发展,舆论界有两个“不可能”的观点:其一认为一种媒体要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几乎不可能;其二认为在传统媒体上成长出新兴媒体几乎不可能。对这两个“不可能”,要辩证地看,增强信心和勇气,拿出智慧和办法,坚信第一个“不可能”,打破第二个“不可能”,真抓实干、奋起直追,趋利避害、走向未来,绝不能满足现状、坐等未来。
 
  改革,是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在文化领域,有些东西是必须要改的,不改就不足以图存、不足以发展、不足以创新;但有些东西则是根本性的、制度性的、基础性的,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具体到融合发展,我们既要继续保持固有的优势,又要坚决改变那些不适应形势的东西。我们要继续保持体制优势、内容优势、队伍优势,当然,保持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坚持的前提下改进、创新、提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甚至改掉。
 
  推动融合发展要做到三个转变:
 
  转变观念思维。简言之,就是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不是传统编书、印书、发书的思维,更不是要书号、分书号、卖书号的思维,而是在互联网新技术发展条件下,对出版业的市场、用户、销售、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义的全新思维。综合各方面的观点,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用户思维、极致思维、简约思维、换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就必须要打破思维定势,打破行为惯性,打破路径依赖,按照全新的理念来谋划出版的生产经营服务。
 
  转变生产经营。在融合发展条件下,出版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这样四句话:用户为上、内容为本、产品为体、服务为王。其中用户是第一位的问题,争夺用户是关键所在。要从面向读者变为抓住用户,从内容生产变为服务提供,收集用户信息,关注用户体验,注重与用户交流互动,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转变体制机制。观念思维和生产经营的转变,必然要求出版业的生产流程、平台建设、内容管理等随之转变,要求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组织架构、资本构成等随之转变,要求人力配置、人才选拔、劳动分工、收入分配等随之转变。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既是“大孩子”的游戏,也是“小孩子”的游戏。所谓“大孩子”的游戏,就是融合发展投入量大、投资期长,大企业在这方面更有实力和优势。所谓“小孩子”的游戏,就是要看到在互联网世界里很多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起家的,最后玩出了大平台,因为互联网时代为人们创新创造创业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新技术大企业可以用、小企业也可以用,不存在要不要融合的问题,而是怎样融合的问题。对小企业来说,关键是要选好点、选准路,把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专、做精、做深、做优,做到别人难以代替,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甚至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节选自即将出版的《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作者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现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