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文科期刊编辑要着力彰显“三种精神”

2021-01-17 来源:《采写编》
  【作 者】陈瑶、张煜洋:南通大学杂志社

  【摘 要】对于文科学术期刊编辑而言,机遇中充满挑战。立足全媒体时代,做好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必须在传承中创新,着力彰显“三种精神”,即弘扬时代精神、筑牢工匠精神和秉承批判精神。

  【关键词】新时代;期刊编辑;三种精神

  对于文科学术期刊编辑而言,机遇中充满挑战,必须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立足新时代,展望新发展,精益求精做好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扬弃,着力彰显“三种精神”,即弘扬时代精神、筑牢工匠精神和秉承批判精神。

  一、弘扬“时代精神”

  新时代,意味着新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和传承创新。同样,在文科学术期刊编辑过程中,更要始终高扬新时代精神,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传播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学术话语,在学术文章的选题策划、文章遴选、编辑加工和文章推介中得以充分体现,生动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思想力、传播力和渗透力,唱响中国好声音,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弘扬好新时代精神,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坚守好坚定的政治立场。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的意识形态,期刊具有学术交流功能,决定了期刊对知识分子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编辑政治素养的方式主要有:学原著、悟原理,分析客观实践等途径。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导向,作为新时代文科期刊编辑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文科学术期刊的编辑,政治性是首要的理论素养,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即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为思想指导,始终绷紧意识形态工作这根弦,牢牢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如何提升政治素养,一是在学原著中提升政治素养。文科期刊编辑要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化加强理论学习。在学原著、悟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语境加以理解运用、活学活用。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正确性,才能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不断坚定政治立场,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期刊编辑。因此,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生命线,对理论文章的政治把关必须严格到位,对一些违背意识形态工作的学术探讨必须认真研判。文科期刊编辑要在认真系统学习理解党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的前提下,强化理论武装并科学指导实践,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进而将自身的政治素养融入到具体的编辑工作中去,助推编辑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筑牢“工匠精神”

  新时代,意味着传统优秀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范用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过:编辑就是把好的东西复印出来给大家看。平淡真实的语言背后,一语道破了编辑们的初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正是对新时代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培养和发展最好的阐述和最真的要求。打磨精品是新时代文科学术期刊编辑的软实力。一个文字编辑的知识面越广,专业功底越深厚,对书稿内容的处理也就越得心应手,并且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文字编辑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新调整和新变化,促进文字编辑工作的优化。在面对内外部生态环境快速发展、深层变革的新时代,文科学术期刊相关的网络版、“互联网+”的出现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深刻畅想:新时代巨变所带来的产物与自身的变革该如何进行?“以内容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无疑是新时代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应该秉持的发展理念。一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理论创新的方向,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期刊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思想,坚持人民性,要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才能保证学术期刊在正确和科学的道路上向前发展。二是要增强精品意识,坚持以内容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扎根中华大地,以高质量的理论作品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贡献人文社科的力量和智慧。因此,大力弘扬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保持学术高贵的独立品格,不甘愿沦为市场和金钱的奴隶,这是新时代文科学术期刊走精品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的必备条件。三是要保持学术包容意识,对于一些不违反政治原则问题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方法要给予支持,给理论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撑和政策保障。学术研究讲究不同观点,允许思想碰撞,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思想,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学术丛林姿态。新媒体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飞速,对文科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素养和技能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需要通过持续学习来科学掌握纷繁复杂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和程序。文科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根据各种媒体的内在特性,对资源进行优化使用,让单一的内容生产方式发展为多媒体生产方式,使内容产品的表现形式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融合,实现跨界运作。文科学术期刊编辑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不仅要成为编辑技能的“专才”,还要成为知识体系的“全才”。

  三、秉承“批判精神”

  科学仅仅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行为过程,是人类对真理和真相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因此,科学的发展须臾离不开批判质疑。但普遍而言,中国学术界缺乏这样的学术文化和学术氛围,无论是显性的舆论还是隐性的氛围,大家都不鼓励批判质疑。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我们的理论工作者缺乏挑战权威的自信和魄力,缺乏批判质疑同行的勇气和能力;另一方面更缺乏接受他人批判质疑的气度和胸怀。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认为和为贵,不太习惯批判。但学术创新必须秉持批判精神,否则学术研究就在一团和气中难以取得创新性的成果,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新时代,意味着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文科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在尊重知识、尊重现实、尊重创新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地自我反思和修正,以便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创新。文科学术期刊编辑,不仅仅是一项简单而枯燥的工作,本质上更是一种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因此,新时代文科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鉴赏力和美的鉴别力,这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养,而且非常重要。编辑是一篇学术文章的第一鉴赏人,这不仅需要编辑对文章的文法疏漏和逻辑错误进行修正,更重要的是能用文字给读者带来耳濡目染的影响,这就需要编辑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具备这种特殊的鉴赏力,必须要以“批判精神”为基础,文科学术期刊编辑更是如此。因为,没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就不能深入到理论的内在本质,就不能挖掘出理论的创新之处。因此,新时代文科学术期刊编辑,要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好时代的精神实质和发展趋势,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中始终坚守自身的学术品味,不断推出特色的学术精品。用自己独到的眼光与智慧继承和创新优秀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用文字诠释责任,用思想引领时代,用理论彰显品格,用精品创造价值。总之,在信息庞杂、诱惑繁多的世界中,文科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批判的精神,需要秉持批判的、治学严谨的态度去努力拨开那些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理论和观点,不断提高编辑自身的辨别力、思考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当然,我们在充满怀疑、嘈杂喧嚣的时代中,更需要一份信仰的力量,更需要保持内心的澄澈和内在的安静,养一身浩然之气,别被油腔滑调、世故老道浸染,始终保持文科学术期刊的正气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和学术生态,从而不断滋养文科学术期刊的编辑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金杰.期刊编辑的素养浅论[J].农场经济管理,2020(1).

  [2]戴轶.新时期文字编辑的素养和能力[J].新闻研究导刊,2020(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