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长江巨变70年” 看长江,就是在看中国

2021-01-2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长江出版社社长 赵冕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接起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磨难与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跋涉与奋斗、新时代的新理念与新气象,都在纵贯6300千米的长江上留下了印记。通观中华文明发展史,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人杰地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河,长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治理好、利用好、保护好长江,不仅是长江流域4亿多人民的福祉所系,而且关系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长江流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开发治理与保护工作,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初步形成,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体系逐步构建,流域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加强,为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7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三峡等一大批综合利用水利枢纽陆续建成,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逐步推进。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开工建设,我国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初步形成。据统计,长江流域已建水库约5.2万座,总库容4141亿立方米,引水工程36.8万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635万公顷,约占全国的26%;长江水系通航里程7.1万公里,约占全国的56%,流域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形成,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如今,岁岁安澜的长江,以不到全国1/5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1/3的粮食,创造了全国1/3的GDP,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的“负载”也越来越重,长江的保护和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站在时空交汇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长江经济带科学、有序、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为新时期长江治理与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江巨变70年”丛书应运而生。丛书分为《高瞻远瞩——长江流域规划70年》《高峡平湖——长江水利建设70年》《绿水青山——长江生态保护70年》《缚龙捉鳖——长江防洪减灾70年》《天堑通途——长江桥梁建设70年》《黄金水道——长江航运扬帆70年》,系统总结长江治理与保护进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建设安澜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美丽长江的总体部署,探讨长江治理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丛书的出版填补该领域出版空白,对我国水利事业乃至世界水利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沧桑巨变。正所谓,看长江,就是在看中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