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扬(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由于国家出版基金申请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每个出版机构每年的项目名额也十分有限,因此很多编辑对此不甚熟悉,甚至由于一些原因,错过或者没能圆满完成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留下很多遗憾。因此如何运作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项目运作的根本:选题质量
选题质量是项目运作的根本,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选题,项目难以获批,更枉谈项目运作了。而选题质量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出版价值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方向,又充分展现申报机构的优势、特点;项目进度达到基金要求。
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若干项目为例,如《中国近代建筑史》、“城市防灾规划丛书”、“中国建筑史学史丛书”等,或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展现了学科或专业的先进研究成果,符合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方向,又综合了建工出版社在建筑、城市等专业领域的优势(作者和编辑团队等),在稿件进度达到基金要求(一般为60%)的情况下,有较大可能获得资助。
项目运作的关键:时间观念
国家出版基金是年度基金,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每年5月下旬左右,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会发布申报指南,多要求出版机构7月底之前在申报系统上完成申报,并上交申报材料;次年1月便会公布申报结果,3月完成立项,与出版机构签订相关基金项目的协议书并拨出资助经费,多要求当年内完成基金资助项目的出版(除非规模非常大的,可以分年度完成),并尽早结项。
同时,如果当年出版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基金资助项目无法完成,则需要尽早进行变更,申请延期,待变更申请通过,才可以按照申请的时间延期出版。不仅如此,若延期出版,还会在结项时影响该基金资助项目的绩效,而绩效的好坏又影响出版机构第二年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申报个数。
项目运作的保障:制度建设
国家出版基金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绩效管理制度、变更申请制度、年检制度等,对于基金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相应的,基金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在出版机构和项目层面也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驾护航。
《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廉洁制度》《质量和进度保障管理办法》等几项制度规定,是基金项目结项时应该一并提交的文件,这些制度是对基金项目的出版、结项环节的强力规定。笔者工作的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在以上制度之外,还颁布了《员工获得各项国家出版基(资)金资助项目奖惩办法》,鼓励编辑运作基金项目,并建立了重大项目协调机制,优先协调制作周期紧张的基金项目,确保基金项目的生产制作顺利完成。
项目运作的工具:财会逻辑
所谓财会逻辑,具体到某出版社基金项目经费的支出,是指各项单据支出数额统一,整个财务支出形成闭环。即一笔支出,首先会有一个出版社某具体部门的单据(包含规模与单价)写明向某人或某公司支付一笔钱,其次会有一个财务的记账凭证,标明在财务出纳方面,确实有这样一笔钱,同时,还应该有一个支付银行的业务回单,说明这笔钱确实从出版社出纳账户支出了。最后,还应有相应数额的发票(若收款方为公司性质),说明收款方已经收到了这笔支出。
因此,基金项目最好在出版机构总体层面上给予单独核算,如果无法做到,则尽量在未结账之前通过协调沟通,来保证该基金项目的每项支出不与其他出版物混合。这样在进行结项票据整理时,每一笔支出都会有比较清晰的数额,自然达到支付明细、支付凭证、发票等的统一,更为高效。如若不然,则首先要保证支付明细的单据数额清晰,财务方的账目与银行的回单一一对应,而发票金额则不大于单据数额,以示该项支出为出版机构某项财务支出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