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传统纸质阅读转向碎片化零散阅读,实体书店的功能逐渐被互联网书店所取代。为促使传统阅读形式回归,促进实体书店良好发展,从现代书店的设计与环境行为入手,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城海呈书店进行分析,并参考其他书店的典型设计,对海呈书店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空间设计;实体书店;环境行为
1 实例分析
1.1 空间分析
从宏观方位来看,海口市海甸城海呈书店能满足附近学生、居民阅读和购书的需求。书店设置在商业中心三楼,顾客到海甸城娱乐的同时可以到书店选书、购书。从微观空间来看,书店一般具有主要功能空间、交通空间等。
1.1.1 功能空间
1)阅读空间
随着顾客对书店功能的需求增长,现代实体书店的功能不断增多,但阅读功能仍是书店的核心功能之一。书店内其他功能都围绕阅读功能展开,顾客可在书店内长时间进行阅读、选购、沟通等活动。因此,阅读空间设计在书店整体设计中尤为重要。
阅读空间主要分为儿童阅读空间与成人阅读空间。海呈书店的儿童阅读空间位于书店的西侧,约占书店总阅读面积的25%。儿童阅读空间通过色彩、装饰、书架高度与成人空间进行区分。儿童阅读空间的色彩基调为木制原色,点缀以黄、绿、红等彩色纹饰,书架四周摆放彩色儿童座凳,与立面色彩相呼应。书架顶端采用屋顶造型、动物造型等,符合儿童审美。此空间家具尺寸的选择与儿童生理尺寸相适应,以满足其舒适性。调研数据表明,海呈书店儿童空间使用频率高、客流量大,证明该空间设计合理。
成人阅读空间与儿童阅读空间通过门厅及门厅销售展台区分,但书店整体面积小且无隔声设施,儿童嬉闹声对成人阅读空间影响较大。成人阅读空间以木制原色为基调,配黑色支撑结构,色彩设计简洁大方。成人阅读区有水培绿植摆设于书架空隙间,不仅为阅读空间增加活跃度,而且起到舒缓心情的作用。
儿童阅读空间可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不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布置。2-6岁的儿童对于色彩和触觉较为敏感,则可以设置色彩艳丽的阅读架,将图书封面完全展示在书架上,而不是仅展示书脊部分;设置木纹、磨砂、布面、镜面或金属质感的座椅等设施,增强儿童对此空间的触觉感知。
2)零售空间
零售空间作为现代书店的新兴空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购物需求,主要出售科学教育、文化周边等书籍产品。该书店零售空间主要出售体育用品、文具、优学派、文房四宝、儿童玩具等商品,约占书店面积的20%。从立面设计到空间布局,与阅读空间没有明确划分界线。对环境分析可得,购物者大多为站姿,而购书者在所选书籍附近就近寻找座椅,大多为坐姿。
书店东南侧设置“文房四宝”零售区。书架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周边商品,中央为实景体验区,通过体验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然而,书店的主要功能是阅读和选购书籍,零售是次要功能。因此,建议书店将零售区域与阅读空间相对独立布置,可在零售空间设置单独的交通流线。一方面满足以选购文具等商品为主要目的的顾客;另一方面,减少零售空间的活动对阅读空间的干扰,为阅读者和购书顾客提供清净的阅读环境。
3)休闲空间
休闲空间是书店的配套服务空间,具有休憩、交流的功能,为长时间站立的购书者提供休息空间,同时可在此举行文化交流活动。
图1为海甸城海呈书店人流统计。海呈书店的休闲空间为室内咖啡厅,位于书店的最东侧,距离人口相对较远。观察结果表明,咖啡厅使用频率在购书人流高峰期增高,有集体讨论交流、阅读报刊、携带笔记本电脑工作等活动,使用者年龄主要在20-40岁。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选择围坐在阅读空间地面上,将阅读空间当作休闲空间,此状况易影响阅读空间功能,建议细化空间功能,以减少因空间使用混乱而带来的干扰,但咖啡厅需要付费或购买一定商品才能获得使用权,此措施会降低顾客对此空间的使用频率。

图1 海甸城海呈书店人流统计
使用此空间的顾客大多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且具有使用时间长的特点,书店可借用此特点,利用咖啡厅吸引客流,带动图书销售逐步上升。建议咖啡厅降低顾客使用的价格门槛,提升顾客使用率及满意度。书店可在咖啡厅定期举办读书会、阅读讲座、知识分享等活动,逐步提升书店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4)辅助空间
辅助空间主要使用者是书店工作人员,具有暂存书籍、货物和收银等功能,其中,收银区与其他空间联系最为紧密。收银区位于人口东侧,与树形座椅相对。辅助空间的分布应结合其他空间综合考虑,做到可达性及可识别度高。其中一个辅助空间设置在咖啡厅后方,距收银区位置较远,需从成人阅读空间穿过,工作人员动线过长易干扰阅读空间功能。
辅助空间的设计应当兼顾隐蔽性和工作人员的可达性,或通过时间规划划分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段的使用功能。
1.1.2 交通空间
1)入口空间
人口空间是书店空间与外部衔接的过渡空间,是读者从外部空间进人书店内部空间的行为、心理转折点。因此,人口空间应既起到舒适过渡作用,还应具有标志性,能吸引路人进入。在人口空间与内部空间衔接的部分,应设置具有引流暗示的标识,避免人流在人口处拥堵。海呈书店的人口处是长直走廊,横竖都有LED展板,木制门框和灰色水泥涂抹墙面,色彩与材质均与地面形成反差凸显书店入口。入口内侧设计环状树形座椅,树枝向上延伸形成特色吊顶,树干处设置书架以摆放热销书。该造型与“百年树人”等寓意符合,增强书店的文化氛围。
树下环形座椅为顾客提供休息空间,但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占用人口空间,造成拥堵并影响书店外观的问题。建议利用树枝分叉或者根系分支的造型增加座位的间隔距离,这能在保留座椅功能的同时缓解空间拥堵状况。
2)水平交通
书店的主要水平空间被书架分隔呈不规则网格状分布以尽可能增大书籍与顾客的接触空间。环境观察发现,阅读空间中很少设计休憩座位,导致顾客坐于走廊地面,占用水平交通空间。书架间隔1.5m左右,仅限于两人同时选购书籍,或一人选购书籍一人通过。
1.2 体验分析
1.2.1 光线
1)自然光源
自然采光可在阅读时提供充足的光源,以达到节能、降低成本,为顾客提供舒适阅读体验。海呈书店的出人口外四面均为墙体,不具有增设自然采光的条件。实体书店在选址时应考虑自然光源与相对位置,独立的实体书店应主动创造自然采光的条件,但部分位于商业综合体内的实体书店受到已建成综合体的制约,不便主动创造自然光源条件,此类书店应更关注人工光源的选取与布置。
2)人工光源
海呈书店阅读空间中设计了以下4种光源:①顶部射灯为顾客选购书籍提供主要光源,灯具外观设计普通,材质缺少设计感;②儿童阅读区装饰吊灯采用白色碗状倒置,光线充足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③书架内置射灯顶部射灯照射不到的书架处,装设小射灯隐于书架内部,光线向外放射照亮书籍;④装饰吊灯公共桌椅上设鸟巢球形装饰射灯,“文房四宝”零售区采用特色书法吊顶灯,烘托文化氛围。
暖色光比冷色光更适合作为书店的人工光源,营造舒适、温暖的阅读氛围,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为阅读区提供的人工光源应以暖色光为主,光照强度以适合长期阅读不过分刺眼为宜。
1.2.2 材质
1)地面材质
书店地面采用灰色磨砂地砖。微磨砂设计能减少反光并保证顾客在行走、倚靠过程中不易滑倒。不同的材质划分书店功能区,不同区域内丰富的地面设计可增加视觉与触觉体验。
2)立面材质
立面在空间中起限定和围合的作用。书店空间的立面主要采用书架作为隔断,主要材料为木板、金属钢架:木制栅格隔断空间既显贴近自然,又能给人以舒适体验。
2 案例参考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典型书店环境设计方法,分析并提取关键手法,为海呈书店设计提出改进意见。
2.1 日本代官山茑屋书店
日本代官山茑屋书店的顶面采用栅格吊顶和射灯间隔布置,既可遮挡建筑顶部暴露的管道线路,又能满足书店的采光需求。书店地面采用地毯和地砖的间隔分布,柔和衔接不同功能空间。书店外墙采用白色“T”形字母交错排列,编藤减轻书店几何外观的厚重感,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墙面的灵活感,使立面流动且带有诗意。
海呈书店可借鉴其白色玻璃纤维装饰于混凝土墙面外侧的设计特色,将白色纹理应用于书店灰色墙体表面,通过色彩的变化增强视觉上的空间通透感,以缓解书店面积狭长的问题。
2.2 广州树德生活馆书店
树德书店的书墙旁设计软垫座椅和独立座椅阅读区,为顾客提供临时休息区域,并满足长时间坐姿阅读或小组交流讨论的功能需求。室外设计轻便座椅,吸引部分纳凉群众休憩娱乐,以增加书店对外辐射影响面积。
海呈书店中缺少休憩座椅或存在已有座椅但在其使用过程缺乏舒适感的问题。
3 结语
传统书店存在功能单一、片面追求消费等缺点。为唤醒传统书店独有的阅读体验,应重视营造阅读体验,以为读者营造互动的阅读氛围为主要考虑因素,通过多样、全面的环境设计手法,建设多元化实体书店。
参考文献:
[1]刘宇,李慧敏.多元化实体书店环境设计创新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10):70-72.
[2]张玉玉.新媒体时代实体书店的环境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8.
[3]张慧.室内空间设计对于传统书店转变的意义[J].科技视界,2018(5):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