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追求“简单生活”没那么容易 《简单生活》

2021-03-09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简单生活》朱波著/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版/28.00元

  关键词 简单生活 理念 女性主义

  □周浩(北京出版集团)

  阅读动机大致有三种:为实现理想、为谋生实用、为心灵愉悦。为实现理想而读书,其阅读者往往有着高远的抱负与志向,阅读难度较大。为了谋生实用而读书,升学就业、考研、考公务员,英语四六级、导游员、心理咨询师证书,需要大量参考书籍,那些书犹如敲门砖。为心灵愉悦而阅读则是一种轻松又“奢侈”的行为。它没有明确的功利实用目的,也未必对个人专业知识有多大帮助,费时费钱,还要求有一定的鉴赏力。但它会使阅读者胸怀开阔,对真善美有着更深入的领悟,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朱波的散文集《简单生活》就是一本为心灵愉悦而写的书。该书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五辑:工作着、生活着、行走着、深爱着、学习着,一共是独立成篇的99篇文章。

  朱波是云南省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工作以后又学了传播学。她在文章中写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故友亲朋、文坛教坛、美食文化、生活记趣、往事烟云,以亲情做底,温暖为被,以多年的光阴故事汇成,文章篇幅短小,长不过两千字,文笔朴素极简,好似唠家常的大白话,却能让人体会到面对生活的老辣脱俗。其内容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简单生活理念中闪现哲思。对“简单生活”理念的关注始于20世纪末,研究方向有三:一是物质生活的简单,重在提倡生活中的物质方面要简单;二是精神生活的简单,重在研究简单内心世界的培养;三是物质与精神二者兼顾,相对而言较难做到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朱波在书中写道:“我愿意相信简单只在于我们的行为、愿望和我们的生存法则是否统一。简单的心态并不是与生俱来,这既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毫无可能。”

  她从现实生活出发,在记录生活的真实面貌的同时也表达着她对于生活实质的理解,提出了简单生活的生活理念:简单生活并不意味着清苦与贫困,它是人们深思熟虑后选择的生活,是一种表现真实自我的生活,是一种体贴、仁爱、宽厚、平和、从容、平凡、和谐、悠闲的生活,是一种让自然沐浴身心,在静与动间寻求平衡的生活。

  她认为“简单生活”不等于简陋,简单有简单的规则,简单不是单调、不是无为、不是空虚。简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哲学,腾出时间和空间与自然交流,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位。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二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建议人们换一个视角和态度,改变繁杂、无真实意义的生活。

  现实中工作、财富、名利等诸多的因素驱使着人内心的欲望,让人为其所累、为其所苦,生活变得荒诞、可笑。怎样实现简单的生活呢?朱波在真实细腻的文字中作了诠释。

  首先,《简单生活》剖析人真正的需要,不是雄厚的物质条件,而是人内心的幸福感。剥去华丽外衣所呈现的简单、闲适的日子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其次,朱波认为追求简单生活不是那么难,也并非那么容易,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从容知足的态度。因生活或工作的原因,人们会遇到诸多不如意又无法避免的事情。而如何对待烦恼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要具备从容知足的态度,简单生活才具备可能性。

  朱波在作品中显示的是一种积极豁达的处事态度。不论事情多么糟糕,不强求、不逃避、不奢望,平静地接受,摆正心态、积极地应对。

  对于意料之外的事情朱波也用意外的态度来对待。譬如原本要上的课突然取消,计划变成空白,她欣然起了逛街看热闹的念头,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与其埋怨意外,不如顺势去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受束缚、不受牵绊,完全由自己的意愿支配的自由状态。不会轻易的让外界的是是非非左右自己的情绪,按照原有的安排和计划做事,不理会外界的不利因素。实现这种精神自由是具有很大难度和挑战性的。总之,朱波提倡一种精神自由的高品质生活,不必有很多钱、也不必有很多空闲,内心丰富而充实、从容而坚定,简单随意。

  第二,温和的女性主义倾向。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中说到身为女性,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绊脚石就是自我意识的缺失。

  女性想拥有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像伍尔夫提出的,妇女写小说必须要有每年500英镑和自己的一间屋。如今,这似乎仍然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500英镑不仅仅是500英镑,自己的一间屋子也不仅仅只是自己的一间屋子,而是象征,象征着女性不但要经济独立,还要有独立的精神空间。

  现实生活中基于女性自身的弱点,她们所能做到的事往往是有限的;朱波站在女性的角度,在《简单生活》中以自己为例,肯定女性的地位,并且明确提出女性内心的修养目标,力求实现自我的价值。朱波有一种独特的、温和的女性主义写作观。她认为女性主义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拼命与男性争个你死我活,而是要力图达到女性自我的主体建构,促进社会发展的完美格局。

  她真实描绘了女生角色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往往身兼数职:女儿、母亲、妻子、职员。她在文章《贤惠也难》中思考的是作为女性,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存在的问题:“除了烦恼、无奈、忧伤,在我们不经意的生活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小的快乐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享受,这既是生活的馈赠,又是我们的创意。”她只想还原知识女性本真的状态,进而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也是带有自己风格的女性主义写作观。

  她认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必须有人认可你的作为、能力、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身边的亲人、朋友起到了很大作用。正如毕淑敏所言:“在亲人面前,我们已经干枯的赤子之心,重新滋润膨胀。”应从真实人生开始,认真地演好自己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现实生活。用知足从容的态度和简单平和的心境,细心体会真情,积极豁达地对待世事,最终实现精神自由的高品质生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