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数字时代通讯社的新举措——解读《美联社2014年年报》

2015-06-04 来源:新闻与写作

  美联社2014年年报(2014 ANNUAL REPORT)于2015年4月底发布,年报包括“2014年回顾”“记者安全”“独家新闻”“美联社数字”“争取知晓权”以及“2014年财务”六个部分。以下是该年报的部分内容(有删节)及笔者对相应内容的点评:

  收入实现6年来的首次增长

  在由美联社董事会主席玛丽·雍克(Mary Junck)和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普鲁伊特(Gary Pruitt)向美联社成员和客户所做的美联社2014年工作回顾中总结到:

  这是特别动荡的一年,极端的冲突、致命的流行病、空难和自然灾害不断,美联社借助全球资源讲述其他媒体无法讲述的故事。尽管这一年我们遭遇混乱和危险的挑战,但是我们的故事一旦公诸于世就无人能及,不仅提供重要的背景、洞察力,而且与众不同。

  对美联社来说,2014年是我们重申和支持告知世界之使命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收入和现金流超过了前一年,其中现金流连续第三年增长,并达到自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出售了与福克斯体育(Fox Sports)的合资公司STATS,并将所得收入用于我们的养老金债务,使债务大为减少。像2013年一样,在2014年年终美联社没有债务。

  2014年,我们与国际和美国主要客户就几个重要协议进行重新谈判。面对财务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司都只选择一家提供商为其提供内容。由于我们卓越的报道和服务,我们2014年与之谈判的许多机构都选择美联社作为它们的内容提供商,并且往往是长期提供,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外。

  笔者点评: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美联社财务状况2014年表现不俗。2014年,美联社不仅没有债务,而且其收入实现了6年来的首次增长,并且净收入大幅度增长。根据美联社报道,这得益于2014年出现的特殊事件、改进图片和视频内容授权以及新闻合作。净收入的显著提高则主要得益于美联社出售了其拥有的体育数据公司Stats LLC的50%股份,这为其带来1.28亿美元的收入。视频收入的增长也受益于与世界杯、冬奥会、美国中期选举有关的内容销售和服务,以及与现有客户CBS和卢森堡RTL公司的新视频合同。收入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被文字内容收入的下降抵消,主要是因为谷歌停止使用美联社的授权内容。由此看来,2014年美联社没有债务以及收入增长既有客观原因,比如特别事件较多,也有主观原因,除了出售合资公司股份外,就是美联社对视频业务的重视与拓展取得成果。近年来,美联社将发展视频业务作为自己战略的重点。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新闻媒体借鉴和学习。

  视频新闻成为业务重点

  客户对美联社的视频新闻需求在2014年大幅上涨,美联社努力满足这种需求。我们通常跟踪约一半的广播公司客户使用美联社视频的情况,在2014年,那些广播公司使用美联社视频的数量成倍增长。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需求,我们在中东地区增加了视频记者,并为我们那里的客户推出了一项新服务——AP Middle East Extra,主要报道该地区冲突和突发新闻之外诸如生活和技术方面的新闻。该服务已被证明非常受当地客户的欢迎,不仅有助于留住现有客户,还有助于获得新客户。我们还加强了在拉美地区的视频采集,使报道数量增加了1/3。

  美联社视频中心(AP Video Hub)是我们3年前推出的适用数字出版商和新闻网站的创新平台,2014年其市场功能进一步扩展,已适用第三方视频内容的获取与销售。美联社视频中心的收入比2013年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在美国我们精简了内部视频工作流程,以减少申请时间,并更好地将我们的视频集成到客户的工作流程。2015年,美联社将增加直播频道的数量,从这些频道提供的视频包括突发新闻、计划活动,以及来自欧洲的报道。

  在美国,我们聘请了数十名记者以提高美联社全国新闻的竞争实力。在芝加哥中央新闻中心,我们推出了一个试点项目来测试一个共享新闻平台的效果。该平台的功能是,对来自美联社在该地区的报纸、电台和广播成员的内容集中进行再造和分发。该实验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共享新闻平台一个月为成员生产了400条额外的报道。这样,我们从事日常报道的记者现在就被解放出来去为成员创造原创和独家内容。2015年,我们正在美国其他3个新闻中心(亚特兰大、凤凰城和费城)推出类似的平台。2014年,我们也在其他方面采取创新举措以充分利用我们资源:我们开始使用自动化洞察力公司(Automated Insights)的自动化技术为许多美国公司撰写收益报告,让更多的记者抽身去挖掘原创企业新闻和重大新闻。自从在2014年7月开始采用自动化技术以来,我们每季度能生产超过3000条与美国公司收益有关的报道。

  笔者点评:为什么美联社将视频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除了其惯有的对新技术发展趋势的敏感外,也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作为基础。早在2013年4月,美联社曾发布了一个对欧洲市场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力图了解视频在不断变化的新闻景观中的地位,消费者对视频新闻内容的需求以及对广播和在线出版商的影响。2013年11月14日,美联社又发布了一份新的视频新闻消费深度研究报告——《起飞:亚洲视频新闻的新时代》。该项调查由捷孚凯(GfK,全球最大市场调研公司之一)执行,德勤公司(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负责研究分析以及报告撰写。他们对亚洲主要的视频新闻市场——中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进行了在线和实地调查。正是基于这些调查研究,美联社将视频业务发展作为自己的战略重点,并以此确定视频资源集中的关键地域,以保证这些地域视频业务的增长。也正是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美联社社长加里·普鲁伊特认为,新闻业一个更加令人关注的趋势是,视频预计将显著增长,领跑全球外包新闻内容市场。由此可见,美联社战略制定以及具体部署是有可靠依据的。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媒体借鉴。

  美联社将视频作为发展重点,并加大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目前美联社已是全球领先的视频新闻机构,向广播、在线和移动平台提供全球突发新闻、体育、娱乐、科技以及人情味视频内容。在任何一天都会有超过世界一半的人口能看到美联社获得的视频。美联社的视频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编辑视频、编排节目、视频档案。美联社不遗余力发展说明,视频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已经成为通讯社未来发展的战略中心之一。现在美联社的视频新闻不仅以高清的形式传递给用户,而且能够通过多种平台传递。实际上,不仅仅是美联社,法新社等媒体也纷纷大力发展视频业务。这为国内相关媒体提了个醒,要在视频业务方面下工夫,以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

  如何保护记者的安全

  到美联社纽约全球总部的参观者在进入我们的新闻编辑部时会经过美联社荣誉墙(AP Wall of Honor),这是为纪念美联社建立以来死于采访任务的35位记者而设立的。第一位是马克·凯洛格……,2014年墙上新增加了4个名字。

  根据新闻记者纪念馆和保护记者委员会的图表数据,自1846年美联社创建以来,记者死亡的人数急剧增加,尤其是过去35年来,因为冲突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战争报道变得越来越危险。

  根据保护记者委员会,在2014年,有61位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被杀,更多的人受伤、遭殴打、被扣作人质。在2015年1月份,有8位记者在巴黎被杀,显而易见,对记者的攻击不再限于冲突地区。

  随着我们的足迹遍及全球,在100多个国家采集新闻,美联社每天都会看到这些危险在迫近。美联社很认真地对待职员的安全。我们的全球安全团队不断访问和升级世界各地所有分支机构的安全措施,特别是那些冲突地区。报道危险形势的记者,从阿富汗到埃博拉病毒爆发的一线,携带了最新的安全装备,并接受了强化敌对环境培训。

  报道一手新闻常常会遭遇危险,这是必然的,但是应当采取合法的手段来保护记者。但是,近年来,战争和媒体的性质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现有的国际法及手段无法处理记者所面对的日益增长的危险。根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的数据统计,只有10%的记者被杀事件诉诸法律。那些杀害记者的人不受惩罚只意味着是对其行为的默许。美联社认为,必须有一个新的国际法机制来保护记者,使杀害记者或将记者扣为人质定为战争罪。

  笔者点评:随着全球战争、冲突和暴力等事件的不断增加,记者采访的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记者死伤事件不断,因此做好记者的安全工作就愈来愈成为记者以及媒体的必修课。其中,至关重要的一课就是加强对赴危险区域采访的记者进行培训。像年报中提到的,美联社不仅为去危险地域工作的记者提供最新的安全设备,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敌对环境培训。对派往战地的记者,路透社明确要求必须经过培训,以学会如何处理敌对形势,如何避免被绑架,如何急救,如何选择安全藏身地,如何在战时自卫等等。这一系列培训计划由一些退役士兵来进行。路透社有一个专门为战地记者设计的敌对环境课程,但是在南亚海啸报道过程中,路透社发现,即使在报道海啸这样的灾难事件中,如果记者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不能提前有所准备,同样非常危险,所以就将该课程的培训范围拓展到所有愿意接受类似任务的人。只有通过该培训课程的人才有资格接受此类危险紧急任务。英国广播公司规定,战地采访记者必须接受模拟培训。英国广播公司专门请特种部队的人帮助培训,模拟战争、骚乱、格斗、绑架场面等;英国广播公司也为战地记者提供野外生存训练,既包括身体的训练,也有心理训练,教记者生存技能,以帮助记者适应战时和极端的环境。对前往骚乱地区的记者在出发前也会做培训。显然,赴危险区域尤其是战地采访的记者如果不经过特殊培训,不仅完成任务没有保障,而且性命也难保。因此,加强培训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这一点也值得国内媒体学习。

  获取独家新闻的方式

  从世界各地爆发的冲突到致命的病毒以及下落不明的客机,很难回想起有哪一年像2014年这样动荡。2014年对报道新闻的美联社记者来说,恰当地获取新闻从未如此重要。以下是2014年我们的一些顶级报道:

  1.目击危险的冲突

  在苏制山毛榉导弹系统于乌克兰东部上空击落一架客机前时刻,两名美联社记者目击了该武器在距离城镇仅仅几公里远处轰鸣飞过。这是马来西亚航空MH17航班被击落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证实,此次空难导致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美联社记者一次又一次从乌克兰发出报道,让世界保持了解这一多变而危险的冲突,而记者个人则往往要冒极大的风险。一位美联社摄影师被弹片击中,当时一枚声波手榴弹在他附近爆炸。另一位记者在报道示威者和警察之间冲突时被晕眩手榴弹炸伤。

  笔者点评:有没有独家新闻,有多少独家新闻——是衡量一个记者和媒体能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指标之一。美联社等国际一流媒体在全球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靠独家新闻打拼出来的。如何获得独家新闻?其中一条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去,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现场”,做目击者。特别是那些危险地区,比如战场。美联社记者为何能在乌克兰获得独家新闻?因为记者就在现场作为目击者,当然这也有巧合和运气的成分。但是,美联社记者超强的获取独家新闻的能力却不是靠运气和巧合,靠的是对新闻尤其是独家新闻的执着和热情,甚至为此甘愿冒生命之险。要知道,美联社历史上已有35名记者为执行任务而失去生命,其中多数是死于战争采访等危险任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独家新闻是拿命换来的。“在现场”并不简单。

  2.重磅娱乐新闻

  当想到美联社时,人们往往更多地会想到战争、自然灾害、政治以及其他硬新闻。但是美联社也报道其他人们高度感兴趣的领域,其中之一便是非常引人关注的娱乐新闻。今天,我们报道世界各地的名人和娱乐,而且我们特别注重发掘这方面的大新闻。2014年,我们获得的最大的娱乐新闻或许就是布拉德·皮特和安吉拉·朱莉的婚礼。这是一条真正的引起全世界关注的重磅新闻。这一新闻引起所有其他媒体的惊讶,甚至连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都不得不赞扬我们。这一新闻通过老式的方法获得:培养关系。美联社电影剧作家杰克·科伊尔已采访布拉德·皮特几年,并且同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种信任扩展到朱莉本人,她同科伊尔也发展了良好的关系。8月28日清晨,科伊尔接到朱莉代理人的电话,给他一条独家新闻:两位明星已于上一个周六在他们法国的家里结婚了。

  笔者点评:获取独家新闻还有一条常规方式,就是杰克·科伊尔采用培养与采访对象的关系。这种方式适用一切采访。除了亲身目击事件,记者的新闻基本来源于采访对象(或消息来源),与其关系好坏直接决定记者能否获取新闻尤其是有价值的新闻。正如美国新闻学教授梅尔文·门彻所说,“消息来源是维持记者生命的血液。”因此,下工夫培养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建立信任甚至有节制的友谊,是记者获取独家新闻的有效方式。采访他们夫妇的记者如此众多,安吉拉·朱莉为何要将自己婚礼的独家新闻披露给科伊尔?说白了,关键时候还是看关系的密切程度。

  数字新闻的整体情况

  2014年收入:2014年收入6.04亿美元(2013年为5.96亿美元),盈利(净收入)增至1.40亿美元(2013年为330万美元),达到2009年来的最高水平。按业务分,内容许可占82%;全球媒体服务(GMS)占7%;美联社广播新闻编辑制作系统占 7%;广告/其他占4%。按客户群分,电视占47%,报纸占25%,因特网占9%,通讯社占7%,广播电台占5%,其他占7%。

  美联社网络:美联社在110个国家拥有10个区域编辑中心280个分支机构。覆盖美国50个州,在每个州议会驻有一名记者。

  美联社的覆盖范围:超过世界一半的人口每天通过全球15000家新闻媒体看到来自美联社的内容。通过许多数字产品,美联社到达超过4000万用户,这些产品包括美联社移动(AP Mobile)和数字新闻体验。

  美联社的产品:美联社每天播发2000条文字报道;每年播发100万幅图片,5万条视频。

  美联社档案:1915年以来的文字报道(已数字化);5100万幅编辑、原创图片;170万条视频剪辑;全球超过200家图片和视频合作伙伴。

  全球媒体服务:从全球29个直播点采用最先进的视频编辑、压缩和传输技术进行运作。

  美联社广播新闻编辑制作系统:该新闻制作软件被超过900家编辑部的64000多位新闻专业人士使用。

  体育新闻电视(SNTV): 体育新闻电视(世界领先的体育新闻视频机构)是美联社与IMG Media(世界最大体育节目独立制作与分销商)的合资公司,向全球450家广播公司和出版商提供无与伦比的体育赛事和新闻。该公司每年播发16500条报道以及740小时录像。

  笔者点评:上述数字虽然不多,但是反映了美联社2014年的整体状况,包括收入、网络、覆盖范围、产品及服务等。与2013年比较,这些数字体现出美联社2014年的几个亮点或动向:首先,美联社的收入有所提高,比2013年增加1%,近6年来首次出现增长,这是最大的亮点;其次,视频业务进一步发展,从发稿量来看,2013年为37980条,2014年为5万条,数量有大幅提升;最后,全球编辑中心和分支机构有所调整,2013年美联社全球有11个区域编辑中心和282个分支机构,而2014年有10个区域编辑中心和280个分支机构,采编网络有所调整和收缩。

  (张宸/编译: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编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