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新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党刊影响力分析及提升对策

2021-05-02 来源:《新闻文化建设》  
  【作 者】秦仿洁: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时代主人》编辑室

  【摘 要】社会各种思潮泛起之时,把握、引导社会舆论显得尤其重要。在我国宣传体系中,党报党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社会舆论阵地的排头兵。与国家级媒体不同,地方党报党刊覆盖面不广、知名度低,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因此,分析研究新媒体时代下地方党报党刊的影响力,探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对策与途径,对助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党报党刊;新媒体;影响力

  党报党刊在我国宣传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始终处在党和国家舆论宣传的最前线。中央及地方各级党报党刊在引导公众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上发挥着架海金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外界消息的方式更加多样,而不仅仅限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头条号、微博、微信公号的兴起,分散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时间。互联网信息以其猎奇性、趣味性以及通俗易懂的特点吸引众多流量。相比之下,党报党刊的文章,多为时政文章,内容严肃、政治性强,且文章结构相对固定,文字多、图片少,缺乏可读性,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党刊党报沦入“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境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下,善于以信息技术助推党报党刊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成为党报党刊一项必须完成的课题。与诸如《人民日报》《求是》等国家级党报党刊相比,地方党报党刊还面临着发行范围小、受众少、创新难等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社会舆论的主阵地提升地方党报党刊的影响力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地方党报党刊影响力分析

  (一)地方党报党刊影响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地方党报党刊的影响力要放在整个社会媒体大变革下来分析。传播形式与媒介载体的多样化,对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地方党报党刊过去曾处于信息垄断地位,如今影响力大不如前。面对新媒体的攻城掠地,传统媒体选择采取建立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方式进入新媒体领域,但收效甚微。譬如在一项针对《辽宁日报》的调查显示,84.8%的媒体人和70%的读者认为党报党刊的“普通群众和青年受众少”;78.3%的媒体人和62.2%的读者认为,与其他媒体相比,党报报道受纪律指令约束多;近60%的受访者认为党报的时效性不强。与趣味性、可读性更高,且可以便捷地从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的信息相比,党报党刊的传播力、影响力正逐渐降低,而这也正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普遍问题。[1]

  (二)地方党报党刊影响力降低因素探究

  在互联网技术变革之前,传统媒体几乎垄断了公众信息传播渠道。传统媒体互动性比较低,信息传播由点及面,以单向传递为主,在一些热点、争议性话题上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与民众互动交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群众接受信息的方法更加多元。作为传统媒体,党报党刊话语方式与时下流行的话语方式大不相同,在时效性、趣味性、印刷发行成本等方面与新媒体相比都存在劣势,失去了年轻的受众群体。媒体生态格局的改变,客观来说导致了党报党刊影响力下降的局面。

  同时,除有财政拨款的地方党报党刊以外,部分党报党刊的盈利模式也受到了新媒体的挤压,没有发挥出自身的政治优势和市场优势。广告商将目光投向点击率更高的新媒体,导致传统纸媒盈利空间缩小,经营陷入困境。并且,党报党刊自诞生起,其职责定位就十分明确,即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诉求。其定位就决定了党报党刊不可能成为“标题党”,利用夸大新闻事实去吸引受众,也不能提供猎奇性的内容。

  二、新媒体时代下地方党报党刊如何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一)打好打响品牌,树立权威性及公信力


  对于地方党报党刊而言,品牌是其最具有价值的资产,也是其他媒体无可取代的资源。地方党报党刊创办时间长、固定受众多,品牌认知度仍是比较高的。在报道地方时政大事、重大政策等题材时,地方党报党刊代表的是权威与公信力。权威性和公信力并不是天然形成,也不会一直存在,需要每一个从业人员用专业严谨的态度来维护。但因采编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会出现一些事实、观点上的错误,对地方党报党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可能带来致命打击,甚至于出现情绪化对立。“官媒说的和事实相反”等言论甚嚣尘上。因此,对于地方党报党刊而言,务必要将话语权转化为权威性和公信力,用专业、深度、精准的态度打响打好报刊品牌。

  (二)明确报刊定位,兼具独特性与专业性

  明确地方党报党刊的定位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诉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紧贴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虑,确保报道的内容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为应对新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传播优势,当前深度报道、新闻评论、长篇通讯等逐渐作为地方党报党刊报道的主要方式,即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独特资源,做好新闻大事件的策划、采访和报道,打造更加深度、更具专业性的文章,提高受众的思辨能力,推动地方党报党刊以专业性取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时代主人》为例,《时代主人》办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积极策划、组织,2019年,《时代主人》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等6个主题进行报道宣传;开辟“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全省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研讨班”“省、市、县委书记进站”“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等人大领域重大关键问题专栏,提高刊物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创新价值。[2]

  (三)推动媒体融合,增强传播力度与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着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在近年来虽然是学者、业界研究的重点,但其概念定义莫衷一是。媒体融合不是机械地搬运原本纸媒的内容到网页、公众号等平台,也不是简单地将新媒体的运行方式直接应用于报纸杂志,而是在传统与新型信息获取方式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媒体融合不仅是内容上的融合,在运营管理等方面也应与时俱进。当前,媒体融合大多局限受制于机制体制、从业人员素质水平等因素,很多情况下,只是将纸媒内容换一种形式转移,并未能实现灵活地融合。地方党报党刊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媒体融合方式,认识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善于运用新媒体语言及叙事方式,传播内容,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协调部门与部门、报刊与报刊间关系,主观上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近年来,媒体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地方党报党刊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根据一份数据显示,在2019年江西省两会期间,由江西日报社打造的赣鄱云平台对江西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江西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等重要活动进行融媒体直播,集图、文、视频、互动为一体,省市县三级联动,在线观众累计近400万人次,极大地增强了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度和效果。[3]

  三、结语

  在媒体行业更新换代、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方党报党刊要坚守舆论阵地,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推陈出新,切实把握媒体发展的新动向,紧跟新趋势,打响自身品牌,以质量内容取胜,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传播效果,走出一条开拓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N].人民日报,2014-8-19.

  [2]赵辉.提高地方党报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调查与分析[J].记者摇篮,2013(7):3-6.

  [3]肖才宏,尹嘉雄.浅论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影响力的提升[J].中国地市报人,2016(9):30-3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