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文科技期刊中有线表格结构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三线表作为当今期刊提倡使用的表格结构形式,在中文科技期刊早期使用情况,现有文献少见答案。本文通过数据库平台和网上搜索等途径对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收录的中文期刊名称进行创刊统计分析,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1981年底前创刊的期刊进行3个代表年有线表格形式统计分析,最后再对应用三线表的期刊逐年、逐篇有线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早使用三线表的期刊只有1种,即1974年《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截至1981年底,中文科技期刊使用三线表期刊有58种(医学类43种),其中有42种期刊(医学类期刊33种)三线表占总有线表数量50%以上。
【关键词】中文;科技期刊;三线表;使用最早时间
中文科技期刊有线表格是科技论文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期刊编排需要,有线表格结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表格结构发展过程作者在文献[1]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期刊三线表在期刊中应用的时间不固定,12种样本期刊应用时间分别为:1981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年(《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土木工程学报》);1992—1998年(《物理学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利学报》《化工学报》《土壤学报》《气象学报》《地理学报》)。该文献对有线表格结构形式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索,但分析结果源于12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由于样本数量较少,研究成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全面研究三线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中的应用问题,掌握三线表在科技期刊中初始使用历程,本文首先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和百度对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收录的中文期刊进行创刊统计分析;其次,对1981年前创刊的期刊做1980年、1981年及1975年3个代表年表格形式统计分析;最后,再对出现三线表的期刊进行逐年、逐篇表格统计分析。通过详细分析得出1981年底前科技期刊使用三线表情况。对读者了解中文科技期刊使用三线表历史有一定的帮助。
1 科技期刊表格的构成、分类
科技期刊文中所用表格[2]分为全线表、省线表和无线表。表格结构包括:表号、表题、表头、表身和表注。对有线表来说:表头、表身外框有表框线,各项之间有行线、栏线的表为全线表;去掉墙线的表格或部分行线、栏线的表格为省线表。在省线表形式上只留顶线、横表头线和底线的结构形式为三线表。无线表顾明思议就是在表格中无线条。表格分类及表格结构形式涉及的有关概念解释见文献[2]。
2 有线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及思考
2.1 有线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
文献[1]对办刊比较早的12种中文期刊,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从创刊起进行表格结构形式及数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期刊有线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为全线表时期—省线表时期—三线表时期。不同期刊有线表结构形式各时期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尽相同。对于单种期刊有线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分为2种类型:第1种类型即在第1期全部对有线表结构进行改变;第2种类型即在年中任一期开始少量改变,并在短期(一般不超过2年)内完成全部转变。期刊表格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后一般就不会再改变。
因为单种期刊根据期刊自身情况进行有线表结构调整,所以出现了整体科技期刊有线表格不是在一个时间点全部更换,而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先后调整。文献[1]统计的样刊有线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见表1。
表1 有线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
年份 | 表格结构类型 |
1957以前 | 全线表时期 |
1957—1974 | 全线表时期、省线表时期 |
1975—1981 | 省线表时期 |
1982—1998 | 省线表时期、三线表时期 |
1998以后 | 三线表时期 |
2.2 有线表结构形式研究引起的思考
表1虽给出有线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对研究科技期刊整体表格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对于分析三线表发展历程来说,样本数量较少,其中医学类期刊于1981年最早使用三线表,可能存在一定的行业特点。因此,还需对1981年底前创刊的科技期刊三线表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
3 三线表在中文科技期刊应用研究
3.1 科技期刊创刊时间初定
为研究三线表在期刊中最早使用时间,本文对文献[3]中综合性科学技术、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测绘科学技术等64类3818种期刊的3605种中文名称期刊进行创刊时间统计(表2)。从创刊起进行表格结构形式及数量分析,得出1981年底前创刊的期刊有1646种。
表2 不同时期科技期刊创刊数
年份 | 期刊创刊数/种 |
1949以前 | 43 |
1950—1959 | 303 |
1960—1969 | 174 |
1970—1979 | 763 |
1980—1989 | 1391 |
1990—1999 | 553 |
2000—2009 | 321 |
2010—2014 | 57 |
合计 | 3605 |
3.2 1981年底前创刊的期刊样本数确定
对3.1节初步统计的1646种期刊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进行创刊时间核实后剔除1981年底前创刊的5种英文期刊(出现在文献[3]中是中文名称),以及1981年后创刊的13种中文期刊,则1981年底前中文期刊创刊总数为1628种。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这1628种期刊进行有数据最早年份统计,有111种期刊1981年后才有电子资料,并且在有数据最早年份时期刊就使用了三线表,无法确定准确三线表开始使用时间,因此也属于无效样本,需剔除。最终符合条件的期刊为1517种。以1517种期刊作为样本,分析不同时期期刊的创刊数见表3。
表3 分析样本不同时期创刊数
年份 | 样本期刊数/种 |
1949及以前 | 37 |
1950—1959 | 282 |
1960—1969 | 157 |
1970—1979 | 717 |
1980—1981 | 324 |
合计 | 1517 |
3.3 1981年底前创刊的期刊三线表应用研究
1517种样本期刊经初步分析判断,59种期刊在统计年份使用了三线表。对这59种期刊再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在出现三线表年份前后,逐年逐篇统计有线表不同结构形式,当统计年三线表数量占有线表总数量≥50%时,认为此期刊在该统计年有线表结构形式为三线表。
对59种期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6种期刊三线表数量占有线表总数量≥10%(见表4)。
表4 1981年底前56种期刊使用三线表情况
序号 | 刊名 | 创刊年份 | 主办单位 | 最早资料年份 | 统计年有线表类型(占比/%) |
1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1959 | 甘肃农业大学 | 1959 | 1974三线表(100) |
2 | 《西藏医药杂志》 | 1975 | 中华医学会西藏分会 | 1975 | 1975三线表(100) |
3 | 《光电工程》 | 1974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光学学会 | 1974 | 1976三线表(85) |
4 | 《现代医学》 | 1964 | 东南大学 | 1976 | 1979三线表(94) |
5 | 《军事医学》 | 195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1979 | 1979三线表(69) |
6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57 | 华中科技大学 | 1957 | 1980三线表(98) |
7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79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1979 | 1980三线表(100) |
8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 1973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 1973 | 1980三线表(100) |
9 | 《国际遗传学杂志》 | 1978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1978 | 1980三线表(75) |
10 | 《金属学报》 | 1956 | 中国金属学会 | 1956 | 1980三线表(100) |
11 | 《山西医药杂志》 | 1957 |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974 | 1980三线表(99) |
12 | 《世界建筑》 | 1980 | 清华大学 | 1980 | 1980三线表(100) |
13 | 《世界橡胶工业》 | 1960 | 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 | 1980 | 1980三线表(95) |
14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59 | 四川大学 | 1972 | 1980三线表(66) |
15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 1959 | 温州医科大学 | 1978 | 1980三线表(90) |
16 |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58 | 武汉大学 | 1980 | 1980三线表(68) |
17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1978 | 新疆医科大学 | 1978 | 1980三线表(84) |
18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58 | 中南大学 | 1959 | 1980三线表(100) |
19 | 《国际骨科学杂志》 | 1964 |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1980 | 1980三线表(60) |
20 | 《中国防痨杂志》 | 1950 | 中国防痨协会 | 1951 | 1980三线表(74) |
21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1977 |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 | 1977 | 1981三线表表(70) |
22 | 《国际免疫学杂志》 | 1978 | 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 | 1978 | 1981三线表(66) |
23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1951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1956 | 1981三线表(51) |
24 | 《四川医学》 | 1980 | 四川省医学会 | 1980 | 1981三线表(73) |
25 | 《新医学》 | 1969 | 中山大学 | 1970 | 1981三线表(95) |
26 | 《徐州医学院学报》 | 1979 | 徐州医科大学 | 1979 | 1981三线表(75) |
27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1979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1979 | 1981三线表(99) |
28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1955 | 安徽医科大学 | 1958 | 1981三线表(66) |
29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1980 | 第二军医大学 | 1980 | 1981三线表(77) |
30 | 《钢铁研究学报》 | 1981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1981 | 1981三线表(100) |
31 |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1980 | 吉林大学 | 1980 | 1981三线表(57) |
32 |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1980 |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1980 | 1981三线表(52) |
33 | 《解剖学研究》 | 1979 | 广东省解剖学会;中国解剖学会 | 1979 | 1981三线表(83) |
34 | 《解剖学杂志》[11] | 1964 | 中国解剖学会 | 1964 | 1981三线表(61) |
35 | 《矿产保护与利用》 | 1981 |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1981 | 1981三线表(89) |
36 | 《燃料化学学报》 | 1956 |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 | 1956 | 1981三线表(100) |
37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37 | 西安交通大学 | 1957 | 1981三线表(62) |
38 |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 1978 | 延边大学 | 1978 | 1981三线表(90) |
39 |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 1978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 | 1978 | 1981三线表(60) |
40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1976 | 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 | 1976 | 1981三线表(52) |
41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1976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生物技术 | 1981 | 1981三线表(74) |
42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1981 | 南方医科大学 | 1981 | 1981三线表(94) |
43 | 《红外技术》 | 1979 | 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 | 1979 | 1981省线表(23) |
44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1959 | 山西医科大学 | 1959 | 1981省线表(10) |
45 | 《贵金属》 | 1977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1977 | 1981省线表(47) |
46 |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1980 |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 1980 | 1981省线表(49) |
47 | 《黑龙江中医药》 | 1958 |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 1965 | 1981省线表(18) |
48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1976 |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1976 | 1981省线表(30) |
49 | 《泸州医学院学报》 | 1978 | 西南医科大学 | 1978 | 1981省线表(41) |
50 | 《上海医学》 | 1978 | 上海市医学会 | 1978 | 1981省线表(34) |
51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1980 | 天津食品研究所;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 | 1980 | 1981省线表(10) |
52 | 《心血管病学进展》 | 1980 | 成都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1980 | 1981省线表(46) |
53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1981 |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1981 | 1981省线表(38) |
54 | 《口腔医学》 | 1981 |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1981 | 1981省线表(15) |
55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1981 | 中国光学学会 | 1981 | 1981省线表(21) |
56 | 《中国肿瘤临床》 | 1963 | 中国抗癌协会 | 1963 | 1981省线表(10) |
由表4可看出:
1)1981年底,已有56种期刊不同程度使用三线表。其中,42种期刊三线表数量占有线表总数量≥50%(占统计分析样本1517种期刊2.77%)。42种期刊中,医学期刊达33种,占使用三线表期刊总数78.6%(占统计分析样本1517种期刊2.17%,占统计样本期刊医学类233种期刊的14.16%)。
2)最早使用三线表的期刊是《甘肃农业大学学报》,该学报从1974年开始使用三线表。1974年出版4期共有118个三线表,1期至4期三线表分别为35、27、41和15个。
3)在研究样本数足够多情况下,截至1981年底医学类期刊使用三线表较多,属行业现象。
在表4分析过程中,《电池》杂志情况比较特殊。1975年第4期该刊就使用三线表(1975年前期刊数为848种),属早期使用三线表期刊,但没有坚持,从1976年第1期开始又重新使用省线表,直到1989年才再次使用三线表。
科技期刊开始应用三线表方式基本分3类:第1类是在出版年第1期就全部使用三线表,如《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各期三线表情况如上所述。第2类是在出版年某期开始全部使用三线表,如《现代医学》,1979年有线表格共计154个,其中三线表145个,省线表8个,全线表1个(1至6期分别为三线表21个,省线表5个,全线表1个;三线表23个,省线表3个;三线表10个;三线表36个;三线表32个;三线表23个)。第3类是三线表和省线表混用,但三线表占50%以上,如《军事医学》,1979年全年有线表格共计300个,其中三线表207个,省线表93个(1至4期分别为:省线表86个,三线表1个;三线表88个;省线表5个,三线表38个;省线表2个,三线表80个)。从分析结果来看,第1类期刊有9种,第2类期刊有3种,第3类期刊有30种,第3类运用形式所占比例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最初出现的3类情况都很快过渡成完全使用三线表。
通过分析基本上明确了自然科学期刊使用三线表时间历程,对表1起到完善作用,把使用三线表时间由1981年提前到1974年。
4 结束语
三线表是科技期刊有线表格的一种结构形式。我国三线表最早在期刊使用时间是1974年(《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在1975年和1976年每年增加1种期刊,1979年又增加2种期刊,即1974—1979年共有5种期刊使用了三线表;1980年使用三线表期刊新增15种,1981年新增22种期刊使用三线表。截至1981年底,共有42种期刊三线表数量占总有线表数量≥50%,16种期刊三线表数量占总有线表数量范围在4%~49%之间。从三线表使用结果来看,1980年中文科技期刊使用三线表期刊数量增长较多,说明中国科技期刊有线表结构形式紧跟了国际出版界有线表结构形式的演变形势,使表格形式变得简洁、清晰、美观。
5 参考文献
[1]王小艳.科技期刊有线数据表结构形式发展过程研究[J].亚太数学与统计学期刊,2019,1(1):13
[2]学术出版规范表格:CY/T170-2019[S].北京: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2
[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J].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