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

2021-05-10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陈岩:河南省医学会杂志社

  【摘 要】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及途径的变化给科技期刊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期刊编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编辑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正确认识当前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定位,积极进行角色转型。新媒体的衍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影响,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代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文章以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型

  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使信息传播方式及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媒体的衍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影响,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代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精品化、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是未来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的编辑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既要保持办刊的初心,坚持科技期刊的社会属性,也要努力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积极进行角色转型,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实现自我发展。

  1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发展机遇

  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一定便捷性。

  首先,个性化定制。在传统纸媒发展过程中,信息通常采用纸质形式进行传播,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新媒体的衍生与发展,使信息的获取以及保存十分便捷,传播方式也存在多样化。并且新媒体具有一定包容性,信息内容十分丰富,受众能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个性化信息服务,这充分体现出信息具有一定针对性,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应当体现出个性化服务,做到精准投放。

  其次,受众面不断拓宽,时效性增强。数字化时代智能设备在不断普及,受众在接受与查找信息时变得十分方便,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以及电脑等设备接受信息与发布信息,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105年前,《纽约时报》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历时8小时,受众面也有限。现今信息的传播速度是分钟级传播,秒级竞争,受众面可以瞬间遍及全球。在这一背景下,科技期刊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将最新的前沿科技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信息时效性大大增加的同时,受众面也辐射更广,期刊的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代替纸质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期刊数据库、数字期刊平台、网络期刊、电子杂志、手机杂志等都是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此外,过去的科技期刊作为传统纸媒,通常以文字为主,配以一定图表形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不仅有文字信息以及图片信息,还会视频信息以及音频信息,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更便于受众理解与接受。

  2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科技期刊整体发展趋势认识不足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由纸质出版走向数字出版,传播途径也由邮局订阅、自办发行走向多媒体出版、数据出版、开放出版,数字化、网络化改变着科技期刊原有的编辑、出版、管理、经营模式。但是,仍有很多期刊社的编辑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判断,对利用数字化创新期刊经营模式的动力不足,在新媒体环境下止步不前。还有部分期刊社由于受体制、机制、技术手段、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办刊机制陈旧,运营方式落后,不能把现有的内容优势转化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传播优势,缺乏足够的内容创新和传播渠道创新,导致期刊在数字化进程中举步维艰。

  2.2 缺乏数字化时代的品牌意识

  科技期刊从诞生至今还不到400年。最初几种科技期刊刚诞生的时候,作者、读者都是同一群人,很小的圈子,几乎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力。到了今天,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科技期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影响力大的产业,我国有5000多种科技期刊,知网、万方数据库也因为期刊提供数字化出版平台而迅速崛起为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清楚地表明科技期刊也是一种生产力[1]。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要生存、求发展,靠的是自身的影响力,因此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期刊的品牌就是期刊的生产力。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期刊定位、创意策划和特色风格、学术定位和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期刊的品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资产,对于期刊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期刊社的编辑由于对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模糊不清,缺乏数字化时代的品牌竞争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

  2.3 编辑数字化生存能力有待提高

  数字化为我们打造了无穷的世界,利用数字传媒传播信息,并替代传统纸媒,是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是包括产品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流程、传播方式、学习形态在内的全流程数字化[2]。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利用数字化时代的新技术、新方法来代替传统技术,势必能够创新并优化期刊的传播,扩大期刊的受众群体。但前提条件是编辑能扎实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并灵活有效地运用到编辑出版工作中去。目前诸多科技期刊社的编辑大多学科专业出身,年龄偏大,虽然深谙本领域的专业知识,但对计算机技术和新媒体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技术能力弱,数字化生存能力低,无法适应刊媒融合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3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

  3.1 链接作用


  在当前新形势下,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技期刊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以及全新的传播条件,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以及传播条件,整理大量信息资源,并将信息传播给大众,积极构建期刊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期刊不是阅读的终端,而是与读者的链接点。新媒体区别于传统期刊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和读者互动能力的提升。新媒体能够在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更大范围传播,编辑也可以通过互动了解读者的需求与意见建议,以便在未来的编辑工作中调整思路,为期刊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除此之外,科技期刊编辑还要有与互联网“链接”的思维,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未来,这个世界不会再有传统期刊,只有“链接”的期刊和没有“链接”的期刊。

  3.2 把关作用

  数字化时代,信息的特点是数据量大、传播速度快、来源多元化。科技期刊为信息的载体,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化的重任。科技期刊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在海量的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整和,作并将这部分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期刊这一媒介传播出去,借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期刊学术价值的取向,主要是通过编辑对稿件的选题价值、科学价值、和创新价值的鉴识判断及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等方式实现的。科技期刊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承担一定社会精神产品属性。

  3.3 催化与导向作用

  随着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互动,随着各个学科的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形成,科技期刊编辑不仅仅需要推动科技的开展,还需要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3],催化和引领科技的发展。基础研究类期刊当以推动科学研究发展为己任,应用技术类期刊以技术进步为追求,科学普及类期刊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目标,而科学技术文献类期刊则以收集、记录、归类、服务为使命,全面推动我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4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

  4.1 更新理念,提升素养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内容产生一定转变,由文字编辑工作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及时更新思想理念,实现角色转型[4]。数字化时代编辑的角色转型,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提升在媒体融合领域的能力。科技期刊编辑要努力学习全新网络编辑技术,做到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新媒体平台的发布和设计。此外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还要利用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量化,继而进行信息加工,充分体现出数字技术优化,保证信息准确性与完整性,从而传播科技知识[5]。同时科技期刊编辑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综合能力。其次科技编辑还需要积极关注科技成果,了解当前科学动态以及科技未来发展情况,保障科技期刊内容先进性与创新性。

  4.2 适应全新经济体制变革,增强品牌意识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出版是影响力经济,品牌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期刊未来发展的最终力量。数字化时代,谁拥有了期刊品牌,谁就赢得了期刊市场的主动权,而缺乏品牌的科技期刊是很难在现今期刊如林、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科技期刊编辑要适应时代需要积极进行角色转型,加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注重科技期刊的品牌运作。品牌运作应该是科技期刊运作的最高级阶段和科技期刊发展的最高级层面[6]。科技期刊要依据市场变化,明确受众需求,根据受众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组稿与选题策划,使得编辑策划出的科技期刊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用选题和观点打造期刊的灵魂,用期刊的灵魂去创造期刊的影响力。要重视数据库的建设,完善网站功能,增加获得数据的渠道,数字传播收入是除去发行与广告这些传统收入以外,未来科技期刊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另外,一切可以与刊物的自身资源和品牌相关的经营活动,如图书、光盘、网站、会展、论坛、品牌授权等,都是未来科技期刊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经营不应仅仅局限于编辑、出版、发行、广告这些传统领域,而是应该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再造,而品牌始终是期刊经营产业链的核心。

  4.3 创新科技期刊内容

  数字化时代人们信息接收途径更加多元化,同时阅读方式也发生一定转变。人们从原有纸质阅读逐渐转变为电子阅读方式,传统科技期刊读者逐渐转向电子阅读中去,制约科技期刊进一步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应当积极进行角色转型,认识到当前读者阅读方式发生转变,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制约科技期刊发展的原因,并把握当前科技期刊发展方向。编辑在科技期刊内容方面,应当保证期刊内容丰富且多元化,除去传统期刊具备的文字以及图片内容,可适当添加音频以及视频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在开展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科技期刊内容。

  4.4 打造特色栏目,提升竞争力

  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在发展中,存在栏目缺乏特色现象,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期刊的质量和竞争力。科技期刊栏目的策划设置应体现办刊宗旨,展示期刊特色。栏目策划设置的合理与否,特别是特色栏目的设置对于提升期刊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收集能力,收集读者作者群体的定位与需求,紧密结合期刊的办刊宗旨,精准设置特色栏目。同时,精准设置的特色栏目还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培育出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也便于编辑及时跟进栏目相关的业内动态,及时组约稿件,第一时间向读者推出科技最新信息以及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会有稳定并不断壮大的作者和读者群,使期刊具有可持续的发展力和扩张力,同时也推动编辑角色转型。

  4.5 准确定位,推动全面数字化实施

  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准确定位,不断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与其他期刊相比,科技期刊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同时受众具有特定性。针对这些特征,编辑在开展工作时,需要明确受众定位,从而依据受众需求,为其提供所需要的专业科技信息。先进信息技术出现,为编辑工作提供了便捷,编辑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受众的专业以及爱好等信息,同时明确受众和需求,依据受众需求,编辑具有针对性的科技信息。同时科技期刊编辑要推动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需要建立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与移动设备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数字化发展。

  5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已经迫在眉睫,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期刊编辑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迎接新媒体行业的冲击,在工作中应当积极利用先进技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把握新媒体优势,提高编辑综合能力,创新科技期刊内容,提升科技期刊品牌,通过实现刊媒融合推动期刊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邦芬.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界和期刊界的使命[J].编辑学报,2020,32(6):591-592.

  [2]游翔.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9,38(6):65-69.

  [3]张红梅.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9):183-184.

  [4]陈旭.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型路径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7):88-90.

  [5]张维官.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型路径求索[J].科技传播,2020,12(2):167-168.

  [6]高平.国外科技期刊运作模式研究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出路——基于科技期刊发展与创新视角[J].科技创业月刊,2015(4):11-1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