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关于我国盲用有声读物制作方式的探讨

2021-05-17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作 者】顾钟:中国盲文出版社

  【摘 要】信息技术的升级使传统出版业形成了新形态,有声读物就是新形态的表现之一。盲用有声读物的制作也在技术升级的背景下,迎来了升级与更新:传统录音方式与DAISY有声书的升级,H5网页版有声读物的制作和纸质出版物中电子标签的添加。

  【关键词】盲用有声读物;制作方式

  知识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跨领域合作与融合已经成为常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与传统出版业的深度融合,既能充分发挥技术在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聚合作用,也能提升传统出版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传统出版业的新形态。

  自20世纪90年代有声读物在我国出现以来,它作为一种传统出版业的新形态,以其便捷性、易用性迅速在出版市场站稳了脚跟。随着智能语音、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进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有声读物产业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有声读物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有声读物市场规模达32.4亿元,预计到2020年,会超过78亿元[1]。

  与有声读物面对所有读者不同,盲用有声读物是专门针对视障人士的需求,为其制作的有声读物。在制作方式上,盲用有声读物与普通有声读物也有所不同。而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满足视障读者的文化需求,盲用有声读物的制作方式也势必迎来升级与更新。

  一、盲用有声读物发展始末

  盲用有声读物始于欧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一个录音棚里,世界上第一本盲用有声读物诞生了。灌录在黑胶唱片上的有声读物,每一面可录制15分钟左右的音频。

  英国的国家盲人图书馆和皇家盲人学院通过在线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提供有声读物服务。瑞典有声读物图书馆利用智库向视障读者推广有声读物,在1994年的计算机协助科技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一套数字有声读物的原型开发版本,该版本支持计划内的盲人图书馆,提供一个可检索图书目录的平台。在荷兰,有5个服务中心为视障读者提供有声读物订阅服务,通过统一的复制配送中心,利用自动化的个人条形码管理系统发送给视障读者;低视力读者可自主操作系统,为自己发送需要的有声读物。加拿大国家视障学会近年来致力于将6万册藏书数字化,丰富有声读物资源。

  我国出版的首批有声读物的代表是199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音像中心出版的“世界名著半小时系列”“中国名著半小时系列”。我国的盲用有声读物的制作开始于1998年,是由“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制作出版,通过中国盲文图书馆等专门针对视障人士使用的渠道免费提供。至今,已制作了包括教材教辅、课外读物、医学保健、历史军事、经济管理、国学经典、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歌、文艺赏析、名家讲堂、评书、相声、电影原声、音乐戏曲、广播节目、教育励志、科技科普、人文社科和其他,20个大类近100个子类,磁带1300余种、MP3等音频资源近万种,时长逾4.5万小时的有声资源。

  二、我国目前盲用有声读物制作方式

  我国的盲用有声读物制作方式目前主要是两种:录音,DAISY有声书。中国盲文出版社拥有每年150种、2500小时WAV、MP3格式的录音式有声读物及DAISY有声书的制作能力。盲用有声读物的载体为磁带、CD光盘、移动设备,通过听书机及网络为视障读者提供盲用有声读物阅听服务。

  传统有声读物制作的方式是录音。中国盲文出版社聘请持“播音员主持人证”的专业人员、志愿者录制全版权有声读物和与其他版权方合作的有声读物,经出版社工作人员剪辑、校对、编审后,按照出版程序,正式出版发行。视障读者可通过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官网、盲人文化教育就业服务机构、中国盲文出版社相关平台、阅读终端与应用等平台阅听使用。

  另一种盲用有声读物的制作方式为DAISY有声书。DAISY有声书是一项新的数字化有声读物技术,始于1988年。1996年,DAISY联盟成立后,DAISY有声书得以迅速推广。2005年发布的DAI-SY3.0被美国国际标准组织纳入美国国家标准后,DAISY有声书在视障领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粗略估计,全世界DAISY有声书约有14.3万种。DAISY有声书文件,即DTB文件,主要包括:包文件(。opf)、文本文件(。xml或。xhtml)、音频文件(。mp3、。wav)、字语同步文件(。smil)、导航控制文件(。ncx)、图片文件、书签或高亮文件、显示样式文件。DAISY有声书的文件构成使得它可以将文字、图表、音频同步制作,实现全文导航、文本定位、放置书签、全文检索、调整字体、高亮段落、语音播放、添加笔记等功能。目前,中国盲文出版社制作了2300余种DAISY有声书。

  三、未来盲用有声读物制作方式展望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盲用有声读物制作方式的升级与更新是可以预料的。升级主要体现在模拟人声加入录制和DAISY有声书即将增加动画与视频的功能,更新主要体现在H5网页版有声读物的制作和纸质出版物中电子标签的添加。

  在录音方面,新的录制方式正在形成。微软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款新的智能TTS软件(文字转语音软件),通过模拟人声录制有声读物。以往TTS制作的有声读物声音呆板、语调生硬,比较适合转录教材类的学习材料,不适合录制文学作品。而新研发的TTS软件经过多次实验、调试后,吐字完美清晰,已经能够使声音特质与纸质出版物相契合,感情充沛地演绎原文,通过语音表达展现书中人物的性格和情绪,从而使视障读者能够体会角色的内容,代入感比较强,期望能够“使读者获得一种重回‘原生口语时期’的听觉享受”[2]。TTS软件的应用将大大减少真人录制的成本,缩短录制时间,更快捷地为视障读者制作盲用有声读物。

  DAISY有声书正在开发动画及视频功能,这两个功能的添加将使它成为一个更为完整的多媒体文件,也能更好地满足视障读者的需求。目前DAISY有声书只能线下收听,因此在线播放也成为DAISY有声书升级努力的方向。

  H5指第5个版本的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新的主要在移动端展示和传播的网页形式,是在浏览器中打开的网页应用,也是未来大多数软件存在的形式。具有灵活性高、开发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的特性。H5页面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链接等多种形式,其丰富的控件、灵活的动画特效、强大的交互应用和数据分析功能,使其能高速低价地实现信息传播,非常适合通过手机来展示、分享。中国盲文出版社准备尝试制作H5网页版有声读物。在制作中,拟添加交互和语音识别功能,通过人机交互和对话式应答,标记、记录阅听进度、读书笔记及心得,从而增加阅听的互动性及趣味性,强化阅读体验,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智能化地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H5网页版有声读物不仅能够将中国盲文出版社现有纸质书、盲文书、有声读物网络化、智能化、交互化,更加便于视障读者使用、学习,也能节省制作费用,还可以根据后台数据调研、分析视障读者的实际需求,随之调整H5的控件设置、特效制作,更迅捷、精准地满足视障读者的阅听需求。

  纸质图书上的电子标签,就好比人行道上的专用的盲人通道,通过电子标签,可以让视障读者更快捷、更方便地读取关联图书的有声读物。通过为纸质图书生成电子标签,建立纸质图书与有声读物的关联关系。中国盲文出版社拟与部分出版单位开展合作,选取部分图书进行试点示范工作,在图书印刷的同时,同步印制电子标签,使得每一本纸质图书,都有一个电子标签。将电子标签贴到纸质图书上,视障读者可以使用手机,扫描图书上的电子标签,即可通过手机播放收听该图书对应的有声读物。图书电子标签的推广,可以为视障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四、结语

  盲用有声读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视障读者最有效的无障碍阅读方式之一。盲用有声读物在帮助视障读者学习知识、满足视障读者的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通读者与视障读者之间阅读体验的“鸿沟”正在消失。而盲用有声读物制作方式的升级与更新,正是助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艾媒资讯.2018中国有声读物市场专题研究报告[R].2018-04-24.

  [2]范雨竹,周安平.数字时代有声阅读多维形式新探[J].科技与出版,2019(1):80-8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