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王琴: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科技强国战略关系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科技出版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出版为科技强国战略的构建夯实制度基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科技强国战略的打造提供理论支持——展示科技成果、激励科技创新;为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描绘时代蓝图——弘扬时代先驱精神、歌颂当下创新人才、培育未来科技新星。
【关键词】科技出版;科技强国战略;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科技出版物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2]。科技强国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科技出版集聚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科技研究的成果,起到传承人类文明、汇聚发展合力、引领科技前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体现的是国家的科技水平,代表的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提升教育水平、丰富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全面性人才,为科技强国战略夯实制度基础、提供理论支持、描绘时代蓝图。
一、 科技出版为科技强国战略的构建夯实制度基础
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的发展目标,关键要遵循发展理念、匹配正确的发展战略。2018年1月9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助推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因此,科技出版为科技强国战略的打造夯实制度基础,主要体现在对以下“三大战略”的促进作用[3]:以创新为先,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有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教育为要,强化全民教育意识,营造教育科研氛围,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人才为本,强化人才意识,营造人才培养氛围,有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4]
1. 科技出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国家强盛以科技为基,民族进步以创新为魂,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5]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宫、蛟龙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为科技出版提供了方向,带来了空前机遇。科技出版注重内容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和营销的创新,努力占领创新高地,为科技强国战略营造了活跃的创新氛围。此外,科技出版还是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从嫦娥奔月到“天宫一号”》《中国载人深潜“蛟龙”号研发历程》《海底7000米:深海“蛟龙”号的故事》等一系列科技图书相继出版,在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创新成果的同时,也让读者对创新产生新的思考,以创新驱动发展。[6]
2. 科技出版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是科技的基础。[7]出版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育的不断发展又促进出版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科技出版一直将科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提高全民科学意识,为科技强国战略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科技类成果的积累促进了科技类教材的出版,为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教学用书,推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科技类成果的应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科技出版物使用二维码、AR和VR技术,让学习更加真实化、多样化、立体化,也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推进教育方式的变革。[8]
3. 科技出版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新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以识才的慧眼、聚才的良方广纳贤才,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科技出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科技图书能让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科技图书能让科研人员从中受到启发提升科研效率,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图书能让授业者提升自己以适应现代教学的模式,培养造就专业化师资团队。[9]此外,科技出版为了保证选题的创新性、内容的准确性、推广的有效性,对出版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了集新时代策划人才、科技编辑人才、数字营销人才等为一体的科技出版人才,为科技强国战略营造了积极的人才培养氛围。
二、 科技出版为科技强国战略的打造提供理论支持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发现联系、建立理论、研究现实、应用成果的过程。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机械、电子、建筑、通信等诸多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科技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升高,原创科技图书为打造科技强国战略增加了知识储备,引进版科技图书为科研人员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从而激励科技创新,对科技强国战略的打造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科技出版展示科技成果
科技出版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有利于向读者传播科技知识,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0]
例如,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5G时代:什么是5G,它将如何改变世界》指出第七次信息革命是智能互联网,5G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基础,为读者勾勒了交通、医疗、工业、农业等因5G而将产生的深刻变革,有利于增进读者对5G的认知,促进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工程方面,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造价常用数据速算速查手册》是工程造价人员的参考书,有利于工程造价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在大数据方面,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loudera Hadoop大数据平台实战指南》切入点明确、清晰,从Hadoop生态系统的Cloudera入手,逐步引出各类大数据基础和核心应用框架,为读者提供学习平台。
2. 科技出版激励科技创新
新时代,新一轮的科技变革加速演进,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我国面临的是历史机遇也是严峻挑战,这对当下的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把握趋势、推进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强国。科技出版物有对关键科学技术的阐述,致力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也有对相关科研过程的陈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11];有为启蒙少年儿童科技思想的科普读物,也有为专业性人才提供参考的科技专著;有反映中国科技实力的原创书籍,也有介绍国外先进科技的外版书籍。
科技出版物是科技工作者坚守初心、执着攻关的成果,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并进一步激励科技创新。科技出版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打造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也为科技强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 科技出版为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描绘时代蓝图
新时代,科技出版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为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描绘时代蓝图。
1. 科技出版弘扬时代先驱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奋斗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历经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技出版见证了那些为了国家贡献一生的时代先驱,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邓稼先、王淦昌,数学伟人华罗庚,物理大师杨振宁、李政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时光蓦然流逝,翻过岁月的篱墙,科技出版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笑看时代变迁,挥笔在科技创新的历史长卷上为时代先驱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弘扬的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敬业尽责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 科技出版歌颂当下创新人才
最近20年,中国科技成果呈“井喷式”发展,科技强国战略稳步实施。中国载人航天、高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世界。科技出版记录着中国科技发展的坚定步伐,如《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5G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新时代:全球人工智能应用真实落地50例》以及“中国高铁丛书”,让读者真实地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感受民族自豪感;科技出版歌颂着为科技进步付出辛勤劳动的创新人才,如《不老之泉探秘——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展现的是世界顶级的生命科学家裴端卿的创新成果,《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赞叹的是屠呦呦先生以及青蒿素研究独特而漫长的科研历程。科技出版像是一位健硕的青年,体验生活百态,执笔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记录每一步辉煌,歌颂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创新精神,为科技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3. 科技出版培育未来科技新星
新时代,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扛起时代责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奉献自己的智慧、青春和力量。通俗化、趣味化的科技出版读物,对于培养孩子科技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为未来培育高新技术人才。科技出版像是一个活泼的孩童,期待成长的快乐,援笔在浩瀚的科技海洋中描绘未来的蓝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培育未来科技新星,以少年之强保证国之兴盛。
科技出版之于科技强国战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科技出版是科技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是科技强国实施过程的告白书和备忘录,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基础,为科技强国的未来绘制蓝图。本文仅是引玉之砖,关于科技出版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路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EB/OL].(2016-05-30)[2021-02-1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30/c_1118956522.htm.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11):10-27.
[3]文森.三大战略助推科技强国“三步走”[EB/OL].(2016-06-13)[2021-02-1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613/c40531-28429158.html.
[4]白春礼.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的基本内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5):455-463.
[5]张志强.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年卷首语[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40(1):1-4.
[6]彭以祺,吴波尔,沈仲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11):12-20.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6.11.002
[7]张杰.以高水平国际化推进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大家谈[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1-8.
[8]王吉献.做好研究工作服务国家战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8(6):157-158.doi:10.3969/j.issn.1006-690X.2018.06.079
[9]罗莉.浅谈新形势下科技图书出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传播,2017,9(1):5-6.
[10]魏立帅.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走科技强国之路[J].中共党史研究,2018(12):16-25.
[11]尹高磊,甘泉.科学谋划实施路径,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