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党刊+”:全媒体探索的中国地方党刊透视

2015-06-11 来源:中国记者
  提要:本文作者认为,在“互联网+”的洪流中,党刊转型可以用“党刊+”全媒体实现方式来进行。政治家办刊办全媒体,坚持党性原则,强化党刊全媒体的政治定力;建设全国党刊全媒体平台,形成涵盖网站、手机报、微视频、E刊、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平台的新兴媒体群;针对读者(受众)群,进行“点对点、滴水穿石”般“对接”服务。

  在“互联网+”的洪流中,有没有一种可能叫“党刊+”全媒体实现方式?

  全国地方党刊界的做法是“摸着石头”探索——这不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惰性或坐井观天式的妄自尊大,而是基于政治资源、公信力资源、主流渠道资源的媒体融合视野、角度和实践方式创新。

  肩负全面传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主流舆论责任,全国近50家党刊,月均直接订户(读者)1080余万,以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社会管理者为主要受众的中国地方党刊媒体群,已“润物细无声”地成为中国“主流舆论场”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的指示,全国地方党刊创新探索全媒体融合发展,通过“党刊+”的理念和思路,增强党刊媒体主流舆论传播力。

  “党刊+”理念:“全媒体”推进“老树”绽新绿

  “党刊+”的全媒体理念,是基于党刊主流传播“品牌价值”“公信力”和“信息技术流”的优化集成状态。理论上说,以党刊内容为“源”的传播载体工具可“切分”为:期刊、网络、移动公众平台,以及报纸、广播、电视、微电影、电子出版、网络、通讯等各种门类的媒体“送达”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内容提供商”到“渠道商”的完美匹配和高度融合。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化新技术大潮的汹涌澎湃,包括移动终端等在内的新型受众数量成倍增长,网上和移动终端舆论阵地和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作为传统的新闻出版单位,党刊奋起应对挑战,迎合、适应和抢抓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全国党刊不断拓展党刊全媒体新思路,探索和掘进现代新媒体运用和发展的空间。

  重庆市委党刊媒体群(《当代党员》《党员文摘》《党课参考》《全视界》、“七一网”)及系列移动信息平台,辽宁党刊集团,当代贵州传媒集团,北京市委《前线》等优秀党刊,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到,如何做好“全媒体”舆论引导、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是时代对传统党刊给出的一道“必选题”,也是提升党刊主流舆论引导力的必由之路。

  “党刊+”的“全媒体”形态,并不排斥传统期刊的独特或单一的“受众接触形式”,而是通过新技术平台的整合、运用,使各种态势的“媒体表达”倚重于或充分利用于传统党刊的公信力和主流形态,发散开去。

  由于在新媒体群建设方面的理念创新和突出成绩,2013年,《前线》被评为全国首批70家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之一;重庆党建门户网站“七一网”和“党建红云”居于全国同行业网站和数字化平台前列;贵州当代先锋网、手机报和辽宁党刊集团中华先锋网等新媒体应运而生。不完全统计,全国传统党刊建设和发展新媒体已达到53家(个、项)。

  “党刊+”的“全媒体”形态不是“跨媒体”时代媒体间的简单“加法式”链接,而是“全身心”融合,即推进党刊媒体丰富、庞大的内容体系,从单一的“纸质”到与新兴各形态媒体的“融合性”互动、“吸纳性”互补和“植入性”互溶。从而,实现“党刊+”的“全媒体”的覆盖面、技术手段、媒介载体和受众传播的立体式、全方位的“大而全”。

  按照“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引领政治思想舆论”的总体思路,党刊全媒体推出了“特别关注”“今日报萃”“理论频道”等重点栏目;重庆党建门户网站“七一网”及手机“七一网”的“头条纵深”“党建聚焦”“身边好干部”“感动中国”等品牌栏目集聚眼球;贵州“当代先锋网”、辽宁中华先锋网充分发挥党委机关刊物的地位、作用、影响力和主流媒体独特的优势,坚持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战略,突出理论引导、工作指导、融众聚合和党建特色,成为“波涛汹涌”的众多网络媒体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地方党建新媒体。地方党刊推出的“手机报”“党建红云”“微博”“微信”“微视频”,全方位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快读”“精读”“勤读”“碎读”的时代需求,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顺应时代、适应潮流的全国党刊全媒体平台建设,形成了涵盖网站、手机报、微视频、E刊、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平台的新兴媒体群,通过全媒体、个性化、大容量、便捷化的传播手段和模式,打造出一个基于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的工作、学习新阵地,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探索方面闯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

  政治定力:彰显“五位一体”和核心价值观确定性

  “党刊+”的底气和资源要素基础在于,用好用活政治资源、走正道,这也是党刊全媒体最核心最可靠最具价值的竞争力。政治家办刊办全媒体,最根本的是坚持党性原则,强化党刊全媒体的政治定力。

  一段时期及至眼下,一些社会类“新兴”媒体,浮躁并热衷于“揭露”“比较”,在追求所谓的“民主”的热潮里“标新立异”,弱化执政党的功绩和贡献。《当代陕西》、甘肃《党的生活》、黑龙江《奋斗》、《今日新疆》和《当代兵团》充分认识到,党刊及其全媒体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传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多维的重要载体。因此,党刊全媒体必须成为强化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舆论工具,成为确保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先进性的宣传阵地,成为关注民生、反映民意、通达社情、化解矛盾、理顺民心的信息源泉和交流平台。

  全国党刊全媒体牢牢把握党刊的政治属性和媒体属性,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实际工作中干部群众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所创造的新经验、新方法,营造党刊全媒体主流舆论场,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阵地,保持了应有的政治高度和思想高度。

  在重大事件面前,党刊全媒体自觉保持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严守宣传纪律;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打好主动仗,弘扬主旋律。结合实际,全方位、立体化、跟进式宣传和报道党和政府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出一系列如“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经典导读”等专题、栏目,全媒体播发了大量权威性和指导性文章,用政治高度、理性思考的深度提升党刊核心竞争力,增强读者对党刊全媒体的忠诚度,发挥了党刊全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的重要作用。

  重庆《当代党员》及电子版和“七一网”、北京《支部生活》专门开辟了“特别策划”“干部论坛”“国外政党”等栏目、板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度开掘新闻资源,形成了集束式重点报道规模效应。中央和各省(市、区)委中心工作一波一波展开,主打栏目紧跟节奏悉数报道。当基层刚刚获悉中央和地方党委的中心工作部署时,读者发现党刊已同频共振在浓墨重彩地宣传报道了。踩准中央和地方党委中心工作的节奏,各地党刊(网)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有预见性地策划主题,将引导舆论潮流的先机,紧紧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强化舆论引导,全力服务大局是党刊的本分、职责,《新西藏》、湖北《党员生活》、山东《支部生活》、河南《党的生活》、吉林《新长征》及其新媒体平台,紧扣党委中心工作定专题、紧跟重大节点事件推选题、紧贴重要实践前沿选题材。坚持立足大局、谋在高处,找准角度、分解主题,突出重点、做亮特色。同时,始终坚持突出主旋律,放眼全局集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在表达方式上,善用言论引领、抓好综述报道、注重典型引路,全方位提高服务中心促进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格调意识:“品战略”熔铸坚定不竭“品质源”

  正因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载体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边界。数字化意味着内容本体的“变异”——文本、声音、图像……复杂而各取所需地结构为“受众需求”,现实表现为,一个高速信息系统被成千上万的“垛口”拥有。而融合发展,就是找到对党刊等主流媒体有益的、具有普遍规律和价值的新思维和理念的“垛口”。

  “党刊+”的“全媒体”形态,针对读者(受众)群,进行“点对点、滴水穿石”般“对接”服务。同样的时政要闻,通过“党刊+”的“全媒体”平台,实现文字、影像、图片、数据、声音……等等纷繁“夺目”的形式表达——根据不同个体(社区)读者(受众)的个性化需要以及信息推送(实现)的侧重点,对合适的媒体表达形式进行抉择、取舍和调整。譬如,对政府某一决策信息的披露,用音、视频来展示直观的动态信息;用图文来展示决策内容之于国际国内市场的“效应”的客观性分析;用光纤、宽带网络或3G、4G手机实现在线观看“政策对于我们的创业、信息、生活的影响”等等。

  “党刊+”的“全媒体”形态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大而全”,而是对应读者(受众)需求和传播的“有效性结合运用”实现的表现形式以及传播渠道——用更便捷更经济的手段和方式实现媒体的综合运用“裂变”。

  而“党刊+”的“全媒体”形态区别于一般社会类媒体价值的“根”在于“品位”。2012年以来,重庆市委党刊(网)全媒体在全行业率先提出并创新主流媒体品战略——强劲“政治品格”砥柱、筑牢“市场品质”基石、张扬“文化品位”风帆——“品战略”构想、实践与阶段性成效说明,出版产业“行端坐正”“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能推进传统媒体思路创新和社会、经济效益并进。在全球传统出版产业总体下滑趋势下,辽宁、重庆、南方(广东)等党刊(媒体群)分别继续保持期(月)发行量百万份以上的高位水平。

  强劲“政治品格”砥柱、筑牢“市场品质”基石、张扬“文化品位”风帆的“品战略”告诉我们,党刊全媒体要发挥主流舆论价值,就一定要让人爱读、使人想买。《当代广西》、北京《支部生活》、黑龙江《党的生活》、浙江《共产党员》、四川《党的建设》、《福建通讯》及其新媒体认识到,较之于一般刊物,党刊全媒体有它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不能成为党刊不好看的理由。“让党刊全媒体更好看”,《今日海南》探索“办成一本让人喜爱的精美读物,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追求”。党刊全媒体探索让内容更好看——增强内容吸引力、贴近性;让标题更好看——制作标题多用动词,政治性和艺术性并重,使标题生动传神、引人入胜;让版面更好看——创新版面设计,提高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大气通透、赏心悦目。

  注重改进传播方式和手段,党刊全媒体在“精深透”和“短新活”上下功夫。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受众感到刊物内容可亲可近、可学好用;用群众的语言阐释党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要义,使专家文章通俗化。 2013年以来,重庆《党员文摘》、内蒙古《实践》和电子刊等实现内容结构和刊物面貌改观,用“看大势”“观社会”“悟文化”“鉴历史”“览世界”“品生活”以及“微论坛”“特别策划”等栏目优化内容设置,使内容更短小精悍,作品更接地气。外观设计跳出传统设计思维,力求新颖、大气、富有时代感,在奠定好看、好学、好用品质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站在价值观传播、思想和故事提供者的立场,上海《支部生活》、重庆《党课参考》、宁夏《共产党人》、云南《云岭先锋》和青海《党的生活》扩大资源融合,强化内容为王核心办刊理念,提升内容质量核心竞争力,履行党刊职责,坚守主流舆论阵地。坚持开门办刊,强化资源整合。建立与国家级专家、与政府职能机构、与基层普通群众的合作(沟通)渠道,丰富题材、内容,抓住社会“热点”、民众关注“焦点”和地区(单位)工作“亮点”组织策划、报道。在与基层读者互动中从细节上深耕内容,使党刊成为了品位刊、人民刊和人气刊。

  (杨蕾歆、杨树弘:重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重庆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