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复盘“半小时漫画”系列的畅销之路

2021-06-11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沈骏
  截至目前,“半小时漫画”系列共推出22册,总销量超过1000万册。该系列的作者陈磊,可以说是漫画科普书领域的第一品牌作者了。一本畅销书最重要的是作者,只有内容够硬核,编辑才有机会把书的价值放大。有了好的内容,还要考虑如何进行包装,让一本书的价值被更多人看到,这是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读客”)擅长的。

  读客创始人华楠说:“像卖牙膏一样卖书”。其实,卖书和卖牙膏没有本质区别,书和牙膏都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工具,拥有各自的价值,商业行为就是价值交换。消费者如果觉得某个工具的价值足够大,就会花钱购买。而我们要把东西卖出去,就必须与消费者产生沟通,尽快把价值传达给消费者。

  如何找到一本书的卖点?

  在读客的畅销书方法论里,有一个关键词叫“购买理由”,消费者买东西是需要一个理由的,这个理由就是产品要传达的价值。寻找价值并不难,编辑拿到一本书时都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多个策划方案。关键在于判断哪个方案是靠谱的,排除一些虚假的价值。

  先要反推价值背后的人,即价值是怎么来的。所有商品背后都有文化母体,使用场景或用户故事。就像互联网公司开发App,会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来进行设计。只有先找到使用场景,才能找到价值。我们思考“购买理由”时通常是这样的思路:童书购买者——妈妈们,平时在什么样的场景中,或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在这种场景或状态里,能不能提供新产品,让她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丰富体验,如果从中看到了产品改善的可能性,也就看到了产品研发的机会。

  研发一款产品,很多时候不是寻找消费者需求,而是观察消费者状态,找到让其变得更好的体验。策划一本书,拿到文本时,我们会试着描述什么样的人会看这本书。比如《卑鄙的圣人曹操》的用户场景是:读者在讨论曹操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有了这个真实的用户场景,就可以提供一款产品参与到讨论中,提供相应的价值。参与讨论的人看到这个书名就会有反应——无论是买还是不买。所以,产品研发思路是先找到文化母体(用户场景和用户故事),再传达购买理由(产品价值)。

  再如《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用户场景:一个人在书店拿起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中国史,还没看完第一页就放下了。这个场景背后的诉求是阅读门槛要非常低,内容要特别轻松,最好能快速读完。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几个关键词——“漫画”“半小时”“中国史”。漫画代表阅读门槛低,内容非常轻松;半小时代表能快速读完;中国史是内容概括,也需要凸显出来。在时间上,我们在“十分钟”“一小时”“一下午”等表达方式中,最终确定了“半小时”。因为“半小时”既能传递给消费者一种阅读速度很快的感觉,与一本书的阅读时长逻辑又比较贴近。

  怎么写文案和做封面?

  所有图书文案,都要围绕购买理由去做;而且只围绕第一个价值,千万不要再提供第二个、第三个价值。事实上,读者没有那么多耐心,要集中火力猛攻一个点。用户场景的搭建也要基于固定的人,只有找到真实存在的那个人,而不是一个群体,才能产生点对点的效应。

  写文案,要设计和虚拟购买者的一问一答,进行默戏。文案并不需要说服消费者,而是要让消费者将信将疑,有发现感,期待通过购买进一步体验。读客的社科书、科普书和历史书,要做到把封面变成产品的试用装,把书中能作为谈资的内容展示在封面上。读者看到这本书之后,不管买不买,都会去传播看到的内容,这样的封面和文案才是具备传播力的。

  同行都认为读客的营销能力很厉害,其实营销是后期工作,最初的关注点还是产品本身,我们希望产品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点,能够做到自己营销自己,这是读客在产品研发时要达到的状态。我们的理念是——产品就是购买理由,包装是放大购买理由,文案是证明购买理由,营销是传播购买理由。

  包装即封面,封面是具有独特功能的。我们为《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设计过以下两种封面方案:笑得捧着肚子在地上打滚的秦始皇形象;以往历史通俗读物常用的冠冕、青铜鼎等先秦历史符号。最终,还是决定用作者创作的漫画历史人物形象作为主元素,放大文本特点,在排版设计上,采用五角星形的设计,目的是聚焦读者视线,放大购买理由。之后,我们按照这个封面设计思路打造整个品牌,对其他系列做了变形,世界史的封面是三角形,文学是圆形,科学史是X,经济学是箭头。

  为什么要这样呈现?因为读客一直强调货架意识。货架并不是狭义的,它每时每刻存在于各种场景里。所有商品或品牌信息,和消费者发生沟通的所有地方都是货架。书店的书架是最常见的货架,电商的页面是货架,家里的书架、朋友圈、微信公众号都是货架。

  商品要卖出去,首先要跟消费者发生沟通,而发生沟通的第一点就是让消费者能够看到,这也成为我们的封面设计标准。而较大的色块、条纹、眼睛等都是易被捕捉到的元素。

  消费者的购买机会非常有限,所以不要担心封面设计太过夸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更多被消费的机会。有人说读客的封面文化品位比较低,但高雅或许也就意味着丧失了跟读者直接交流的机会。让更多读者看到这本书,才是编辑工作的意义。

  如何打造品牌?

  一款产品成功后,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用超级符号建立品牌。所有产品都使用同一个元素,才能让消费者产生记忆,把单个产品的优势通过符号传达下去。如阿迪达斯的超级符号是三条杠,厨邦酱油的超级符号是绿格子。

  读客图书腰封上统一的黑白格,我们有些新编辑比较排斥,但这就是品牌的超级符号。甚至我们在做线下活动时,还要统一戴黑白格领带,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传达超级符号。

  品牌到底是什么?品牌是提供稳定价值的符号系统。那么,如何构建“半小时漫画”系列品牌?这个品牌怎么持续输出稳定价值?该品牌的超级符号是什么?“认准半小时漫画,专治上课不明白”。作者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漫画时,用户以年轻白领为主,纸质书出版之后,很多中小学生成为读者。于是品牌定位发生了改变。我们发现,数学、化学等专业内容都可以用漫画形式呈现,可以根据用户场景,提供新的价值。然后把新产品与品牌强关联,通过符号——“博士帽+一支笔”,放大价值,从而让消费者记住。

  构建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给作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把作者的某一本书卖好是编辑的基础技能,更高级的做法在于打造作家品牌,为作者创造人设,并通过这个人设及作品持续地给读者提供价值。

  华楠说,最厉害的生意就是卖符号,比如《蜘蛛侠》电影,谁主演并不重要,因为蜘蛛侠就是一个符号,导演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读客不断用黑白格和熊猫logo强化符号记忆,看上去是在卖书,其实是在通过每一本书建立读客的整体品牌,然后反哺卖书,实现单品和品牌的价值循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