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守初心担使命,重塑编辑自信

2021-06-12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孙菊: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应用生态学报》编辑部

  【摘 要】在当前以刊物论文章、SCI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指挥棒”以及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编辑产生了巨大的职业困惑、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必须重视编辑主体队伍的建设。文章从素质、职责、心态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下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守初心、担使命,重塑编辑自信,使其成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者和宣传者,更好地服务于科技期刊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精神;信心;初心;使命

  当前,科学工作者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必然希望尽快公之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认可,而发表期刊论文就是唯一的有效途径。以刊物论文章更是成为一种趋势。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决定着它在期刊界的排名,直接影响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并且间接影响着期刊编辑在同行中的评价,还可能影响到期刊受所在单位的重视程度,并与编辑的工资待遇挂钩,影响职称评定以及个人的发展。另外,近年来出版行业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市场化浪潮带来的浮躁心态对专注于出版的编辑产生了消极影响[1]。在个人利益的诱惑下,某些科技期刊编辑开始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摇摆,甚至失衡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博弈之中。加之,中国学术界受SCI“指挥棒”的指引,使得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这直接影响到科技期刊编辑的具体工作,一些编辑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影响,自我评价也随之降低。在此情形下,原本就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学术期刊编辑突然感到了巨大的职业困惑、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改变当前科技期刊编辑的这种不良状况,就必须重视编辑主体队伍的建设。为此,本文从素质、职责、心态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下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守初心、担使命,重塑编辑自信,更好地服务于科技期刊发展。

  1 做德才兼备、杂专结合的科技期刊编辑

  1.1 做德才兼备的编辑人员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既需要编辑具有相关的能力素质也需要高尚的品德修养,在帮助作者审核、编辑文章的过程中,既是提高编辑自身能力素质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自我修养的过程。科技期刊编辑应把品德作为立身之本、从业之基,坚持做到政治上爱党爱国,工作上爱岗敬业,学习上积极进取,生活中奉献爱心。不能认为作者的文章只有通过编辑的审核把关才能发表就高人一等,甚至有意难为作者,更不能出现吃拿卡要的行为。编辑要甘当绿叶,为作者服务无怨无悔;要甘当罗盘,永不停歇为作者指明方向。如果没有品德这个核心和根本,再多的才华也是水中月、镜中花,不但不能为党和国家做贡献,更有甚者可能做出不利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在立德的基础上,科技期刊编辑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定期地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经常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作者学,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应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查找自身不足、检验工作成效,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并举、齐头并进的新时代编辑人员。

  1.2 做杂专结合的编辑人员

  “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编辑加工能力是编辑的立业之基。编辑不仅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熟知各种编排规范。然而,编辑工作不是简单地勾勾画画,改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特别是对于科技期刊编辑,还要掌握专业知识。科技期刊编辑不光是文字型编辑,更多地要成为学者型编辑、专家型编辑。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定的学术功底来支撑,是不可能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3]对于科技期刊编辑而言,要想成为编辑领域的行家里手:一方面,要成为一名编辑“杂”家。因为科技期刊编辑要面对某学科内多项研究领域的科技论文,这就需要对本行业的各个研究方向都有所涉猎,具有广泛的知识储量,如果知识面不宽,掌握技能不全,是很难胜任本职工作的。另一方面,还要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以前,科技期刊编辑部里多数是本科生、专科生,甚至是部分院校老师和科研人员的家属,学历和专业都不得不到保障。然而现在不是博士生很难进入科技期刊编辑部工作。因为,科技期刊编辑面对的都是科研论文,专业性很强,如果没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很难编辑加工好相应的稿件,更谈不上为作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没有专业特长的科技期刊编辑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工作者。目前,有的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之余,不忘本学科专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有的积极申请课题,做试验,搞研究,发论文;还有的苦心专营编辑业务,进行编辑学研究,在懂科研的基础上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编辑学专家等等。然而,也有的科技期刊编辑不注重专长培养,或不注重知识拓展,一味地吃老本,走老路,这样最终会被岗位和时代所淘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工作,采取导师制的办法,让编辑继续深造,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中。

  2 做敢于担当、甘于服务的科技期刊编辑

  2.1 紧紧抓住“质量为先”这个期刊根本


  科技期刊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其在科学交流中所产生的主导机制、推动作用和传播效应[4]。在学术大厦的建立过程中,编辑代表社会选择学术的一砖一瓦,对学术传播起着过滤和调控作用,编辑是名符其实的“看家人”[2]。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紧紧抓住期刊质量这个根本,才能保证本期刊长久地生存和可持续地发展。每个科技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什么文章能发,什么文章不能发都有严格的规定。然而,个别期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放松论文评审,或做虚假论文评审,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论文评审,不管文章质量如何,不管文章内容与本期刊要求是否相符,来稿就发表,最终导致来稿质量越来越差,期刊的影响因子越来越低。无论处于什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都要秉承“内容为王、质量优先”,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初审关。把与期刊宗旨不符、核心思想有误、内容纰漏过多等具有严重质量问题的文章拒之门外。二是严把外审关。定期更新外审专家库,提升外审专家质量,多聆听不同外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三是严把编校关。在编校过程中,不光要确保文字表述准确无误,还要确保核心思想、试验数据、参考文献等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科技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编辑特长和专业优势,全身心投入时间精力,多角度盘活技术、平台和人员等资源,确保期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不断为提升期刊影响因子贡献力量。

  2.2 时刻不忘“服务为本”这个核心理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把这句话用到科技期刊事业中,就是把作者、读者、评审专家以及编辑自身更好地使用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才能,不断促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为此,科技期刊编辑要做到“三个服务”,就是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科技服务。首先,为作者服务。应树立“高效快捷”“全过程”“全员”的服务理念[5]。对待来稿,第一时间初审把关,不耽误作者发稿时间;对待退稿,有理有据、耐心细致向作者说明原因,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对待退修,在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作者的写作思想和科研成果;对待编校,逐字逐句、精益求精,尽最大能力帮助作者提升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特别是对于缺乏学术训练的硕士研究生、年轻科研人员,不要忽视冷落或指责他们。其次,为读者服务。在编辑和读者的关系中,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是为专业读者服务的,是为了满足专业读者对自身学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了解而服务的,而专业读者的需求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根本所在。科技期刊编辑要采用多种渠道征询专业读者对本期刊和编辑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尤其很多专业读者又是科技期刊的投稿者,科技期刊编辑要通过会议、培训等时机与专业读者建立长久的联系,用高水平的文章吸引专业读者的眼球,用真诚与智慧鼓励专业读者积极献言献策或主动投稿。最后,为科技服务。科技期刊编辑应全力服务于科学研究、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还应该倡导学术争鸣、活跃科学文化、激励科技创新。努力将科技人员撰写的优秀论文及时发表在祖国的期刊上,把发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现代化伟大事业的直接生产力,夯实科学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把各自的期刊办成学术技术质量与编辑出版质量皆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好、读者与作者都喜爱的“双高”“双效”“双爱”期刊[6]。

  3 做意志坚定、心态平和的科技期刊编辑

  3.1 面对利益诱惑,要意志坚定


  当前,在一切向钱看和利益至上等错误思潮的影响下,有的作者为了毕业、升迁、评职称等需要,找关系走后门刊发稿件。有的科技期刊编辑碍于人情面子勉强刊发质量不合格的稿件。甚至有的编辑利益熏心,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既不找同行评议,也不采纳外审专家意见建议,强行刊发稿件,使论文发表完全沦为“一手交钱、一手发文”的“独特生意”。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求索》杂志社原主编、编辑乌东峰受贿案。曾被评为CSSCI期刊的《求索》杂志,长期以收取高额“版面费”在学术界“臭名昭著”,发表一篇论文被收取的“版面费”最高达到5万余元[7]。这样做,最终影响的不光是科技期刊编辑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影响所在期刊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科技期刊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对待目前科技期刊的质量参差不齐,应该优胜劣汰。作为科技期刊编辑部应该先追求社会效益,再追求经济效益,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科技期刊编辑应时刻不忘初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牢记: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忘记初心,无异于涸泽而渔。

  3.2 面对重视不够,常为自己打气

  目前,SCI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指挥棒,在大多数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发SCI和EI期刊才是正经事。很多研究生毕业都要求发表SCI论文,不好的数据才组织成“小论文”,投稿到中文科技期刊上。还有的导师对待学生投稿中文科技期刊一事,不资助,也不挂名;更有甚者不允许学生攥写中文科技论文。面对这些不重视,中文科技期刊编辑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实践证明,中国科技期刊如果一味地“‘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是绝对没有前途的!”[8-9]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已经从跟踪模仿到追跑,甚至部分领域已经是并跑、领跑,如果依靠买别人的数据库发展科技,势必处处受到制约,当前,我们已经到了用我们自己的科技期刊引导我国科研方向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与国外学术期刊相比,我国的学术期刊无论是质量,还是影响力都有差距,但是中国科技水平想要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国内科研评价体系,这才是科技兴国的必然道路。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所说:“要把争夺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和知识产权的主动性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我们要发展中文科技期刊,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培养中文科技期刊编辑,树立中文科技期刊编辑的自信心。在新时代,我们要重新唤起编辑的职业精神,强化编辑主体价值,培育有境界有理想有情怀且作风优良的编辑人才,这是实现出版强国目标的重中之重。

  3.3 面对现实问题,要心态平和

  当前,很多科研部门或高校的编辑部被“边缘化”,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编辑工资待遇与教师岗和科研岗的差距越来越大,职称评定也受到限制,个人发展前途受阻。而对于中国科技期刊,其数量众多,但普遍影响因子低,影响力弱,来稿数量和质量都不高,无法为我国的科研成果提供有竞争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10]。面对以上现实问题,一些中文科技期刊编辑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在中文科技期刊编辑部工作没有前途,没有价值,得过且过或频繁跳槽。针对目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科技期刊编辑不应该左右摇摆、心神不宁,要稳住心神、守住初心、牢记使命。要明白,中国的科技期刊要想早日步入世界名刊之列,迫切需要身处逆境的办刊人敢于担当,韬光养晦并砥砺奋进,只有坚持不忘初心方能力戒好高骛远。近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是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建设目标:未来五年,跻身世界一流阵营的科技期刊数量明显增加,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11]。这让我们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4 结语

  编辑是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者和宣传者。科技期刊编辑亘古不变的使命是组约到优秀的稿件,尽己所能使其尽善尽美并将其及时发表,这是期刊走向成功的关键。我们这一代科技期刊编辑,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保持定力、增强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马伊欣.新时代充唤编辑精神离不开文化自信——以编辑的专业身份认同为视角[J].出版参考,2018(11):19-21.

  [2]李东辉.学术期刊编辑自信的价值与源泉[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1067-1069.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4]初景利,韩丽.学术期刊的学术运营[J].科技与出版,2018(5):13-19.

  [5]孙菊.科技期刊建立作者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2):111-115.

  [6]游苏宁,陈浩元.立足本土力挺主业面向世界勇立潮头[J].编辑学报,2015,27(1):1-5.

  [7]《求索》杂志社主编乌东峰伙同情妇私自收取“版面费”近千万[EB/OL].[2018-10-12].https://new.qq.com/cmsn/20181012/20181012012735.html?pc.

  [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12-12].http:∥culture.people.com.cn/n/.

  [9]游苏宁.把优秀论文刊登在祖国的期刊上:科技期刊编辑的时代使命[J].编辑学报,2017,29(1):1-4.

  [10]孙媛媛.科技期刊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19-08-16)[2019-09-30].http://www.cast.org.cn/art/2019/8/16/art_79_100359.html.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